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靜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臨床與轉(zhuǎn)化醫(yī)學(xué)·
支氣管肺炎痰細菌培養(yǎng)臨床分析
毛靜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探討支氣管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藥敏情況.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2-08/2013-12期間188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痰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jié)果.結(jié)果:188份送檢痰液標本檢出細菌的共105份標本(55.85%),檢出菌株107株,其中革蘭陰性菌65株(60.76%),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革蘭陽性菌40株(37.37%),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里昂葡萄球菌為主;真菌 2株(1.87%),均為白色念珠菌.革蘭陰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高度敏感,副流感嗜血桿菌出現(xiàn)對亞胺培南耐藥菌株.革蘭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里昂葡萄球菌均對萬古霉素高度敏感.結(jié)論:支氣管肺炎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準確掌握患兒病原菌及藥敏情況有助于臨床合理用藥.
支氣管肺炎;痰細菌培養(yǎng);藥敏情況
支氣管肺炎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肺炎,現(xiàn)對我院2012-08/2013-12期間188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病原菌分布及藥敏情況進行回顧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08/2013-12期間我院診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18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為院外感染,均符合第七版《實用兒科學(xué)》中小兒肺炎診斷標準[1].其中男 117例,女 71例,年齡1~6(平均2.8±0.9)歲.入院前所有患者均使用過抗生素治療.
1.2 方法 于入院當天或入院次日清晨采集患兒痰液,先用生理鹽水清潔患兒口腔,然后拍背刺激患兒咳嗽,使用無菌密封一次性吸痰管從患兒咽部吸取痰液,立即送細菌室檢測.送檢的痰液標本先制作痰液涂片,于低倍顯微鏡下進行白細胞和鱗狀上皮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數(shù) >25,鱗狀上皮細胞數(shù) <10認為此痰液標本合格.將合格的痰液標本接種于血平板、巧克力培養(yǎng)基上,置于 CO2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依據(jù)菌落形態(tài)、革蘭氏染色、氧化酶等特點上機鑒定菌種.遵循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 2008年標準進行藥敏結(jié)果的分析,藥敏分析質(zhì)控采用的標準菌株包括: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產(chǎn)酸克雷伯菌ATCC700603,綠膿假單胞菌ATCC27853,陰溝腸桿菌ATCC700323.
2.1 痰細菌菌種分布情況 188份送檢痰液標本中,檢出細菌的有105份,檢出率55.85%;檢出細菌107株,2份標本中同時檢出 2株細菌.其中檢出革蘭陰性菌65株,占60.76%,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檢出革蘭陽性菌40株,占37.37%,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里昂葡萄球菌為主;真菌2株,占1.87%,均為白色念珠菌(表1).
表1 支氣管肺炎痰細菌培養(yǎng)菌種分布
2.2 主要菌種藥敏試驗結(jié)果 革蘭陰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高度敏感,副流感嗜血桿菌出現(xiàn)對亞胺培南耐藥菌株(表 2).革蘭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里昂葡萄球菌均對萬古霉素高度敏感(表3).
表2 主要革蘭陰性菌抗生素耐藥率 [n(%)]
表3 主要革蘭陽性菌抗生素耐藥率 [n(%)]
小兒支氣管肺炎以細菌感染為主,其次為病毒[2].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予及時治療,可并發(fā)肺大泡、膿胸等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患兒生命[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本組病例以革蘭陰性菌感染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所占比例較大,分別為23.36%和17.76%,均對亞胺培南高度敏感,這與曹麗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4].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多,依次占到27.7%和24.1%,同時對 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耐藥明顯,為小兒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一定依據(jù).革蘭陽性菌種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里昂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較大,分別為13.08%、10.28%和8.41%,均對萬古霉素高度敏感.目前,隨著三代頭孢菌素、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的大量及不當使用,引起呼吸道病原體菌種分布變化、耐藥性不斷增加[5].在一線臨床工作中要做到早期診斷,盡早明確病原,根據(jù)藥物敏感試驗進行敏感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濫用.綜上所述,通過痰液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可準確了解病原菌種類及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從而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xué)[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77.
[2]周 旋,彭康遇.小兒支氣管肺炎病原學(xué)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外醫(yī)學(xué)研究,2013,11(29):58-59.
[3]孫 萍,石 巖.住院嬰幼兒肺炎痰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1,46(8):736-738.
[4]曹 麗,伍 冬.212例小兒肺炎深部痰培養(yǎng)病原菌分布及藥敏分析[J].兒科藥學(xué)雜志,2011,17(6):57-58.
[5]簡國江,吳 靜,孫曉紅,等.小兒支氣管肺炎細菌構(gòu)成及藥敏情況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64-65.
R563.1
A
2095-6894(2014)06-101-02
2014-07-11;接受日期:2014-07-27
毛靜芳.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兒科.Tel:0991-3359340 E-mail:2662717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