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劉聞
目前,如何加強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其心理素質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重點針對團隊心理訓練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進行了分析。
一、團隊心理訓練的內涵及特點
團隊心理訓練是心理咨詢形式的一種,是指模擬團體交互情境,使得個體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經學習、觀察,逐步認識、接納、探索自我,從而改善同他人之間的關系,改善人際交往態(tài)度及行為模式,最終實現(xiàn)自身心理素質的逐步提高,推動自身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團隊心理訓練具有十分顯著的特點,具體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1)良好的針對性。針對性是指以大學生身心特點為依據(jù),確定靶目標,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制訂有效的訓練計劃。針對大學生實施可行的心理訓練,以促使大學生自主探索成長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合理解決未完成事項,增強自信心,推動自我健康成長。其主要形式即團隊活動、體驗、練習、分享和討論;2)嚴謹?shù)目茖W性。嚴謹?shù)目茖W性指的是團隊心理訓練的設計及應用需滿足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設計形式科學、嚴謹、合理、緊湊,選取合適的地點進行規(guī)范化操作。要想達到心理健康教育預期目標,應科學進行訓練,將相互間存在聯(lián)系的各項訓練相結合,有計劃地組織、實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3)全面系統(tǒng)性。作為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團隊心理訓練包括多個相關訓練,此類訓練應分步、分階段地實施,互為補充,從而進一步鞏固心理訓練效果,如社交恐懼人群,若僅采取脫敏訓練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需輔以自信心、焦慮、人際交往能力等訓練,以獲取最佳效果;4)優(yōu)異的互動性。團隊心理訓練突破了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體驗、學習和探索,有效提高了參與者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這種環(huán)境下,大學生能夠敞開心扉,主動傾訴疑惑和問題,使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二、團隊心理訓練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實現(xiàn)了教學改革內容的創(chuàng)新,有效提升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團隊心理訓練是建立在心理素質模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認知、應用行為、咨詢等心理學原理,借以行為訓練等手段,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訓練,以實現(xiàn)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逐步提高。團隊心理訓練以提升大學生自信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合作意識、邏輯能力、抗挫折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質為訓練內容,因而實現(xiàn)了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推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革,極大地激發(fā)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團隊心理訓練以國際廣泛流行的“體驗式學習”為基本理念,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在輕松的團隊氛圍中幫助大學生自我改變,因此,是當前一種新型教育模式。經團隊心理訓練的各個項目,大學生能夠自主沉浸在體驗中,并在體驗中學習各類技能,逐步掌握一整套全面、健康的教學方法,養(yǎng)成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等良好的習慣,利用“生活中的訓練”引導大學生逐步養(yǎng)成健康、穩(wěn)定的生活方式,推動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fā)展。
(三)以“合作式學習”為核心,增強了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團隊心理訓練為大學生提供了引導,使其在“合作式學習”過程中逐步融入團隊中,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共同發(fā)現(xiàn)“點子”,合作創(chuàng)新,最終形成一支優(yōu)秀的團隊。利用團隊心理訓練,逐步將“合作式學習”延伸到了課外活動中,使大學生們紛紛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逐步在團隊中找準自身的位置,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
(四)充分挖掘了大學生的潛能,增強了其勇于探索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
如何“寓樂于教”“寓教于學”是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關鍵。在團隊心理訓練的整個過程中,要求指導教師盡量少講理論知識,而是更多地使學生們融入緊張、刺激而又激烈的訓練中,讓他們自己實踐和體驗,這樣所獲得的體驗更加深刻。在“思維從行動開始”等規(guī)律的引導下,為大學生營造了一個集“活動”“思考”“探究”“創(chuàng)新”于一體的環(huán)境,有效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其在各種“不可能”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以逐步挖掘其潛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團隊心理訓練模式的操作及應用
下文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依據(jù),就部分教學中所實施的團隊心理訓練方案進行了分析。
訓練內容:深入認識和探索自我。
訓練目標:使大學生深入地認識、評價和接納自我,為大學生建立一個健康的形象。
團隊心理訓練方案:1)讓每位學生畫一幅自畫像,不限形式,抽象、寫實、具體、動植物等都可以。將自己心目中所認為的形象描繪出來,并為自畫像起名,為何以此代表自己,并同大家進行分享;2)讓學生寫出20個“我是____的人”,盡可能全面反映自己的特點、個性,并同大家進行交流。
應用效果:實踐后,采用訪談、觀察、心理測評、反饋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訓練效果及學生的改變進行評估。其中,96%的大學生認為效果“很好”或“好”,所有大學生均認為自己有所收獲。從反饋中可知,利用團體心理訓練有效實現(xiàn)了教、輔的結合。大學生在反饋表中如此評價自己的收獲:“這是一個收獲頗豐的課堂,我從中更加了解自己、了解他們,喜歡同學之間的暢所欲言、和老師的頻繁互動,感覺自己已經成為這個集體的一部分,學習變?yōu)榱斯餐剿鳌!?/p>
【參考文獻】
[1]甘貞潔,李紅云. 高校團體輔導式心理健康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 高教論壇, 2011(9):27-29.
[2]劉麗. 團體心理咨詢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2(12):13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