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施:紅顏命薄魂歸處

      2014-07-13 11:03:16山西陳為人
      名作欣賞 2014年13期
      關(guān)鍵詞:越王浣紗夫差

      山西 陳為人

      編 輯:趙斌 mzxszb@126.com

      紅顏充計男兒恥

      西施的故事,在中國幾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有兩個人們耳熟能詳?shù)拿枋?,就是由西施衍生而出?/p>

      一個叫“情人眼里出西施”。明代西湖漁隱主人在《歡喜冤家》第五回中有這樣的話語:“他眼也不轉(zhuǎn)看著元娘,越看越有趣,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辈苎┣鄣摹都t樓夢》第七十九回,香菱也脫口而出此語:“一則是天緣,二則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泵┒茉凇稇賽叟c貞潔》一文中也說:“中國有句成語‘情人眼里出西施’,這真是一句不朽的金言?!蔽魇┑拿烂渤蔀閷徝罉藴剩楦蓄嵏擦丝陀^判斷。

      另一個詞兒叫“東施效顰”?!肚f子·天運篇》中記載:“西施病心而顰其里?!薄帮A”就是蹙額,傳說西施有“心臟病”或“胃潰瘍”,犯病時雙手捂胸,眉頭緊鎖?!捌淅镏笕艘姸乐?,東鄰有丑女,認為人們欣賞西施之美貌,乃是一種“病態(tài)美”,“弱不禁風(fēng)”才引得人“憐香惜玉”。于是她每每到人前也學(xué)著西施捂胸蹙額,結(jié)果適得其反,矯揉作態(tài)愈顯其丑,被人嘲笑為“東施效顰”。

      兩個詞兒殊途同歸,都是從不同角度言說西施之美貌。

      古人說到女子之美,總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傳說西施在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驚艷容貌,自慚形陋而愧沉江底;傳說昭君出塞時,行進于漫無邊際的荒漠之中,彈起哀怨的《出塞曲》,天邊飛過的大雁為曲調(diào)所感染,肝腸寸斷,紛紛掉落在地;傳說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因其容顏照人,使皎月也躲進云中黯然失色,被稱之為“閉月”;傳說楊玉環(huán)在花園中賞花時,用手撫花,霎時間花瓣收縮花葉垂下,猶如含羞草一般。于是,后人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指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唐代詩人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中有這樣的詩句:“鳥驚入松蘿,魚畏沉荷花。”描繪西施有“鳥驚魚沉”之貌。

      然而,美貌未必會給人生帶來幸福。西施紅顏命薄的噩運與越王勾踐的春秋爭霸糾結(jié)在一起。

      據(jù)《吳越春秋》記載: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決戰(zhàn),越王勾踐兵敗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在絕境中被迫向吳國求和。按照吳國的要求,勾踐帶王后和大臣范蠡作為人質(zhì)入?yún)欠嘁? “越王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guān)之襦。夫斫銼養(yǎng)馬,妻給水、除糞、灑掃?!惫篡`君臣三人給吳先王闔閭看墳,給夫差當(dāng)馬夫,還要服侍夫差脫鞋、上廁所,受盡嘲笑和屈辱?!皡峭跫?,三月不愈……請求問疾,得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顏色,當(dāng)拜賀焉,言其不死,以廖起日期之既言信后,則大王何憂?”勾踐甚至為了能贏得夫差的好感,不惜嘗糞便說吉言……終于使夫差放松了警惕,熬得三年苦役期滿被釋放回越。

      《吳越春秋》還記載:“越王念復(fù)吳仇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于戶,出入嘗之,不絕于口。中夜潸泣,泣而復(fù)嘯?!薄稗ぁ笔且环N非常苦的野草,蓼草鋪積即成“蓼薪”。勾踐回國后,時刻不忘在吳國所受的奇恥大辱,他睡于蓼草堆上,以免“高枕無憂”忘卻復(fù)仇;他懸膽于臥榻之上,每頓飯前都要“憶苦思甜”,于是后人有了“臥薪嘗膽”之成語。

      《吳越春秋》在《卷第九勾踐陰謀外傳》一章中,講述了西施的“粉墨登場”:

      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沉湎,不領(lǐng)政事,因此而謀,可乎?”

      種曰:“可破。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之?!痹酵踉?“善?!?/p>

      乃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榖,教以容步,習(xí)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xué)服而獻于吳。

      乃使相國范蠡進曰:“越王勾踐竊有二遺女,越國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謹使臣蠡獻之。大王不以鄙陋寢容,愿納以供箕帚之用?!?/p>

      吳王大悅,曰:“越貢二女,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p>

      西施作為歷史上記載最早的“色情間諜”,“受命于危難時節(jié)”,深入虎穴,“誘其戀酒迷花,去賢用佞”,“狐媚必能惑主”,為越國的復(fù)國雪恥贏得“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的喘息時間,成就了越王勾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番霸業(yè)。

