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強
摘 要: 聾啞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有著自身特點,聾生進入青春期后和正常的中學生一樣會自覺不自覺地被異性吸引,萌發(fā)初戀情結。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作者本著尊重、關愛、疏導的原則,采用“情感宣泄法”和“給意中人找缺點法”處理聾啞學生的早戀問題。
關鍵詞: 聾啞青少年 早戀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個較特殊的時期,由于心理和生理因素,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經常會自覺不自覺地被異性所吸引,萌發(fā)初戀情結。聾啞學生生活環(huán)境較封閉,接觸的人和事有限,更容易把異性吸引當做愛情,特殊教育學校的“早戀”問題時常發(fā)生。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果只對他們進行空洞的說教或是武斷地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他們,甚至向家長告發(fā),結果就會適得其反,不但收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傷害他們的心靈。孩子的心被傷害之后,會對周圍的一切甚至是對未來都抱有否定和敵視的態(tài)度,非常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引導聾啞孩子正確對待和處理“朦朧感情”是青春期教育中的一部重頭戲。
那么,應當如何引導聾啞學生積極、主動、科學地健全心理,使他們順利通過情感困擾這一關卡呢?
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主任陳一筠說,對異性產生好感是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聾啞孩子雖然身體上有缺陷,但在情感方面和正常孩子沒有兩樣,出現青春萌動,是一種正?,F象。目前某些特殊教育工作者談“虎”色變,一旦發(fā)現學生與某個異性頻繁接觸,不調查研究,弄清事實真相,就倉促地貼上“早戀”的標記,認為必須打散。殊不知,這樣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發(fā)生真正的“早戀”。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不要再用老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更不要用當年我們上學時的行為標準要求新一代青少年。如果生硬地一味地制止異性學生之間進行正常的交往,就很可能會讓他們產生異性交往恐懼癥,對他們的人生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正確的做法是,如果不出現過于的行為,就應大膽鼓勵學生經常與異性進行開放式接觸,進行“同伴式交往”。如一起做功課,一起春游,使學生盡早學會如何與異性交往。我十分贊同北京第171中學張琳老師的做法——讓有早戀傾向的學生坐同桌。贊同的理由有三:一是消除了學生的叛逆心理,讓他們對老師心存感激,有利于下一步說服、疏導工作的進行;二是消除了對異性的好奇感,“距離產生美”,這樣天天在一塊,新鮮感消失了,同時發(fā)現了對方的一些缺點,對方再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完人了,無形中就回到了現實;三是他們可能會互相鼓勵,對學習有利,“愛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有的學生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影響到學業(yè),老師就要及時發(fā)揮作用,伸出手拉他們一把。當然,一定要講究策略,注意方法。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千方百計地去堵去禁,而是如大禹治水,因勢利導,以導為主。要滿腔熱情地關心,細致耐心地疏導;要懂得學生心理,尊重學生人格。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位女生,她本成績優(yōu)異,但接連幾次考試成績均不理想,我便找機會,找她談心,詢問原因。她面帶羞色,滿臉通紅。從她的表情中我已猜出了幾分,果不出我所料,在我做了替她保密的保證之后,她才打著手語說:“老師,我學壞了,我喜歡上了一位男生,腦子里全是他的形象,根本學不下去……”聽完她的故事,我沒有嘲弄也沒有訓斥,而是對她說:“不,你不是學壞,而是長大了……”我運用青春期心理知識幫助她分析原因,解除她的心理障礙,并告訴她解決的方法:“如果確實需要傾訴自己的感情,那么你就寫‘情書吧,但‘情書不能交給那位男生,以免影響他的學習,信我的話,就交給我,我替你保管。”她猶豫了片刻,答應了。第二天,她就給我送來了第一封信,以后的一周是一天一封,到了第二周就削減成了三天一封,后來就十天一封,再后來就直接不寫了。從她的學習成績和日常行為看,“情感宣泄法”已經讓她成功地跨過了這道門檻。
解決這類問題,不妨采用“給‘意中人找缺點”的方法。有一次,一位女生在周記中寫自己很痛苦,因為喜歡上了一個人。我找她談話,我告訴她:“老師先要表揚你,一是你能把心中的秘密告訴老師,說明你信任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不盲目行事;二是你眼力好,選擇的異性不俗?!痹撋藭r面露得意之色,并羅列他的十幾條優(yōu)點。我耐心聽她講完,指出:“有一點不正常,因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你沒有說到他的缺點,你不妨找找他的缺點?!苯o“‘意中人找缺點”,緩解青春期的情感萌動,它教會學生看問題,評價一個人,既要有“重點”又要全面。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處理聾啞學生青春萌動的問題時,不但要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更要注意劃清青春萌動表現和思想道德表現的界限,以免對學生造成不應有的傷害。
總之,特教老師要觸摸聾啞學生那一顆顆躁動不安的心靈,從愛護的角度,采取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平安渡過青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