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光柱
在寫作輔導中,好多教師在審題、構思、選材等方面苦下功夫,這固然沒錯,但批閱作文時,發(fā)現有些作文批閱還是“頭痛”得進行不下去,于是簡簡單單寫道:“你的作文短,而且干巴巴。”“中心不突出,內容不具體,語句不通順?!薄白魑募兇馐怯浟魉~?!薄贿B串冰冷的評語用鮮紅的字寫出,句句劈頭蓋臉砸向學生的心靈。試想,這樣的評語,學生看后會有怎樣的感覺?不但扼殺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而且讓學生逐漸失去對看評語的興趣,久而久之,教師的評價成為一種擺設,一種應付上級檢查及向家長交代的裝飾品,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久而久之,學生無心寫作,教師也不知道該如何輔導了。殊不知,這是教師用自己的評語一步步引學生走入寫作的“死胡同”。所以,我在多年的經驗中得出,只要不吝嗇評語,學生寫作的路會越走越寬。下面,我就以《桃花源記》一文為例淺談一下自己對評語的看法。
在學習了《桃花源記》這篇課文后,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了如下幾個方面的練筆。(1)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寫一寫村人招待漁夫時餐桌上有哪些美味佳肴。(2)描寫桃花源里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山、水、田、魚塘、樹木),并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各個方面去寫,注意寫景的順序。(3)假如漁人帶人再次找到了桃花源的入口,又將會怎樣呢?學生練筆本交上后,我發(fā)現他們寫的可真是五花八門,各具特色。在描寫餐桌美食中,有個學生提到了“棒棒魚干”“晶魚片”“牦牛肉干”“手抓羊肉”等,我就下了如此評語:“你知道的食品名還真不少,老師讀得嘴都饞了,如果再細細描寫它們的色澤和味道,那將會更好?!痹诃h(huán)境描寫中,我看到有個學生寫池塘美景時引用了“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這一詩句。我給了如下評語:“沒有平時廣泛閱讀的好習慣,絕不會信手拈來如此妙的詩句?!痹跐O人帶人來到桃花源,從此打破了那和樂、靜美環(huán)境的描寫中,有個學生在寫桃花源人對漁人的痛恨時寫道:“撕裂了藍天,揉碎了大山,也難解我們心頭之恨!”我的評語是:“你的這句話將‘恨之深表達得極其傳神,不擁護和平、美好生活的人是寫不出如此妙的話語的?!蔽以谥v評作文時,發(fā)現了一張張洋溢著自豪神情的臉。
細心批閱那一篇篇凝聚汗水的文章,對學生、對自己都是一個旁人無法體會的心靈滋潤。作文評語應本著鼓勵為主的原則,把愛心融入評語,把希望融入評語,把贊許融入評語,不要吝嗇評語,因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