      美人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美貌也可以成為克敵制勝的武器?!秾O子兵法》三十六計,其中一條就是美人計。越王勾踐成功地把美人計實踐于戰(zhàn)爭。

      男兒稱霸爭雌雄,理應(yīng)當(dāng)面鼓對面鑼兵戎相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秾O子兵法》三十六計,或者釜底抽薪聲東擊西趁火打劫借刀殺人穩(wěn)操勝券;或者隔岸觀火渾水摸魚順手牽羊李代桃僵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再或者調(diào)虎離山拋磚引玉借尸還魂金蟬脫殼,即使強敵兵臨城下也還可以硬著頭皮唱空城計;甚至最最不濟也還有三十六計最后一計“走為上”,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腳底板抹油溜之大吉。“決一雌雄”之際,七尺男兒無奈之下卻以柔弱女子做武器,要施什么“美人計”,那也真正是到了黔驢“計”窮的地步。

      紅顏充計男兒恥!

      多愁善感血肉之軀的西施,變作任人驅(qū)使的“人肉炮彈”,由此也就注定了西施紅顏命薄的人生悲劇。

      黃金只合鑄西施

      西施姓施,名夷光,祖居苧蘿西村,因此喚作西施。在西施的家鄉(xiāng)苧蘿(今浙江諸暨),明代建有西施祠,祠前楹聯(lián):“越錦何須衣義士,黃金只合鑄嬌姿?!蔽魇┑钫顑蓚?cè)各有一座側(cè)殿,分別懸掛著“以身許國”和“忍辱負重”兩塊匾額。這是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對西施充滿深情厚誼的“蓋棺定論”。

      走出西施故里,碧波清澈的若耶溪潺潺流淌,這里即為西施的浣紗處。一塊古樸蒼勁的巨型方石,上鐫王羲之手書“浣紗”兩個遒勁的大字,相傳當(dāng)年西施與范蠡就是在此處,互贈信物訂下百年之好。

      梁辰魚在《浣紗記》一劇中,描述了西施與范蠡邂逅姻緣的這段情景:“范蠡遨游,早風(fēng)流倜儻”,“尋春行樂,遇西施浙水溪頭。姻緣定,將紗相贈,雙雙遂結(jié)綢繆”。西施的姿色讓范蠡傾倒,而范蠡的不俗談吐也讓西施動心,金風(fēng)玉露一見鐘情。范蠡承諾:“少停旬月,即當(dāng)奉遣冰人,啟告嚴親,萬勿他適?!?/p>

      梁辰魚在《浣紗記》一劇中,描繪了西施的苦苦等待:“奴家自浣紗溪邊遇著那人之后,感其眷顧,贈彼溪紗。今經(jīng)一月,再無信音,又不知是個閑游浪子,假作官僚。又不知果是個范蠡大夫,故來調(diào)哄。我今待要信他,只恐日遠日疏,終無著落,未必是真。欲待要不信他,看他實意實心,言猶在耳,未必是假?!卑V心女子負心漢,西施的“相思病”因此而起:“溪畔匆匆邂逅時,無端徹夜費相思。欲知一點心中病,只看纖纖兩道眉?!?/p>

      然而,西施的三年苦苦等待,等到的卻是范蠡“有負淑女,更背舊盟”。三年后兩人重相見,范蠡已是身負君命,因依文種之計向吳王夫差進貢美女,遍尋越國尚未可得。范蠡境界之高,“想國家事體重大,豈宜吝一婦人”,于是,公而舍私地將西施作為一份表忠心的禮物,“敬己薦之主公,特遣山中迎取”。

      梁辰魚在《浣紗記》第二十三出“迎施”一折中,寫有范蠡勸說西施的一番對話:

      〔生〕范蠡為君父有難,拘留異邦,有背深盟,實切惶愧。

      〔旦〕尊官拘系,賤妾盡知。但國家事極大,姻親事極小,豈為一女之微,有負萬姓之望。

      〔生〕小娘子,我不知進退,有言奉聞。

      〔旦〕但說不妨。

      〔生〕我與小娘子本圖就諧二姓之歡,永期百年之好。豈料家亡國破,君系臣囚,幸用鄙人淺謀,得放主公歸國。今吳王荒淫無度,戀酒迷花,主公欲構(gòu)求美女,以逞其欲,尋遍國內(nèi),再無其人。我想起來,只有小娘子儀容絕世,偶爾稱揚。主公遂有訪求之心,小娘子尚無見許之意。故敢特造高居,奉詢可否,小娘子意下何如?

