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玲
摘 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語言素質(zhì)的提高最終取決于語言的應用及實踐。根據(jù)幾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經(jīng)驗和思考,作者認為必須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活水”,讓英語貼近生活,讓學生優(yōu)化學習方式,改變被動學習的現(xiàn)狀,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語言素質(zhì)的提高最終還是取決于語言的應用與實踐。根據(jù)幾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經(jīng)驗和思考,我認為必須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活水”,讓英語貼近生活,讓學生優(yōu)化學習方式,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現(xiàn)狀,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
英語作為外語,生活中缺乏適當?shù)恼Z言氛圍,課堂教學是進行話語訓練的主要途徑,只有課堂氣氛活躍,才能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話語訓練。只有在課堂上把所有學生充分調(diào)動起來,組織學生自主操練,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提升教師自身內(nèi)涵
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高洪德指出:“知識是培養(yǎng)能力的基礎,能力又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可見,要組織一堂活躍的英語課,教師就要有足夠的教育理論儲備,掌握目前課程改革的要求,了解現(xiàn)代西方主要外語教學流派,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初中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是科學性和藝術(shù)性的統(tǒng)一體。富有成效的教學不僅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認識水平,還取決于教師對教材深入淺出的講解藝術(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拘一格,綜合學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教師要充分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要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創(chuàng)新性,永葆英語課的新鮮、有趣,切忌“為法所縛”、“照本宣科”。在教學中,要本著愛心、熱心、耐心和同情心,以及求新、求活的原則,不僅要教語言,還要教方法、教做人,體現(xiàn)教學的靈活性。
二、創(chuàng)設“活潑”的課堂
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英語語言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文章蘊涵的情和意,激發(fā)內(nèi)在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那么英語就會由難學變?yōu)闃穼W,在玩與樂中得以掌握。
1.巧設情境,活躍課堂。英語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選擇既適合本堂課又生動有趣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The Tiger and the Monkey”一課的教學中,我試著采用動畫設計法。我用透明膠片制作了一只會動的老虎和一只猴子,上課時用幻燈片一邊表演一邊用英語配音,句子中出現(xiàn)的生詞和短語通過表演與動作,學生立即猜了出來。在對課文比較熟悉后,讓學生嘗試著做導演、扮角色,上臺演示動畫,學生躍躍欲試,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取得了良好效果。
2.善設問題,活躍課堂。
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英語教學中盡量做到“投其所好”,以此激發(fā)學生對學英語的濃厚興趣。如讓愛好文娛活動的同學教唱英語歌曲,上臺表演英語對話或英語短??;讓一名同學說出有關體育運動的英語名稱,讓另一名體育愛好者表演動作,如run,jump,play basketball;讓有書畫特長的學生設計出版英語板報;讓擅長英語口語的學生領讀課文,等等。又如有位女生的英語成績在班上倒數(shù),對英語既無興趣又無信心。但我了解到她有朗誦特長,故讓她把介紹英語學習方法的文章讀給大家聽。她以極標準的普通話和充滿激情的朗讀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我借機鼓勵了她,此后在英語課堂上,總見她精神抖擻,還經(jīng)常搶著表演對話。
3.趣味游戲,活躍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游戲法是一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言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的好方法。比如教字母,26個字母說起來簡單,但真正教得快、教得準、教得好,讓學生學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師都能做到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幾個字母,依次教完就過去了。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讓學生做字母排隊游戲,分組進行字母排隊比賽,教唱字母歌。這樣做學生學得快而有趣,還鍛煉了觀察能力、反應靈敏能力和集體觀念。兩種不同的做法,兩種效果,前者索然無味,后者其樂融融,會把死教材用活,讓學生學得興趣濃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
三、營造和諧氣氛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是讓課堂“活”起來的前提條件。沒有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就不存在課堂上的生機盎然,取而代之的將是死氣沉沉?!敖逃晒Φ拿卦E在于尊重學生”。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包容學生,經(jīng)常聆聽學生對英語教學的需要和建議。教師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應注意了解學生的語言,在適當?shù)臅r候,教師可以試著聽學生喜歡的歌、看學生喜歡的電視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特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情感互動的過程?!敖肭楦小钡挠⒄Z教學實際上對師生的人格有潛移默化的改變,是一種情感培養(yǎng),讓人開放、坦誠,更善于展現(xiàn)自己。
四、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的知識、能力、性格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本身內(nèi)部的矛盾性。教師水平、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對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它們只是外因,外因再好,終究要靠內(nèi)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英語中有句諺語說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做到:
1.做好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shù)扮演的是家長式角色;而現(xiàn)在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做出的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且認為“所有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xié)調(diào)者”。
2.以“學”為重心。教師要由以“教”為重心逐漸轉(zhuǎn)變?yōu)橐浴皩W”為重心,由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zhuǎn)變?yōu)橐浴把芯繉W法”為重心,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最佳結(jié)合。
總之,課堂上要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形象逼真的對話情境,使枯燥抽象的英語學習內(nèi)容變得富有趣味和吸引力。作為英語教學技巧,教學方法與其他課程的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讓英語課堂“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