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海, 朱紅革, 姜莉莉, 李新靈, 劉亞華, 張 冰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1麻醉學教研室, 2內(nèi)科學教研室, 烏魯木齊 830011)
氣管內(nèi)插管是臨床搶救工作中的一項基本操作技能,也是臨床麻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實習學生普遍反映難于掌握。由于氣管插管操作不慎會導致患者喉部損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大大限制了帶教老師對實習學生的臨床實踐。這就需要實習學生充分掌握解剖及操作要領才能進行實踐操作,教學就成為減少臨床實習重大醫(yī)療隱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科通過總結(jié)以前的教學經(jīng)驗,增加使用 Airtraq視頻喉鏡演示和訓練,使實習學生能更加直觀清楚地觀看和演練氣管插管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及教學準備本次教學首先向麻醉教研室申請,經(jīng)審批備案后實施。根據(jù)麻醉學實習帶教大綱要求,依照氣管插管術(shù)的教學要求,由麻醉科教研室組織教學集體備課,選取我科2位高年資醫(yī)師,授課前統(tǒng)一教案,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講授解剖、適應證、禁忌證、并發(fā)癥等相關(guān)內(nèi)容,在進行演示插管時,一名帶教老師使用Airtraq視頻喉鏡演示講解,另一名使用直接喉鏡演示講解。經(jīng)教研室小組評價2位教師授課的一致性相同時,選取5年臨床本科某漢族班進行教學實踐。
1.2方法將實習學生按單雙學號分組為A、B組,每組30名學生,兩組在不同教室同時教學,A組由帶教老師按教學大綱逐一講解人體氣道解剖結(jié)構(gòu),講解插管用具及使用方法,插管演示使用Airtraq視頻喉鏡,考察實習學生插管操作,記錄實習學生氣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的定義為在模擬人上使用直接喉鏡30s內(nèi)使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nèi)),B組由帶教老師按相同內(nèi)容講解,插管演示使用直接喉鏡,同樣讓實習學生演示氣管插管和記錄插管成功率。兩組同時開始,教學時間45min.然后兩組學生互換,使用另外一種氣管插管方法教學,課程全部結(jié)束后,發(fā)放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實習學生對2種教學的滿意度,可以同時選取滿意或不滿意。記錄氣管插管成功率。
1.3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資料均為計數(shù)資料,兩組的滿意度及第1次和第2次插管成功率的比較使用配對χ2檢驗(McNemar檢驗),兩組的插管成功率的比較使用完全隨機設計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實習學生對2種教學方法的評價結(jié)果60名實習學生對Airtraq視頻喉鏡教學滿意度較高,見表1。
表1 60名實習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滿意度的評價結(jié)果
注:χ2=20.1,P=0.001。
2.2第1次氣管插管成功率比較兩組實習學生插管成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2。
表2 第1次氣管插管成功率的比較
2.3第1次與第2次氣管插管成功率比較兩組學生交換教學后,第2次成功率較第1次氣管插管成功率提高,有20名學生在第1次插管不成功,第2次插管成功,只有4名第1次插管成功,第2次插管不成功,見表3。
表3 第1次與第2次氣管插管操作成功率比較
注:χ2=9.38,P=0.002。
Airtraq視頻喉鏡采用人體解剖學設計,喉鏡的前端角度與正常人體咽喉部的解剖角度一致,插管時不需要口軸線、咽軸線、喉軸線三線的重合。標準Airtraq喉鏡的鏡片由左右2個部分構(gòu)成,鏡片右側(cè)部分為氣管導管的引導槽,可以放置包括普通導管、增強型導管(鋼絲導管)和預先成型導管等各種型號和不同內(nèi)徑的氣管導管;左側(cè)部分由一系列棱鏡、透鏡以及反光鏡組成,鏡片左側(cè)部分的末端是冷光源,以電池為電源,頂端連接取景器,并有電源開關(guān)[1]。與常規(guī)喉鏡及纖維支氣管鏡不同,其是通過透鏡和棱鏡的結(jié)合將圖像傳至頂端的取景器,能使圖像由遠端傳送至近端的取景器,能夠清晰地看到聲門、聲門周圍解剖結(jié)構(gòu)及氣管導管的頂端[2]。操作過程中,只要將聲門位于視野中央,沿引導槽推動氣管導管,導管將很容易進入聲門[3]。更重要的是Airtraq視頻喉鏡可以通過無線信號傳輸?shù)囊曨l系統(tǒng)在熒光屏上顯示圖像,操作者在顯示器上可直觀清晰地看到操作過程和解剖結(jié)構(gòu),具有視野清晰、聲門暴露容易、損傷小等特點[4-5]。
Airtraq視頻喉鏡的優(yōu)點是將書本上的各種平面解剖圖像通過其前端的取景裝置通過藍牙系統(tǒng)以圖像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增加了學生對真實解剖的了解。通過臨床實踐學生公認為Airtraq視頻喉鏡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1)視野清晰,同學之間可以共同就不清楚的解剖位置定格和探討,增加了討論與爭辯的氛圍。(2)避免了直接喉鏡只有單個學生觀察,觀察范圍與角度受限的缺點。(3)節(jié)約了的學生理解氣管插管解剖的時間。
與直接喉鏡相比,雖然Airtraq視頻喉鏡組的實習學生反映教學效果好,但氣管插管操作的成功率并沒有增高;而實習學生經(jīng)過第1次插管操作后,第2次插管的成功率有了提高,提示在實習學生的帶教中,除需要將理論知識講透徹外,增加實習學生的動手機會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很重要。
綜上所述,使用Airtraq視頻喉鏡較直接喉鏡行氣管插管教學,增加了教學的滿意度,氣管插管成功率未提高;但2種教學方法結(jié)合后,提高了氣管插管成功率,可明顯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Maharaj CH,O’Croinin D,Curley G,et al. A comparison of 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the Airtraq or the Macintosh laryngoscope in routine airway management:A randomise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Anaesthesia,2006,61(11):1093-1099.
[2] Maharaj CH,Higgins BD,Harte BH,et al. Evaluation of intubation using the Airtraq or Macintosh laryngoscope by anaesthetists in easy and simulated difficult laryngoscopy-amanikin study[J].Anaesthesia,2006,61(5):469-477.
[3] Marco P,Scattoni L,Spinoglio A,et al. Learning Curves of the Airtraq and the Macintosh laryngoscopes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by novice laryngoscnpists:a clinical study[J].Anesth & Analg,2011,112(1):122-125.
[4] 毛慧敏,張歡.GlideScope視頻喉鏡在臨床中的應用[J].麻醉與監(jiān)護論壇.2008,15(2):107-110.
[5] Jones PM,Armstrong KP,Armstrong PM,et al.A comparison of glidescope videolaryngoscopy to direct laryngoscopy for nasotracheal intubation[J].Anesth & Analg,2008,107(1):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