      〔旦〕賤妾不過是田姑村婦,裙布釵荊,豈宜到楚館秦樓,珠歌翠舞。況當(dāng)時既將身許,三年遂患心疼。尊官為國,伏望別訪他求。賤妾為身,恐難移彼易此。

      〔生〕小娘子美意,我豈不知,但社稷廢興,全賴此舉。若能飄然一往,則國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后有會期,未可知也。若執(zhí)而不行,則國將遂滅,我身亦旋亡,那時節(jié)雖結(jié)姻親,小娘子,我和你必同做溝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歡乎。

      ……

      旦唱:【金落索】三年曾結(jié)盟,百歲圖歡慶。記得溪邊兩下親折證,聞君滯此身,在吳庭,害得心兒徹夜疼。溪紗一縷曾相訂,何事兒郎忒短情,我真薄命,天涯海角未曾經(jīng)。那時節(jié)異國飄零,音信無憑,落在深深井。

      生唱:【前腔】別來歲月更,兩下成孤另。我日夜關(guān)心,奈人遠天涯近,區(qū)區(qū)負此盟,愧平生。誰料頻年國勢傾,無端又害出多嬌病,羞殺我一事無成兩鬢星。今日特到貴宅呵,奉君王命,江東百姓全是賴卿卿。小娘子,你若肯去呵,二國之興廢存亡,更未可知。我兩人之再會重逢,亦未可曉。望伊家及早登程,不必留停,婚姻事皆前定。

      從劇中我們讀到,在西施“以身許國”“忍辱負重”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背后,是斑竹一枝千滴血淚的愛情悲劇。

      范蠡不愧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在他“曉以大義”的說教下,西施無奈只能“勉強應(yīng)承”,違心地表白決心:“我裙釵女志頗堅,背鄉(xiāng)關(guān)殊可憐,蒙君王重托須黽勉……誓捐生報主心不變?!?/p>

      南宋董穎在《薄媚·西子詞》中寫道:“窣湘裙,搖漢佩,步步香風(fēng)起。斂雙蛾,論時事,蘭心巧會君意。殊珍異寶,猶自朝臣未與。妾何人,被此隆恩,雖令效死,奉嚴旨?!泵枥L了西施“蘭心巧會君意”,心領(lǐng)神會了越國君臣的良苦用心,為報“隆恩”,“雖令效死”,甘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元張可久在散曲《懷古》(雙調(diào)水仙子)中寫道:“秋風(fēng)遠塞皂雕旗,明月高臺金鳳杯。紅妝肯為蒼生計,女妖嬈能有幾?兩娥眉千古光輝,漢和番昭君去,越吞吳西子歸,戰(zhàn)馬空肥?!敝赋鑫髯痈皡恰⒄丫头?,都是“紅妝肯為蒼生計”,在愛國的感召下作出的自我犧牲。

      宋代鄭獬在《蠡口》一詩中寫道:“千重越甲夜圍城,戰(zhàn)罷君王醉不知。若論破吳功第一,黃金只合鑄西施?!?/p>

      梁辰魚在《浣紗記》第三十五出《被擒》中,這樣塑造了西施的巾幗英雄形象:“越王親率兕甲十萬”,“直渡太湖”,殺得“白骨亂堆,血污游魂”,終于攻至姑蘇臺下。此時,西施忽然出現(xiàn)于城頭,猶如戰(zhàn)火中的一尊女神,她神態(tài)若定,號令群將:“越國眾兵聽著。我就是越國西施。今作吳國夫人。傳示范、文二位大夫。吳國大王又不在此。不得驚嚇我。你暫且收兵回去。”

      站在越國的角度,“國家有難,匹夫有責(zé)”,西施無疑是越國“興滅國,繼絕世”的第一功臣。

      愛國禍國一線天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棲會稽文種通宰嚭》中,對吳王夫差作了這般描述:“夫差既葬其祖,立長子友為太子,使侍者十人更番立于庭中,每自己出入經(jīng)由,必大聲呼其名而告曰:‘夫差!爾忘越王殺爾之祖乎?’即泣而對曰:‘唯,不敢忘!’欲以儆惕其心?!狈虿钜灿羞^“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的輝煌過去?!稐珪姆N通宰嚭》中還描繪了夫差在吳越?jīng)Q戰(zhàn)時的身先士卒:“夫差立于船頭,親自秉桴擊鼓,以激厲將士,勇氣十倍。”吳王夫差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有為君王。但夫差“晚節(jié)不?!?,終究栽倒在勾踐的“美人計”下。

      南朝梁任的《述異記》,描繪了當(dāng)年夫差寵西施的情景:“吳王三年筑姑蘇臺,圍墻綿延五里,宮妓千人。又別立春宵宮,為長夜飲,造千石酒缸。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美人計吳宮寵西施》中寫道:

      山上有玩花池,玩月池,又有井,名吳王井,井泉清碧。西施或照泉而妝,夫差立于旁,親為理發(fā);又有洞名西施洞,夫差與西施同坐于此。洞外石有小陷,今俗名西施跡;又嘗與西施鳴琴于山巔,今有琴臺;又令人種香于香山,使西施與美人泛舟采香,今靈巖山南望,一水直如矢,俗名箭涇,即采香涇故處;又有采蓮涇,在郡城東南,吳王與西施采蓮處。又于城中開鑿大濠,自南直北,作錦帆以游,號錦帆涇。

