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潔
摘 要:“小紅花”現(xiàn)象是幼兒園常見的現(xiàn)象,它是教師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與調(diào)動幼兒積極性、教師正確引導幼兒規(guī)范自己行為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幼兒園普遍存在教師對“小紅花”現(xiàn)象的認識不足、教師對“小紅花”的使用缺乏針對性和多向性等問題,也發(fā)現(xiàn)教師不能及時發(fā)揮出“小紅花”這種特殊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問題,因此,提出了切實有效地對“小紅花”的使用建議。
關鍵詞:小紅花;教師;幼兒
一、幼兒園“小紅花”現(xiàn)象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小紅花”的濫用
幼兒園經(jīng)常聽到或看到教師對幼兒的夸獎“你真棒”或者發(fā)放小紅花這類的獎品,以此作為鼓勵幼兒學習的動力。但是過于頻繁地使用這類教育手段,對幼兒是否真的有利嗎?
2.教師對“小紅花”的使用缺少針對性
一些案例表明,教師并沒有具體分析幼兒獲得獎勵的原因,或者說教師所使用的獎勵形式?jīng)]有區(qū)別,那幼兒自然就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那么教育的契機浪費了。
二、幼兒園“小紅花”現(xiàn)象存在問題的原因
1.教師對“小紅花”的認識不正確
有些教師不是把“小紅花”作為鼓勵幼兒積極向上的強化物,而是將其作為威脅幼兒的手段?!叭绻悴宦犜?,我就不給你小紅花”。這樣只會造成幼兒逆反心理,有的幼兒甚至會說出“我不要小紅花”這類的話。
2.教師對“小紅花”的使用方式不正確
教師使用“小紅花”做每一件事,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教師使用不當,就會產(chǎn)生不良的效果。有些教師忙于為了自己達到教學目的,使用的教態(tài)和語言目的是為了鼓勵幼兒說出正確的答案,而對于幼兒的錯誤回答教師采用模棱兩可的反饋,這樣容易誤導幼兒;或者為了維護教學秩序,就盲目發(fā)放“小紅花”以借此將“失態(tài)”中的幼兒拉回正常的教學活動,沒有分析認真聽講的幼兒獲得獎勵的原因,這樣幼兒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
三、對幼兒園“小紅花”的使用建議
1.教師使用“小紅花”要適度適量
如果太頻繁地使用“小紅花”,幼兒則會對其不敏感,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了。因此,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小紅花”,不應對此方式產(chǎn)生依賴心理,每個幼兒得到“小紅花”的時間,間隔要適當,不能過于頻繁或相隔太久。
2.教師使用“小紅花”要有針對性
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他們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都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幼兒主要通過簡單的語言、獎勵和身體接觸了解教師對自我的正向感情、能力表揚和行為獎勵,從而能讓幼兒很快地領會到教師積極情感的表達,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按照教師期望的方向塑造行為,教師千萬不要對幼兒產(chǎn)生模棱兩可的反饋。對于年齡稍大的幼兒,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時教師表揚和獎勵幼兒時,要讓幼兒了解該良好行為形成的過程,給予幼兒明確、正向的反饋,這樣更有助于幼兒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學習動機。
3.避免小紅花使用產(chǎn)生的負面效應
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性格和發(fā)展速度,教師評價時要考慮周全,而應避免“小紅花”這種教育手段在集體中進行大量的橫向比較。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教師要挖掘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教師要從挖掘幼兒的潛能出發(fā),因人而異,分別對待。這既有利于對幼兒個性的尊重,又是搞好幼兒教育的前提。
因此,教師不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衡量幼兒,教師可以擴大評比范圍,給每個幼兒機會。評比時可以讓幼兒自評或者互評。此外,教師還應真心地肯定每一位幼兒,不能過分夸張地表揚幼兒,也不能吝惜對幼兒的表揚及獎勵。
參考文獻:
[1]李丹,李華彪.“好孩子”心理問題分析[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8(2)120-150.
[2]朱竹梅.透析幼兒園中的“小紅花”現(xiàn)象[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高月娟.好孩子?壞孩子?[N].人民教育,2011(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qū)新閘街道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