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勇+王正明
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要做到“三轉”“三貼”,不遺余力服務基層群眾。
要轉變思想意識。及時轉變角色和換位思考,不能把自己當成領導,只會發(fā)號施令,指手畫腳,要尊重農民的意愿、習俗,尊重村干部的工作。工作重點要放在理思路、出點子、搞協(xié)調和督促落實上,參與而不包辦,幫忙而不添亂。
要轉變生活方式。作為指導員,要上得了山、沉得下身、進得了戶、安得下心,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扎實工作,奉獻新農村建設。
要轉變行為習慣。住在有回、白、彝、傈僳等民族村中的指導員,要經常捫心自問:組織派我是來干什么的?組織對我們的期望是什么?群眾在期盼什么?基層干部在看著我們等等。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弄明白,面前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感情上要貼心。要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始終不脫離群眾,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要在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上,真正扎下根、接地氣,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真正為群眾辦好事實事。
交流上要貼切。與群眾交流必須情真意切,友愛和善。要注意把握語言的分寸,不亂許諾、不亂表態(tài),盡量向群眾學地方話、說真心話、講大實話。
行動上要貼近。注意在衣著與生活細節(jié)上縮短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做到多樸實、少嬌氣,這樣群眾才會接受你,歡迎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