      ……

      又城南有長洲苑,為游獵之所;又有魚城養(yǎng)魚,鴨城畜鴨,雞陂畜雞,酒城造酒。又嘗與西施避暑于西洞庭之南灣,灣可十余里,三面皆山,獨南面如門闕,吳王曰:“此地可以消夏。”因名消夏灣。

      吳王夫差為了討西施歡心,還在風(fēng)景優(yōu)美的靈巖山上為她建造了一座華麗的行宮,名“館娃宮”,供西施游憩?!梆^娃宮”工程浩大,從水路運來的木頭,把山下的河汊都填滿了,所謂“木積于瀆”,即指此事,現(xiàn)在蘇州的木瀆鎮(zhèn)之名,亦由此而來。吳王夫差算得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多情種子,對西施可說是“三千寵愛集一身”。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中還寫道:

      且說夫差寵幸西施,令王孫雄特建館娃宮于靈巖之上,銅溝玉檻,飾以珠玉,為美人游息之所,建“響屟廊”。何為響屟,屟乃鞋名,鑿空廊下之地,將大甕鋪平,覆以厚板,令西施與宮人步屟繞之,錚錚有聲,故名響屟,今靈巖寺圓照塔前小斜廊,即其址也。

      由于西施特別擅長跳“響屟舞”,吳王夫差正是根據(jù)西施這一特點,別出心裁地在“館娃宮”建成“響屟廊”。王禹偁有《響屟廊》一詩,專寫此事:“廊壞空留響屟名,為因西子繞廊行??蓱z伍相終尸諫,誰記當(dāng)時曳屟聲?”

      頭腦清醒的忠臣伍子胥看穿了越國的“美人計”,一再向吳王夫差發(fā)出警醒勸告:“臣聞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眩。故桀以妹喜滅,紂以妲己亡,幽王以褒姒死,獻公以驪姬敗。自古喪身亡國,未有不由婦人女子者。今越王進此女,正是要主公學(xué)這幾個昏君,切不可受他?!蔽樽玉闳宕蝿穹虿顨⒌暨@個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然而,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伍子胥以歷朝歷代的昏君來比夫差的犯死諍諫,終于遭致殺身之禍。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殺子胥夫差爭歃》中記述了伍子胥的死:

      夫差乃使人賜子胥以“屬鏤”之劍,子胥接劍在手,嘆曰:“王欲吾自裁也!”乃徒跣下階,立于中庭,仰天大呼曰:“天乎,天乎!昔先王不欲立汝,賴吾力爭,汝得嗣位。吾為汝破楚敗越,威加諸侯。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死,我今日死,明日越兵至,掘汝社稷矣!”乃謂家人曰:“吾死后,可抉吾之目,懸于東門,以觀越兵之入?yún)且病!毖杂櫍载仄浜矶^。使者取劍還報,述其臨終之囑。夫差往視其尸,數(shù)之曰:“胥,汝一死之后,尚何知哉?”乃自斷其頭,置于盤門城樓之上。取其尸,盛以鴟夷之器,使人載去,投于江中,謂曰:“日月炙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復(fù)何所見?”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中,有與《東周列國志》類似的描述:“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鴟夷”本指夏商時青銅所制的鳥形盛酒容器,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多用皮革制成袋囊以盛酒,但仍稱之為鴟夷。清人黎士宏《仁恕堂筆記》記載:“秦鞏間人,割牛羊去其首,剜肉空中為皮袋,大者受一石,小者受二三斗,俗曰混沌,即古之鴟夷。”所謂鴟夷即是用一整張牛羊皮做的皮袋。伍子胥于自刎前留下遺言:“我死后一定要挖出我的雙眼,掛在吳都東門上,我要看著越人入都滅吳!”夫差聞之大怒,把伍子胥的尸體裝進鴟夷里,投入江中,擊掌笑曰:“日月炙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這下你可就什么都看不到啦!”

      清代文人蔣士銓有詩道:“不重雄封重艷情,遺蹤猶自慕傾城。憐伊幾兩平生屟,踏破山河是此聲?!?/p>

      《吳越春秋》言:“吳國亡,西子被殺?!倍拍林嘤性娫?“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眰髡f吳王夫差自刎而死后,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fā)泄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也置于鴟夷之中,沉入揚子江心,以祭伍子胥忠魂?!稏|坡異物志》載:“揚子江有美人魚,又稱西施魚,一日數(shù)易其色,肉細味美,婦人食之,可增媚態(tài),據(jù)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p>

      南宋董穎寫有多首《薄媚·西子詞》,其中多見這樣的詩句:“越王嫁禍獻西施,吳即中深機”;“破吳策,唯妖姬。有傾城妙麗,名稱西子。歲方笄,算夫差惑此,須致顛?!保弧懊烀旃锰K,荒蕪鹿戲,從公論、合去妖類”。把吳亡的罪責(zé)歸結(jié)于西施,認為她是“吳無赦汝”萬劫不復(fù)的“妖姬”“妖類”。還寫道:“鸞存鳳去,辜負恩憐,情不似虞姬?!弊l責(zé)西施沒能像《霸王別姬》中的虞姬,以身殉夫,辜負了吳王的君恩浩蕩。唐代李紳的《姑蘇臺雜句》一詩,寫下這樣的詩句:“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背馕魇┲烂矠檠蟆0拙右椎摹赌奚延鹨赂琛穼懴逻@樣的詩句:“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痹谧l責(zé)楊玉環(huán)的紅顏禍國時,拿了西施作比。

