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立志
肥胖中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危險因素,諸多情況下需要更多老師的指導和注意。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對肥胖學生在力量性、耐力性、對抗性、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訓練項目上,應當多注意肥胖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和身體反應,可盡量減少運動傷害的發(fā)生,對肥胖中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對策。
肥胖中學生體育教學問題探討由于現(xiàn)在的父母對教養(yǎng)孩子的觀念以及計劃生育的影響,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現(xiàn)象比較嚴重,肥胖問題已經(jīng)越來越突出,體質弱、身體抵抗力差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苦,又想讓其身體健康,而這很大程度上想把這個問題托付給學校和老師的教育,這使得學校在體育教學方面有一定的難度。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由于肥胖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較弱,體型臃腫,身體的協(xié)調性以及靈敏性相比較正常體型學生而言較差。教學者既要引導學生多參與運動鍛煉、體育技能學習,也要了解肥胖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心理、及心態(tài)變化等。同時,注意到體育教學中肥胖學生運動的潛在危險性因素,并能很好地把握其運動安全性,給肥胖學生造成一個健康、愉快的運動鍛煉氛圍。
一、肥胖中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觀念、意識
肥胖中學生一般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比較低,比較少參與體育鍛煉。其形成肥胖的原因,一個與其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另外一個就是缺少體育運動以及攝入較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體育鍛煉效果的體驗以及體育鍛煉情感等體育鍛煉意識均低于正常學生。導致肥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大多數(shù)肥胖中學生對肥胖的有關知識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對肥胖的危害認識不足。另一方面,肥胖學生由于體態(tài)臃腫、動作笨拙,在完成體育動作或參與體育比賽時害怕同學或旁人的取笑。因此,不愿意在公眾場合表現(xiàn)自己。自小時候開始,肥胖學生的體育意識就可能沒有得到培養(yǎng),潛在的體育興趣被壓抑,直到上學時期肥胖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低下。
二、在體育教學中肥胖中學生的注意事項
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肥胖的原因以及他們關于體育鍛煉的意義。因為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身體協(xié)調能力、靈敏度及反應能力有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因材施教,特別是肥胖中學生。調查發(fā)現(xiàn),肥胖學生在運動意識還有運動能力方面,相對正常體型學生較低。一方面,肥胖學生對體育運動認識不足,一定程度上對運動鍛煉較為抵抗,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不高。因此,教師應當了解肥胖學生的心理,與其多交流,支持并多鼓勵他們參與體育鍛煉,提高他們的體育積極性,消除他們對于體育運動的錯誤認識及心理陰影,使其認識到運動的好處,并在其受到挫折和有需要的時候進行心理開導,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由于肥胖學生的體型較為臃腫,身體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其在體育鍛煉中的一些對抗性、協(xié)調性、耐力性運動中存在著更大潛在性危險,教育者應當在教學意識到這些危險因素,并盡量消除運動安全隱患。
三、肥胖中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耐力訓練項目中潛在受傷因素分析
田徑運動是讓學生鍛煉良好體能的開端,可為學生以后接觸和學習更多的體育技能打下基礎。而大多數(shù)學校能夠開展且較為簡易實用的耐力訓練項目。耐力訓練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心肺系統(tǒng)的技能,使呼吸的深度更深,耗氧量不斷提高,擴大肺活量,進而提高耐力水平。肥胖中學生在進行如田徑的耐力訓練時,因為體重較高,在鍛煉中加重了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負擔,致使肥胖學生比一般體型的學生顯得更容易感覺累。再加上肥胖導致的體形臃腫,并且少于鍛煉,肥胖學生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上肢和下肢不協(xié)調、主動肌和被動肌不協(xié)調、呼吸和發(fā)力不協(xié)調等情況,加上其耐力欠缺,在勞累的情況靈敏度也會相對降低,因而肥胖學生在田徑耐力訓練的時候存在著更大的潛在受傷害因素,如因自我不協(xié)調而摔倒、崴傷和其他未知的傷害。
2.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訓練的潛在受傷因素分析
從少年兒童時期開始培養(yǎng)其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有利于在體育運動中具備良好的反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肥胖學生體態(tài)臃腫、動作笨拙,靈敏及協(xié)調在這方面練習的時候,效果可能會不如一般的學生,如果按照正常學生的鍛煉方法去練習,則有可能出現(xiàn)跟不上節(jié)奏,想跟上訓練目標而因不協(xié)調而發(fā)生傷害,甚至會因為對練習不恰當而出現(xiàn)其他損傷。致使學生受傷的同時,也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影響運動鍛煉的積極性。
3.力量性訓練的潛在受傷因素分析
力量素質是人體進行體育活動的基礎。選擇力量練習項目時要選擇適合安全、適合中學生身體發(fā)展的項目,如田徑跑步、仰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肥胖學生被認為體型壯大、力量充足,因為有些頑皮的同學會唆使、慫恿肥胖學生去多完成一些項目,而肥胖的學生也會出于平時其他運動的缺失性,對自身力量的不充分認識,但是想在同學面前“展現(xiàn)自我”,因而也會去完成一些其他同學難以完成的項目,甚至比其他同學完成更多的任務。在此情況下,很難保證學生能夠正確地掌握力量鍛煉的方法。對自身力量的錯誤估計以及虛榮心態(tài)的作怪,很可能使得肥胖學生在力量練習的時候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以外,因而出現(xiàn)過度疲勞、腰腹肌傷痛等傷害。
4.對抗性項目練習的潛在受傷因素分析
球類運動具有較高的娛樂性,相比耐力訓練、力量性訓練更有吸引人,學校能夠合理、安全的開展這些項目,有助于帶動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如籃球、足球運動人與人的接觸比較頻繁,對抗性比激烈,競爭性強。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尤為注意。肥胖學生體型較大,反應相對不足,在運動時對身體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夠好,因此有可能在與他人接觸、對抗的時候,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因而出現(xiàn)相互碰撞時把別人碰倒、自己跌倒等,并且還存在著更多未知的潛在傷害,如擦傷、扭傷等。對抗性越強的項目,需要的反應性和協(xié)調性也就越高,肥胖學生在對抗性越強的項目存在著更大的安全隱患。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只要充分認識到肥胖學生的特殊情況,對肥胖學生的教學區(qū)別對待,幫助學生認識肥胖的危害性,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肖黎.兒童少年肥胖標準應用及肥胖兒童食欲調控因素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14-15.
[2]黃曉麗,李可興.湖南省肥胖中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及行為價值取向研究[J].廣州體育學報,2009,(03).
[3]伍建峰,柏云.少兒體育訓練中的若干問題[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
[4]王新霞.肥胖兒童教育與運動的指導[J].現(xiàn)代閱讀,2012.
[5]袁新芹.在體育教學中注意改善少兒肥胖現(xiàn)狀的幾點思考[J].六安師專學報,1996,(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