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麗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不再只有課堂需要課改,作業(yè)的設計也需要我們好好地思考,應如何設計,設計怎樣的形式。新課程指出,數學作業(yè)設計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從生活出發(fā),回歸生活??梢愿爬橐韵聨讉€特點:趣味性、針對性、生活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認為作業(yè)的設計也需要進行“課改”。
一、作業(yè)形式趣味性
做作業(yè)的過程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尋找到了學習的動力,就會樂學、善學、思學。
例如,一些無法很快在書面上完成并在課堂上有明顯效果的知識,在設計作業(yè)時更加需要用趣味性來提高學生完成的積極性。因此我認為可以把游戲融入作業(yè)中,這種方法對低年級的學生尤其適用。我在上完“認位置”一課后,讓學生和其他同學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戲;在教學完“有趣的七巧板”后,讓學生用自己的彩色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圖案,并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交流、展示,并相互評價鼓勵。
二、作業(yè)層次性
數學課程標準體現(xiàn)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理念,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好,吃飽”。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分出層次,盡可能地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變“要我做作業(yè)”為“我要做作業(yè)”,把作業(yè)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后設計出:
1.三道必做題(已知長和寬,求周長的基本題);
2.兩道選做題:(1)學校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00米,比寬長40米。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書桌或者飯桌的長和寬,并求出它的周長;
3.一道挑戰(zhàn)題:用一根長20厘米的線,你能圍出幾個不同大小的長方形?
同一層次的題目,如上述兩道選做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是獨立完成,還是合作完成或者咨詢完成等。通過分層練習可以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使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學有余力的學生吃得好。這樣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
三、作業(yè)開放性
開放性作業(yè)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靈活、敏捷,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留給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的余地,從而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如設計一題多解。
例如,“千克、克”一課可讓學生寫關于重量的數學小故事,說說生活中碰到的趣事,或是收集整理重量單位的小知識。從而養(yǎng)成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總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作業(yè)合作性
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并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彪S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合作才能完成。學生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常常會力不從心。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給他們提供合作的機會,在交流中各抒己見,相互啟迪,集思廣益。
例如,在學習了平面圖形后可設計這樣一個情景問題——校園美化問題:本校準備在教學樓前的空地上建造一個花圃,該如何設計花圃的建造方案?讓學生分小組先共同構思、策劃、設計,然后在圖紙的下方計算出花草面積,各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方案。通過合作,學生動起來了,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空間。
深入課程改革,我們需要方方面面的思考,數學作業(yè)的設計一定要細思量巧設計,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性,把學生害怕的作業(yè)變得讓學生喜歡起來,并且樂在其中。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博愛教育集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