      紅顏禍水,狐媚亡國,成為封建士大夫的思維定勢?!睹献印るx婁下》中有言:“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賈誼新書·勸學(xué)》曰:“夫以西施之美而蒙不潔,則過之者莫不睨而掩鼻?!卑雅拥摹耙陨碓S國”認作“蒙不潔”。這真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西施,對越國來說是復(fù)仇興國的功臣,而對吳國而言卻成為禍國殃民的罪人。

      唐代詩人崔道融《逛西施灘》云:“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蓖硖圃娙肆_隱詩云:“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也為西施鳴不平,他在詩中寫道:“但愿君王誅宰嚭,不愁宮里有西施。”魯迅曾對“女人亡國論”予以辛辣的諷刺,他說:“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吳,楊貴妃亂唐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quán)社會里,女性是絕不會有這么大的力量的,興亡的責(zé)任,都應(yīng)該由男的負。但向來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p>

      梁辰魚在《浣紗記》一劇的末尾,畫龍點睛地道出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主題:“盡道梁郎識見無,反編勾踐破姑蘇。大明今日歸一統(tǒng),安問當(dāng)年越與吳?”

      愛國與禍國之間,原本是意識形態(tài)一線天。

      自古伴君如伴虎

      西施名氣如此之大,在正史中卻不見蹤影。記載春秋戰(zhàn)國史實的《左傳》《國語》里沒有西施的記載,一向秉筆直書的司馬遷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寫到了勾踐與范蠡、文種君臣,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還記述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后范蠡的命運,但唯獨沒有關(guān)于西施的只言片語。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西施其人不存在。在先秦諸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管子》等書中,多次出現(xiàn)西施的名字,絕不會是“子虛烏有”的憑空捏造。

      歷代史家都以言說一個“玷污”的名字為恥,比如蘇東坡就“恥言商鞅”,認為:“如蛆蠅糞穢也,言之則污口舌,書之則污簡牘?!敝v出這個人的名字都是臟了口舌,寫出這個人的名字則是污了紙張。李白在《西施》一詩中有這樣的字句:“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西施在正史中被刻意遮蔽,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的。

      李白在《西施》中還寫道:“勾踐征絕艷,揚蛾入?yún)顷P(guān)”;“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詩句中隱含了自從破吳之后,西施失去了蹤影。李白在《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一詩中,對西施的歸宿頗為感慨:“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未入?yún)峭鯇m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桃李新開映古查,菖蒲猶短出平沙。昔時紅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君去西秦適東越,碧山青江幾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p>

      南北朝時詩人庾信詩曰:“長思浣紗石,空想搗衣砧?!碧拼娙怂沃畣栐娫?“西施舊石在,苔蘚日于滋。”女詩人魚玄機有《西施廟》詩云:“只今諸暨長江畔,空有青山號苧蘿?!?/p>

      西施被吳人殺死只是諸種傳說中的一種說法。西施魂歸何處,成為歷史上的一大謎案。

      王長安主編的《中國歷史名人懸案全破譯》一書,在《西施香魂歸何處》一節(jié)中寫道:

      最早記載此事的《墨子·親士》篇,評論西施因為美色而被沉于水中。而《太平御覽》摘錄有關(guān)記載:吳亡后,越王把西施裝入皮袋中,沉入江底。如果真是這樣,勾踐簡直禽獸不如了。對吳國施行美人計,是勾踐派西施去的,西施所做的亡吳活動,也是越國設(shè)計好的,吳國人恨西施可以理解,勾踐這么做是為什么呢?西施已經(jīng)背負禍國殃民的壞名聲了,難道害怕自己被她迷住,也荒廢朝政?還是害怕西施回國后,透露美人計隱情,招致吳國百姓更加痛恨越國,就來個殺人滅口?還是西施和范蠡的功勞太大,不加封賞,顯得忘恩負義,進行重賞又降低了自身臥薪嘗膽的光輝事跡,因此殺害功臣?不管怎么說,越王勾踐都被描繪成了勢利小人,這樣的人品也算不得霸主。

      《墨子·親士》篇大概是最早關(guān)于西施的記錄:“西施之沈(沉),其美也?!薄短接[》及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持相同的說法:“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隨鴟夷以終?!泵鞔鷹钌鳌短飞秩肪砹恕斗扼晃魇芬渤执笸‘惖恼f法:“吳王敗,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以終?!边@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在后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云:“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笨磥恚魇┍弧八痢笔莻€較統(tǒng)一的口徑,只是不是被吳國人沉于江,而是被自己的國人越人沉入江中。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滅夫差越王稱霸》中,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勾踐班師回越,攜西施以歸。越夫人潛使人引出,負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為?”

