熊健生
【摘 要】初中政治課程的開設是培養(yǎng)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對中學生的價值趨向、人格完善起到促進作用。然而,傳統(tǒng)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學,多數(shù)采用了強迫記憶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認識停留在一個抽象、乏味、難以接受的狀態(tài)。如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怎樣實現(xiàn)學生全面均衡發(fā)展,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政治課程的特點出發(fā),提出了學生差異化培養(yǎng)的目標,論述了回歸生活對政治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實踐性的把政治觀點的遷移與拓展到其他學科中,為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
一、改變初中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的主要特點是以社會生活為教學背景,注重抽象的知識和具體化的相互轉化,知識的生活化。思想政治不僅擔負著傳授知識的任務,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和交流,這些內容是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和諧交流才能完成的,所以建立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是首要任務。
1.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雙邊相互交流的過程,政治老師要充分尊重中學生的個性,尊重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不要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避免對個別學生造成意料之外的心理傷害。政治教師要努力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中學生放下思想包袱,要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教學中不需要有任何的顧慮。通過這種民主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也是比較高的,課堂教學的效果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
2.結合教材內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思想政治課程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我們身邊的一些行為和事情,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注重將群體教育和個體教育相結合,充分響應素質教育的倡導,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針對他們的唯一性,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從學生不同的學習經(jīng)歷、性格氣質等進行多方面的了解.從而有助于我們進行多角度的教學,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3.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個人品質和加強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年齡和心理角度來考慮,中學生不僅僅表現(xiàn)出較強的叛逆心理,同時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在中學時代加強他們的德育教育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重視學法指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政治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如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調查能力、政治參與能力等。這就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具備鑒別、選擇有關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松學”。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認識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地、能動地參與,凝聚于知識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轉化為個體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學法指導入手,強調的是“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強調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在一定目的和條件下,個體可能產(chǎn)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chǎn)品的能力,它與一般能力中具體能力是緊密相連的,是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
三、注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首先,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是對學生實施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喜歡發(fā)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見、看法,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看法的機會。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者在教學中自覺創(chuàng)設的教育情境,對學生進行感化和熏陶、潛移化地培養(yǎng)他們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從而提高他們思想覺悟和品德水平。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并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就愿意接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學生進步就快;反之,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疏遠甚至對立,進步就慢。
四、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政治品格在人格因素中首屈一指,政治教師要在這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嚴以律己,知行統(tǒng)一,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和修養(yǎng)。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必須為人正直、正派,用自己的浩然正氣影響學生,政治教師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鉆研業(yè)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滿常新,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yè)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yè)務能力。
總之,要從多方面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的智力充分活躍,也要促進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這樣政治課教學就會取得一定成效。
參考文獻:
[1]曾后琴.淺談初中政治教學.《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1)
[2]王艷姜.初中政治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