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薄胺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p>
一、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面前人人平等。教師要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給足學生學習權利,給足學生學習的時間、空間和機會,讓學生把學習真正的當成自己的事,養(yǎng)成協(xié)作共享,互助共贏的合作觀念。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改變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改善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小組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營造了一種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習個性、各抒己見、相互交流的合作學習氛圍。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平等、寬容、接納的生生關系,能夠促進小組成員全面交流、敢于說話,深入討論、敢說真話,能夠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找到心理平衡點和差異彌補點,為小組合作學習正常開展提供可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個人成就感
城鄉(xiāng)結合部中學的生源狀況決定了學生獨有的特點。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上很難取得成就感,因此,組建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每個成員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學習的過程,品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學得主動,形成深刻的體驗和成就感。
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要求體現(xiàn)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通過評價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要注重形成性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小組合作學習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
在具體操作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程度、團結合作、完成任務、學習效果等為指標,可采用學生自評、組員互評、教師參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各組的學習行為和效果,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成員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只有每個成員的共同參與才是合作學習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
改變過去對學生的個人評價為面向小組的團體評價,這就使更多的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樂趣,更多地增強了學生的個人成就感。而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經(jīng)驗告訴我們,經(jīng)常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可以使學生深信自己的力量,指引他們力爭上游,去完成日益復雜的學習和認識任務。
三、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個人責任感
由于在小組內(nèi)分工明確,小團體的意識加強,學生的責任感也增強了許多。建立結構合理、分工明確、互幫互助的合作小組是基礎,是關鍵要素,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各成員應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目標和具體的責任分工。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才能使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明白各自應該承擔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務,使合作學習有序又有效地進行。
我校的學生由于充分參與了小組合作探究方式的學習,他們從而有了更強的個人責任感。課堂上,他們能帶著任務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能積極主動的發(fā)表個人意見。課堂下,學生積極地去找尋資料,研究問題,識記基礎知識,認真書寫作業(yè)。他們的信念是:我絕不能給自己的組丟分,我要為了小組榮譽而努力。
由此可見,城鄉(xiāng)結合部中學的學生由于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獲得了更多的學習興趣、個人成就感和責任感。學生從此有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們愛上了課堂,愛上了學習,他們的學習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第二十五中學)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