      梁辰魚在《浣紗記》一劇中,記載下勾踐在千鈞一發(fā)的危難時節(jié),曾屈尊紆貴地向西施信誓旦旦:“念千年家國如懸磬,全賴伊平定。若還枯樹得重新,合國拜芳卿。”然而,“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一旦東山再起君位鞏固,馬上就變了另一副面孔:“尚望論功,榮歸故里。降令曰:吳無赦汝,越與吳何異。吳正怨,越方疑……蛾眉宛轉(zhuǎn),竟殞鮫綃,香骨委塵泥。”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陶朱公范蠡歸湖》一劇,無情地譴責(zé)了越王無道,寫著這樣的唱詞:“少不的又一場武王伐紂?!逼鋵?,對于一個出爾反爾、翻云覆雨的君王來說,此舉又有什么需要大驚小怪?

      范蠡是與勾踐一起在吳國忍受三年屈辱的功臣?!稏|周列國志》第八十回《夫差違諫釋越 勾踐竭力事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忽一日,夫差召勾踐入見。勾踐跪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夫差謂范蠡曰:“寡人聞:‘哲婦不嫁破亡之家,名賢不官滅絕之國。’今勾踐無道,國已將亡,子君臣并為奴仆,羈囚一室,豈不鄙乎?寡人欲赦子之罪,子能改過自新,棄越歸吳,寡人必當(dāng)重用,去憂患而取富貴,子意何如?”

      時越王伏地流涕,惟恐范蠡之從吳也。

      只見范蠡稽首而對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不能輔越王為善,致得罪于大王,幸大王不即加誅,得君臣相保,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愿足矣,尚敢望富貴哉?”

      夫差曰:“子既不移其志,可仍歸石室?!?/p>

      范蠡拒絕了吳王夫差榮華富貴的誘惑,堅守了對越王勾踐的忠誠。然而,一旦時過境遷,勾踐渡過了危難,立馬翻作“狗臉”。《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滅夫差越王稱霸》中,有這樣記載:

      越王還吳國,遣人筑賀臺于會稽,以蓋昔日被棲之恥,置酒吳宮文臺之上,與群臣為樂。命樂工作《伐吳》之曲,樂師引琴而鼓之,其詞曰:“吾王神武蓄兵威,欲誅無道當(dāng)何時?大夫種蠡前致詞:吳殺忠臣伍子胥,今不伐吳又何須?良臣集謀迎天禧,一戰(zhàn)開疆千里余?;只止I(yè)勒常彝,賞無所吝罰不違。君臣同樂酒盈卮?!迸_上群臣大悅而笑。惟勾踐面無喜色。

      范蠡私嘆曰:“越王不欲功歸臣下,疑忌之端已見矣!”

      次日,入辭越王曰:“臣聞‘主辱臣死’。向者,大王辱于會稽,臣所以不死者,欲隱忍成越之功也。今吳已滅矣,大王倘免臣會稽之誅,愿乞骸骨,老于江湖?!痹酵鯋湃?,泣下沾衣,言曰:“寡人賴子之力,以有今日,方思圖報,奈何棄寡人而去乎?留則與子共國,去則妻子為戮!”蠡曰:“臣則宜死,妻子何罪,死生惟王,臣不顧矣!”是夜,乘扁舟出齊女門,涉三江,入五湖,至今齊門外有地名蠡口,即范蠡涉三江之道也。

      次日,越王使人召范蠡,蠡已行矣,越王愀然變色,謂文種曰:“蠡可追乎?”文種曰:“蠡有鬼神不測之機,不可追也?!?/p>

      種既出,有人持書一封投之,種啟視,乃范蠡親筆,其書曰:子不記吳王之言乎?“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痹酵鯙槿耍L頸鳥喙,忍辱妒功,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子今不去,禍必不免。

      文種看罷,欲召送書之人,已不知何往矣。種怏怏不樂,然猶未深信其言,嘆曰:“少伯何慮之過乎?”

      ……

      勾踐不行滅吳之賞,無尺土寸地分授,與舊臣疏遠,相見益稀。計倪佯狂辭職,曳庸等亦多告老,文種心念范蠡之言,稱疾不朝。越王左右有不悅文種者,譖于王曰:“種自以功大賞薄,心懷怨望,故不朝耳。”越王素知文種之才能,以為滅吳之后,無所用之,恐其一旦為亂,無人可制,欲除之,又無其名。

      ……

      再說越王忽一日往視文種之疾,種為病狀,強迎王入,王乃解劍而坐,謂曰:“寡人聞之,‘志士不憂其身之死,而憂其道之不行’。子有七術(shù),寡人行其三,而吳已破滅,尚有四術(shù),安所用之?”種對曰:“臣不知所用也?!痹酵踉?“愿以四術(shù),為我謀吳之前人于地下可乎?”言畢,即升輿而去,遺下佩劍于座,種取視之,劍匣有“屬鏤”二字,即夫差賜子胥自剄之劍也。種仰天嘆曰:“古人云:‘大德不報?!岵宦牱渡俨?,乃為越王所戮,豈非愚哉?”復(fù)自笑曰:

      “百世而下,論者必以吾配子胥,亦復(fù)何恨?”

