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燕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庇纱丝梢?,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教學。那么,怎樣在學生入學之初就抓好寫字教學,為學生將來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打好基礎(chǔ)?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趣味指導,讓筆畫在學生的心中“立”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寣W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培養(yǎng)寫字興趣是第一步。這就要求老師用低年級兒童喜歡的方式、低年級兒童的語言教寫字,使一筆一畫的教學變得情趣盎然。
(一)趣味指導基本筆畫的起步教學
寫字教學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傳統(tǒng)規(guī)律。一直以來,漢字的起步教學都是從基本筆畫的練習開始的。但是, 讓一年級學生靜下心來練習點、橫、豎、撇這些基本筆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編了一些關(guān)于筆畫書寫要領(lǐng)的兒歌,并試著結(jié)合課后具體的漢字進行使用,效果不錯。
如在指導學生寫長橫時,我一邊在田字格中示范,一邊念著兒歌:“起筆點點頭,中間慢慢走,收筆回回頭。”在學生自己練習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寫的橫再也不像一根齊頭齊尾的扁擔,而是在力度上有所區(qū)別,在姿態(tài)上顯得富于變化。再如對于學生不易掌握的“懸針豎”,我是這樣用兒歌進行教學的:“起筆回頭向下走,越來越輕漸提筆?!边€引導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大家看,老師寫的這一豎像不像一根尖尖的針?”學生在老師的帶動下邊用嘴喃喃地念著,邊用手在紙上興奮地寫著。
這樣用兒歌輔助基本筆畫書寫教學的好處,不僅僅是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筆畫書寫的要領(lǐng),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讓靜止不動的筆畫在學生的心中深深扎根,讓他們感受到漢字筆畫書寫時的輕重緩急、節(jié)奏韻律,感受到書法藝術(shù)的無窮魅力。
(二)趣味指導漢字主筆的起步教學
一年級教材中要求寫的字多數(shù)是獨體字,找準并寫好主筆(漢字的支撐筆、貫穿筆、平衡筆)是寫好這類字的關(guān)鍵。如“中”字的主筆是中間一豎,這一豎相當于整個字的主心骨,在視覺上起著平衡重心、支撐整個字的重要作用。在教學時,我抓住低年級學生“好為人師”的心理特點,設(shè)計了以下教學:
師:有一位小朋友特別喜歡練字,這是他寫的幾個字,請同學們當當小老師,評一評他寫得怎么樣。(出示作品)
生:(大笑)寫得不好看!
師:是呀,這位小朋友也正在為這事苦惱!大家?guī)椭艺覜]寫好的原因吧!
生:第一個字的豎寫得太短,第二個字的豎寫歪了,感覺好像要倒了一樣。
師:原來是這樣?。。ǔ鍪疽?guī)范的寫法)看來寫好“中”字的這一豎很重要!大家看看這一豎應該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豎中線上)
師:對,憑借著豎中線,我們就能把這一豎寫得更端正、筆直。寫獨體字的時候就要找準主要的一筆,把它寫得大一些,把整個字支撐起來,才會把字寫得更漂亮。
低年級學生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教師在寫字指導時應有“讓學”意識,少一些枯燥的分析與講解,多一些時間給學生說一說、練一練。
二、觀察比較,讓部首在學生的眼中“動”起來
偏旁部首是組成漢字的一個個“零部件”,偏旁部首寫好了,漢字顯得字形美觀、富有神韻。但并不是說靠機械地反復練習一個個的部件,再簡單地拼湊起來就能寫好漢字,而是要根據(jù)偏旁部首所處的位置不同,在寫的時候區(qū)別對待。
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學寫了“木”字以后,在一年級下冊的《識字3》中,遇到了“李”字里面含有“木”字頭;在《古詩兩首》中遇到了“林”字里面含有“木”字旁。在教學“林”字時,我就有意識地將寫有“木”、“李”、“林”的三張生字卡片分別貼在黑板上,并說:“同學們,小木偶很淘氣,最近迷上了‘變形金剛的游戲??纯凑l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發(fā)現(xiàn)它在不同字中的變化?!睂W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通過觀察、分析,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在單獨寫“木”字時不但要寫得大一點、擺在田字格的正中間,而且撇和捺要寫得舒展一些;“李”字中的“木”字頭要寫得扁肥一些,只占田字格的上半格,此字的主筆是下面的一橫,撇和捺不宜寫得太舒展;“林”字中的“木”字旁應寫得瘦長一些,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并且為了給右邊的“木”字騰位置,還要把第四筆“捺”變成“點”。最后,老師總結(jié)道:“像這樣的部首還有‘火、‘禾、‘米等,我們在寫的時候要注意它們的位置如果發(fā)生了變化,形態(tài)和一些筆畫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p>
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知道了不能死板地進行書寫練習,而應根據(jù)具體的字靈活安排各部件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使一個個孤立的部件變得靈動起來。
三、用線輔助,讓結(jié)構(gòu)在學生的筆下“美”起來
古人云:“結(jié)構(gòu)者,謀略也。”掌握好了間架,則字形端正;掌握好了結(jié)構(gòu),則能合理搭配筆畫。合理安排間架結(jié)構(gòu)是寫字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例如左窄右寬的字,左邊到底窄到什么程度?右邊到底寬到什么程度?初學寫字的學生很難把握。筆者在教學中利用畫輔助線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漢字結(jié)構(gòu)上的一些規(guī)律,事半功倍。
例如一年級下冊教學生寫“樹”字,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常犯的錯誤有幾種:各部件太大超出格子;各部件分隔太遠超出格子。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些錯誤,我是這樣設(shè)計教學的:
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觀察這個“樹”字是由哪幾個部件組成的?
生:這個字是由“木”、“又”、“寸”這三個部件組成的。
師:(出示畫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觀察了這個字的組成后,相信大家就能寫好這個字了,誰愿意上臺來試一試?
(三名學生上臺寫“樹”字。)
師:(同時展示學生寫的字和生字卡片)大家看看這幾位同學寫的字和卡片上的字,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
(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
師:像這樣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我們一定要安排好它們每個部件的位置,老師來給它們分配三個小房間,好嗎?(老師在生字卡片上用紅色粉筆畫出輔助線)
師:有了這兩根線的幫助,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好這個字,趕快練習一下吧!
(學生在課后田字格中練習寫“樹”字。)
剛步入寫字的大門,學生需要老師“先扶后放”,才能“登堂入室”。教師運用田字格和適當添加的輔助線,能幫助學生安排好漢字的各部件,有利于學生掌握各種字形結(jié)構(gòu),增強他們寫好漢字的信心。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書寫漢字的方法,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