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東等
紅棗作為目前新疆重點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連續(xù)幾年出現(xiàn)酸棗實生苗幼樹凍害,2011年1-3月份連續(xù)多次受凍。第二師1年生酸棗凍害率達34.2%以上,當年嫁接率僅為72.4%,給生產(chǎn)帶來嚴重影響。為此,我們于2011年4月深入調(diào)研,認真分析了酸棗受害規(guī)律,并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正確指導生產(chǎn)。
1 酸棗受害原因
1.1 建園地土壤黏重 酸棗建園時應盡量選擇陽坡和地勢較高、排灌條件較好的沙壤土或沙土園地,避免在低洼處、陰坡、鹽堿嚴重和連年受凍區(qū)域建園。而調(diào)查中34團4連河西1, 2010年直播的酸棗園土壤黏重、鹽堿重,出苗差,連續(xù)補種后酸棗保存率僅為12.3%,這就嚴重影響了酸棗根系的生長發(fā)育,以致凍害來臨時難以抵抗而受害嚴重。
1.2 種植模式與間作不合理 目前農(nóng)二師大面積采取直播建園方式,種植模式多為4.2 m×(0.4~0.5) m或1.5 m×(0.4~0.5) m。播種酸棗當年必須保證酸棗有寬1.5 m以上的透光帶。而調(diào)查中34團1連房西3農(nóng)3酸棗園,間作物為棉花,在生長后期水肥充足,棉花生長旺盛造成酸棗遮陰,使得酸棗生長不充實,抗性差,容易受凍。
1.3 酸棗播種未進行鋪膜或未及時揭膜 在酸棗播種地鋪膜有利于保墑、增溫、排鹽堿,促進酸棗萌發(fā),生長后期(7月中旬)及時揭除薄膜,又可促進酸棗根系下扎,提高抗性。34團16連5-5何勛棗園,2010年補種的酸棗未進行鋪膜而遭受凍害,使得保存率僅為21.6%;34團庫房西酸棗園雖進行了鋪膜,及時揭膜的半邊酸棗韌皮部基本正常,而未及時揭膜的韌皮部多為褐色和黑色。因此,是否鋪膜以及是否及時揭膜影響著酸棗種植的好壞,這也是酸棗能否抵抗凍害的原因。
1.4 酸棗肥水調(diào)控失衡 酸棗施肥要求前促后控,8月20日后嚴格控肥,以提高酸棗的成熟度和抗性。而34團1連房西3農(nóng)3酸棗園全年施的滴灌肥為667 m2 120 kg,二銨為10 kg,但酸棗保存率僅為25.8%。2008-2009年塔里木嚴重缺水,職工抽取地下鹽堿水澆灌,造成耕層鹽堿量迅速增加,發(fā)生了酸棗較大范圍死亡;31團、33團和34團2009和2010年分別連續(xù)實施冬灌春不灌、春灌冬不灌或冬不灌春不灌土壤管理措施,使得土壤鹽堿未得到有效壓制,造成根系受害,嚴重影響了酸棗的成活。
2 酸棗受害的預防措施
2.1 適時適地建園 建園要求土壤含鹽量在0.23%以下,園地土壤選擇沙土或沙壤土,以沙壤土為宜。在4月30日前及早完成播種工作,確保酸棗當年0.3 m處粗度達0.6 cm,次年能正常嫁接。
2.2 合理施肥灌水 ①基肥:667 m2施有機肥1 500~2 000 kg或油餅200 kg,并將30 kg的過磷酸鈣、10 kg的尿素以及5 kg鉀肥與有機肥拌勻施入。②追肥:全年667 m2施化肥70 kg,生長季追施25 kg,其中尿素為10 kg,硫酸鉀為15 kg。6月20日前把尿素10 kg全部施入,鉀肥分別在7月20日和8月15日溝灌前分兩次全部施入。8月20日至10月上旬停止施化肥。③灌水:667 m2年總水量520 m3,春灌150 m3,秋灌180 m3。5月20日開始澆水至10月中旬秋灌結(jié)束。8月20日至10月嚴格控水。
2.3 加強栽培管理 當苗高0.4 m時摘心,7月15日完成摘心。在酸棗生長后期(7月15日前)及時人工揭除酸棗行的地膜,促進根系下扎,提高樹體抗性。7月中旬于酸棗揭膜后及時整溝,溝底寬0.8 m,埂高0.3 m。 7月20日至8月15日溝灌兩次,要求667 m2水量達到50 m3以上。另外,應選擇適宜的間作物,且間作作物必須與酸棗保持一定間距,使得酸棗行兩邊各有1.0 m寬的通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