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伴隨著知了聲,暑假馬上就要來了。對于老師們來說,放假前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是給學生反饋期末考試成績。如何從成績出發(fā),分析數(shù)字背后的含義,從而為下階段教師教學計劃、學生學習規(guī)劃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
本期的“熱點·觀點”我們圍繞如何做好期末評價展開。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唐錦蘭老師認為,在如何給學生提供最有效的反饋方面,要把握好反饋類型、反饋時間、反饋量和反饋方式。在首都師范大學趙秦嶺老師對終結性評價的理論講解之后,我們還展示了 “學習檔案”這種形成性評價模式在蘇州外國語學校的本土化創(chuàng)新使用。
全球知名的語言教學專家、《新概念英語》作者L. G. 亞歷山大先生的夫人朱莉婭·亞歷山大(Julia Alexander)則向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英語學習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是一項各種官能配合的系統(tǒng)性工作,無論是傳統(tǒng)的課本設計還是新媒體教學都應當考慮這種系統(tǒng)性。
在國際化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出融貫中西、文理并蓄的國際化人才?南京外國語學校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他們通過多種措施與國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合接軌,并構建了獨特的校本課程體系,為學生插上了飛向世界的翅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黃麗燕老師參與了一系列國家和地方的課改工作,也經(jīng)歷了從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思考者到引領者等不同角色的成長過程。在本期“名師·明師”欄目中,黃麗燕老師分享了她的感悟。
近期,山東省英語教研室在加強閱讀教學、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也涌現(xiàn)出一些較為典型的做法。本期特開設專題,請高洪德老師、張濤老師和張莉老師分享他們的思考和實踐。
杭州外國語學校的夏谷鳴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美國著名英語閱讀教學專家尼爾·安德森提出的“ACTIVE”閱讀策略進行了詳盡的解讀,希望能對老師們開展積極的英語閱讀教學有所啟發(fā),更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師參與到這種積極的探索中。
本期“教學前沿”中,北京中古友誼小學的王紅老師分享了她大膽使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和心得。這種創(chuàng)新對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自主閱讀能力都很有價值。
暑假是老師們辛勤工作之后迎來的難得假期。在閱讀本刊之余,讓我們給身體放個假,給心靈放個假,與瘋長的綠樹、滿眼的鮮花和池塘里不知疲倦的小魚一起,盡情享受這個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