      遂伏劍而死。

      肱股之臣、左膀右臂的范蠡和文種尚且是如此命運,更何況已經(jīng)失去利用價值的“半老徐娘”?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館娃宮懷古》中,寫下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天機的詩句:“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

      一廂情愿的鴛夢重溫

      也許是人們不愿看到如此美好的西施是這樣一個凄慘的結(jié)局,于是有了另一版本的美麗傳說。東漢袁康的《越絕書》如此記載:“吳亡后,西施復(fù)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碧K軾的《水龍吟》詞里也寫道:“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晏菲歌曲《西施》的唱詞:“歸來終究成眷屬,江湖泛舟雙雙棲?!边@倒是符合炎黃子孫向往“大團圓”的欣賞趣味。

      我在無錫蠡園還聽到這樣的傳奇故事:琉璃相傳是公元前493年范蠡督造王者之劍時所發(fā)現(xiàn)的(越王勾踐劍,劍身鐫刻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字樣。秦始皇為尋求此劍,曾虎丘下掘地三尺,形成現(xiàn)在之虎丘劍池)。范蠡以為這種物質(zhì)是天地陰陽造化所能達成的極致,于是將其隨劍一起敬獻給越王。越王感念鑄劍之功,原物賜還,還將這種神奇的物質(zhì)命名為“蠡”。之后范蠡遍訪能工巧匠,將“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飾,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西施。相傳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西施在前往事吳之前,離別時將“蠡”送還。傳說西施的眼淚滴在這“蠡”上,天地日月為之所動,至今還可以看見西施淚在其上流動,后人稱之為“流蠡”。今天之“琉璃”正是這個名字的諧音。

      讓才子佳人的西施與范蠡“有情人終成眷屬”,確實代表著人們的美好愿望。

      梁辰魚在《浣紗記》一劇中,有這樣一個西施赴吳前與范蠡生離死別的鏡頭:

      [生]:小娘子,向年所贈之紗,謹當(dāng)奉還。

      [旦]:若如此,是奚落賤妾,終背舊盟了。

      [生]:說那里話,要令小娘子時常省視,雖

      在朝歡暮樂之際,不忘故鄉(xiāng)恩義之情。倘得重逢,出此相玩,可作他年一故事耳。

      [旦]:既然如此,我與相公各分一半。??执思啿辉诰?,即相忘耳?!卜旨喗椤城巴鞠嘁娚蹼y,就此拜別。

      [生]:仰觀天象,越方興隆,吳將亡滅。勿用傷悲,不久就得團圓也。

      西施悲愴地唱道:“……背鄉(xiāng)關(guān)殊可憐……淚漣漣。天南地北。相見是何年?!?/p>

      在政治場上縱橫捭闔、游刃有余的范蠡,當(dāng)然知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道理,偌大的五霸之強吳,哪是說垮就垮的?此刻用“不久就得團圓也”這話來安慰西施,不是虛與委蛇就是言不由衷,只是為達到目的的誑語。

      西施生為一鄉(xiāng)村女子,她只能抱著“三載已飛他國夢,一朝還作故鄉(xiāng)人”的幻想,企盼著煎熬個三年五年,就能與自己心儀的郎君范蠡鴛夢重溫、破鏡重圓。誰料此一去,天遠日久,竟是十七年。桃花易逝紅顏易衰,誰人青春經(jīng)得住十七年磨損?

      元朝詩人楊鐵崖曾寫下西施與鄭旦兩位美女離鄉(xiāng)背井的凄楚場面:“樓船不須到蓬丘,西施鄭旦坐兩頭。道人臥舟吹鐵笛,仰看青天天倒流?!?/p>

      梁辰魚《浣紗記》第三十出《采蓮》中,表現(xiàn)了西施入?yún)呛笏寄罟蕠H人的痛苦郁悶心情:

      【古歌二】葉嶼花潭一望平,吳歌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不可攀。江南采蓮今已暮,海上征夫猶未還。

      梁辰魚《浣紗記》第三十四出《思憶》中,進一步展示了西施深居吳宮的心理活動:

      稽山月,宛如昨,無奈被他身來縛,無奈被他情擔(dān)擱??上эL(fēng)流總閑卻,當(dāng)初慢留溪上語,而今誤我樓頭約。夢闌時,酒醒后……歲月淹留,歸期未卜,一向不知我父母安否何如?不知范相公功業(yè)何如?又不知我國家興復(fù)事何如?正是漢皋仙去,環(huán)佩空留。浙水人遙,溪紗猶在。好傷感人也!

