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艷
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當前,各種課改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關注,尤其是從杜郎口中學脫胎而來的高效課堂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非常高的要求。沒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沒有高效課堂,但是,在實施高效課堂中,也有一些現(xiàn)象值得深思。
情景一:某初二數(shù)學課堂上,內(nèi)容是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教師下發(fā)導學案后先安排學生自學10分鐘,完成兩個目標任務: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判定方法。10分鐘后,教師檢查,學生對答如流,教師非常高興地表揚學生,說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得真快,但是在隨后出示的例題中,學生卻沒能用背會的判定方法證明相關問題。
情景二:某初一歷史課堂上,內(nèi)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隋朝的興起”,老師問“京杭大運河共有幾段?”學生1:“5段?!睂W生2:“6段?!崩蠋煟骸斑@不是猜謎語,你們預習了沒有?看看圖冊呀。”在老師的指點下,學生終于答出是4段。老師又問:“隋朝修建大運河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呢?”學生片刻沉思后,老師給出標準答案,讓學生記在導學案上。
什么是預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主學習?!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自主學習就是為學生獲得終生學習能力和發(fā)展能力打下基礎的?!彼褜W生作為主動的求知者,在學習中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
在現(xiàn)實的高效課堂中,個別教師以為自主學習就是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只要把設計好的導學案發(fā)給學生就“水到渠成”了。由于教師缺乏必要的指導、監(jiān)督、管理和評價,導致學生放任自流,完不成預訂的學習任務。課余時間沒有了教師的監(jiān)督,學生不愛思考,應付了事,造成課前自學不充分。尤其在情景二中,老師完全可以提前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或者根據(jù)文本中提供的一些信息,又或者讓學生找來一些講述隋末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看看,學生一定可以說出一些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歷史觀的一個良好契機,遺憾的是,授課老師沒能很好地把握。
自主學習是高效課堂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課堂上讓學生自學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方法??磿且环N自學方式,但是,并不是自學就一定要看書。對一些適合探究的知識,看書容易直接看到結論,就不能經(jīng)歷知識產(chǎn)生的過程,學生的收獲也會大打折扣。在情景二中,讓學生看書整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就和看電視劇先看結局再看開頭一樣,讓一節(jié)數(shù)學課了無生趣??茨骋环N學習是不是自學,不是看教師介入沒有,主要看教師“直接講知識沒有”。上述情景中,在10分鐘的自學時間里,學生只需要把書上的幾句很短的黑體字記下了,就算完成任務了。用10分鐘記住幾句話,是“假自學”。真正到解決問題時,學生還是一問三不知。
為保證高效課堂的實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電子版的導學案使教師擺脫了沉重的抄寫教案之苦,但也滋生了部分教師消極備課的懶惰心理。要保證課堂的有效就必須杜絕導學案不假思索的拿來主義。哪些內(nèi)容設計在自主學習中,哪些內(nèi)容不能提前讓學生預知,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
2.學生自學的過程,教師要全程參與,至少要在方式、方法上給予指導,如,看書、查資料、思考問題串等。
3.要對學生的自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組織和調控,讓學生從自學的過程中不僅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產(chǎn)生的過程,收獲這個過程中的非知識元素,這樣有利于鍛煉思維、培養(yǎng)興趣,促進可持續(xù)學習。
4.在自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經(jīng)歷由不會到會的過程,體驗疑惑的痛苦到頓悟的、愉悅的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相對比較難的問題,讓他們經(jīng)過大量的思考,經(jīng)過多次試錯,充分體驗沒有找到突破口時的疑惑、痛苦和最終出現(xiàn)靈感后的頓悟、愉悅。做對簡單題的學生,充其量只是對這一種題型比較熟悉,但突破了一道有難度和深度的問題,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才能有實質性的發(fā)展。
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每天利用在校的10分鐘培養(yǎng)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是進行自學的一個好習慣,它的好處是時間不長,學生容易接受,不必回家再找時間預習;同時可以使學生克服學習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改變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自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向學生布置預習提綱,提出思考題和提示自學重點。
(2)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自學潛能。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初中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的探究心理和挑戰(zhàn)心理,故意設置懸念,能夠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能引起學生內(nèi)部認知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這其中需注意,設計的問題不能太簡單,太簡單就失去探究的必要;太難,學生不容易找到探究的入口。
(3)講課中仍要發(fā)揮自學作用。學生通過預習,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這時他們的頭腦中,就會產(chǎn)生一種請老師幫助盡快把它弄懂的心愿。老師講解這部分知識時,在他們的大腦皮層上會出現(xiàn)一個“定向興奮中心”,他們就會聚精會神聽講,開動腦筋思考,這時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就有了共同的基礎和統(tǒng)一的目標。講解完之后,可讓似懂非懂的學生繼續(xù)提問,由已經(jīng)聽懂的學生補充效果最好。所謂老師講解,并非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仍要發(fā)揮學生的自學作用。
總之,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真正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還需要開動腦筋,多想些辦法激發(fā)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展示,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真正成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市第八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