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娟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
情感。
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模式
1.融入情境,在體驗的樂趣中陶冶情感
教學情境是一種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兒童熱烈的情緒,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這里所說的情感活動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1)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首先必須通過一種移情作用,設身處地地感覺體驗,回歸到兒童的情感狀態(tài),用“兒童的眼睛看世界”,這樣才能產(chǎn)生“以情動情”的移情效應。我在《雨鈴鐺》一課的教學中,設計出“雨點娃娃”和兒童溝通,非?;顫?、自然。并在語言上,以小雨點來到了我們班,你們想留住它們嗎?展開交流。(2)學生與教材之間。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所以,在學生與教材之間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情境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李吉林曾總結出這樣的情感推進的發(fā)展模式:在初讀課文,激發(fā)動機中入情;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在領悟課文語言的神韻中移情;在表情朗讀、語言訓練中抒情。(3)學生與學生之間。我在《雨鈴鐺》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一次同桌合作“春雨落下來有什么聲音?”四次小組合作,分別是:小組合作檢查識字情況,小組內(nèi)美讀兒歌,小組內(nèi)討論“你們覺得雨聲像什么?能試著給它起個名字嗎?”小組討論“春雨還在招呼誰?”對學生的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優(yōu)化情境,在活動的樂趣中增長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讓兒童在樂中學、趣中學、活中學、做中學。既然如此,將活動貫穿于教學過程,就不能游離于教學內(nèi)容之外,在《雨鈴鐺》教學中,初讀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畫出生字,再讀課文隨文識字,齊讀課文鞏固字音,小組檢查識字情況,小組討論“雨聲還像什么?你能給春雨起個好聽的名字嗎?”“春雨還在‘招呼誰?”表演讀等旨在突出教材重點,針對教材特點,與能力訓練結合,以加強基礎訓練。它包括以詞句為主的基礎訓練、加強應用為目的的整體訓練和結合感知為媒介的思維訓練。
3.拓寬情境,在認識周圍世界的樂趣中開闊視野
在《雨鈴鐺》一課的教學中,我一開始,說一說關于雨的詞語、句子,背一背關于雨的詩歌,唱一唱關于雨的歌曲。這樣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
1.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生活在作家頭腦中反映的產(chǎn)物。所謂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2.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边@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guī)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guī)律出發(fā)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實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師展示,又可以由學生自己展示。如,在上《雨鈴鐺》一課時,我演示了實物鈴鐺,引導孩子觀察鈴鐺兩個字的偏旁是什么,他們一看是金字旁,這樣非常巧妙地就記住了鈴鐺這兩個字。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還掌握了實物演示這種識字方法。
3.借助圖畫再現(xiàn)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再現(xiàn)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教學《雨鈴鐺》一課時我就運用了大量圖畫,再現(xiàn)春雨的美景。
4.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一門藝術。同時,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diào)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chuàng)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能真正實現(xiàn)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lián)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學《雨鈴鐺》時,我插入了好幾個聲音文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有四種做法:(1)進入角色。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感情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小魚的夢》。(2)分角色朗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課文中的小動物,可組織學生裝扮,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如《紀念》等,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編課本劇。根據(jù)課文編寫劇本,然后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樣不失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新課改語文課中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學模式,熟練而恰當?shù)剡\用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使新課改真正得到實施。當然要依據(jù)需要而定,因為教學情境并非是萬能的。
(作者單位 遼寧省北票市上園鎮(zhèn)中心校)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