      【雁魚錦】追思浣紗溪上游,笑無端邂逅求婚媾,輾轉(zhuǎn)料那人不虛謬。聽他親說與我緣由,料他們應(yīng)不便干休。癡心認好逑,只道斷然的到底成佳偶,我未諳練的性兒況且年紀幼。

      【二犯漁家傲】堪羞,歲月遲留,竟病心凄楚,整日見添憔瘦。?;踔廊諠u成拖逗。問君早憐國被幽,問臣早他邦被囚,問城池早半荒丘。多掣肘,孤身遂爾漂流,姻親誰知掛兩頭。那壁廂認咱是個路途間霎時的閑相識,這壁廂認咱是個繡帳內(nèi)百年的鸞鳳儔。

      【二犯漁家燈】今投,異國仇讎,明知勉強也要親承受。乍掩鴛幃,疑臥虎帳,但帶鸞冠,如罩兜鍪。溪紗在手,那人何處?空鎖翠眉依舊。只為那三年故主親出丑,落得兩點春山不斷愁。

      【喜漁燈】幾回暗里做成機彀,一心要迎新送舊,專待等時候。又還愁,夜寒無魚,滿船月明空下鉤。贏得云山萬迭家何在?況滿目敗荷衰柳。教我怎上危樓?他這里窮兵北渡中原馬,何日得報怨南飛湖上舟。

      【錦纏道】謾回首,這場功終須要收,但促急未能酬。笑遷延羞睹織女牽牛,斷魂尋行春匹儔,飛夢繞浣紗溪口。俺這里自追求,正是歸心一似錢塘水,終到西陵古渡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真可謂“癡心女子負心漢”,西施十七年含辛忍辱等待來的又是怎樣一個范蠡?

      其實,當(dāng)年范蠡主動獻上西施,已經(jīng)把其功利算計之心暴露無遺。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記載了范蠡的精于算計:

      勾踐命范蠡各以百金聘之,服以綺羅之衣,乘以重帷之車,國人慕美人之名,爭欲識認,都出郊外迎候,道路為之壅塞。范蠡乃停西施、鄭旦于別館,傳諭:“欲見美人者,先輸金錢一文。”設(shè)柜收錢,頃刻而滿。

      美人登朱樓,憑欄而立,自下望之,飄飄乎天仙之步虛矣。美人留郊外三日,所得金錢無算,悉輦于府庫,以充國用。

      西施從出場伊始就是范蠡手中一個成就自己的“工具”?!短罩旃扼粴w湖》一劇中,寫有這樣的唱詞:

      【得勝令】道童才你與我便輕撥轉(zhuǎn)釣魚舟,看了這霜降水痕收。一任教越國西施喚,再休想搬回壯士頭!

      【梅花酒】西施,你如今歲數(shù)有,滅盡風(fēng)流,人老花羞,葉落歸秋。往常吃衣食在裙帶頭,今日你分破俺帝王憂。我可甚為國愁?失潑水再難收,我心去意難留,你有國再難投!俺輕撥轉(zhuǎn)釣魚舟,趁風(fēng)波蕩中流。

      范蠡的“輕撥轉(zhuǎn)釣魚舟”,顯然是他的“失潑水再難收,我心去意難留”。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薄稏|周列國志》中也講述了范蠡的結(jié)局:“范蠡自五湖入海,忽一日,使人取妻子去,遂入齊,改名曰鴟夷子皮,仕齊為上卿。未幾,棄官隱于陶山,畜五牝,生息獲利千金,自號曰陶朱公,后人所傳《致富奇書》,云是陶朱公之遺術(shù)也?!痹谶@些史書典籍中對范蠡的記載,都不見了西施的身影。

      “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在中國歷史上做個紅顏美女是其不幸。

      西施錯看了范蠡。范蠡有負于西施?!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

      猜你喜歡
      越王浣紗夫差
      明清時期《浣紗記》書籍形態(tài)及閱讀探考
      戲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5:36
      越婢湯的來歷
      臥薪嘗膽
      新編京?。何樽玉闩c浣紗女
      戲劇之家(2020年17期)2020-11-14 17:28:31
      任性的自戀,隱忍的自強
      讀書(2020年7期)2020-07-09 03:46:11
      西施的愛情
      勾踐沒有做過夫差的奴仆?
      無形的熱點,有形的模型
      人際博弈
      越王古井今何在?
      大眾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44
      平罗县| 金昌市| 玉门市| 宣汉县| 瓦房店市| 五原县| 隆林| 塔城市| 富平县| 上饶市| 凤翔县| 兰溪市| 辽阳县| 金川县| 建瓯市| 隆尧县| 温泉县| 桂平市| 大宁县| 阳朔县| 朝阳区| 阜康市| 百色市| 台中市| 亚东县| 南开区| 蒙自县| 临泉县| 治多县| 富宁县| 孟连| 巨野县| 新津县| 勃利县| 中西区| 大余县| 香格里拉县| 泌阳县| 岳西县| 南溪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