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英
摘 要:以人為本是當前中學語文教育的基本思想,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在語文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中應正確處理“導”與“學”的關系,切實抓好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創(chuàng)新、學會做人,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展,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
關鍵詞:生本教育;有效課堂;主體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深刻地體會到在生本教育中,構建有效、高效的語文課堂是很重要的,真正的高效課堂,是要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變化程度??唇虒W效果是否實現(xiàn)了少教多學,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否是愉悅的。我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前,老師、學生都要精心準備
我們上每一節(jié)課前,要廣泛地查閱資料,寫出精當?shù)慕虒W設計,我們在備課時要參照各種教學參考資料。廣采博納,取其精華,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在上課前,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學等,并結合學生所學內(nèi)容及已有的知識、理解能力,還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思想狀況、學習方法及習慣等,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比較合理、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使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春》時,學習的重點是通過學習關于春天的五幅圖畫,賞析精美語言,體會蘊含的情感,我準備了VCD光盤、錄音機、《春》課文朗讀帶、學生自繪的圖片、自制的頭飾,在上課時,準備放關于春天的圖片和放《春》的錄音帶,讓學生感受一下春天,從圖片上尋找春天的氣息。讓學生通過圖畫及表演的形式來展示。在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我準備了幾個問題:
1.找出你喜歡的一句話,并分析你喜歡的原因,討論后回答。
2.文末三段語序能否互換呢?
3.作者如何調(diào)動五官,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繪的。
然后,我準備以一個記者的身份,詢問學生關于朱自清的知識,請學生回答:
1.誰給大家介紹一下朱自清的生平。
2.誰能告訴大家關于朱自清的其他自然景物作品呢?
3.誰還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朱自清的其他情況呢?
在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他們的準備很重要,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才能在課堂上突出主體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有了充足的準備,老師才敢于放手,多給時間讓他們?nèi)フ宫F(xiàn)自我,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二、精準設計問題,符合學生實際,合理引導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手段。在課程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勢必將成為溝通教師、教材和學生的橋梁,成為挖掘?qū)W生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催化劑。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去解讀文本。有些課文中有些字或句是此篇課文的“根”。抓住了這一個“根”,就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體,悟透文本。
例如,在學習《小巷深處》時,我設計了這些問題:
1.課文中哪些事例表現(xiàn)了養(yǎng)母對養(yǎng)女的愛。
2.那么“我”對于養(yǎng)母這樣偉大無私的愛又是怎樣回報的呢?
在教學中,教師的提問要有實效性,要為教學的重、難點而問,如,在學習《小巷深處》時,問:
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zhàn)B母的語句,并討論作者描寫?zhàn)B母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母親是位怎樣的人。
例如,在學習《捕蛇者說》時,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
1.永州之蛇的毒體現(xiàn)在哪里?
2.既然永州的蛇奇毒無比,永州人為什么還爭相捕蛇?
3.蔣氏捕蛇,三代遭難,為什么還不愿“更役”“復賦”?
4.從永州捕蛇人民的悲慘生活中可以看到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這幾個問題能使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由易到難,調(diào)動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學生閱讀、問答、討論、評判等學習活動,給予精心指導,巧妙引領。對一些當前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告訴學生留待以后適當?shù)臅r候再研究,力求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能發(fā)揮最大的效益。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投入實踐活動
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與完善。要從學生實際的學習需要出發(fā),抓住教學中的興奮點,真正實現(xiàn)對話,不斷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使課堂上有盡可能多的精彩生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展。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改革課堂教學,講究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光彩。
四、合理利用課堂資源
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基礎,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變現(xiàn)象為直觀,變復雜為簡單,寓情于景。
例如,學習《巴東三峽》內(nèi)容時,我在教學此文時,先用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展示了三峽山水之雄偉,壯麗的景色,接著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并用動畫技術突出了三峽在長江中的位置及其沿途的旅游景點、人文景觀,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學完課文后,我還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長江三峽水電站的壯觀景象以及現(xiàn)在三峽“高峽出平湖”的雄偉壯麗的景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下,如何讓每一節(jié)語文課堂都成為高效課堂,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也還有很多方法要我們?nèi)ゲ粩喟l(fā)現(xiàn)、實踐、反思。
(作者單位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水白中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