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洪勇 王發(fā)成
近年來,我校把以讀促識、自主探究作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新模式,自編了輕松閱讀識字校本教材,研究創(chuàng)設了“輕松閱讀識字五步教學法”,開設了輕松閱讀識字課程,建立了學校、家庭相結合的輕松閱讀識字指導體系,使學生識字能力、閱讀和寫作水平都有了較大的發(fā)展。
一、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思想
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主體是借助母語教學順通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的識字氛圍,通過以讀促識,以識促讀;多讀多識,多識多讀的途徑,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識字、互助識字、注音識字,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盡快進入獨立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
二、輕松閱讀識字課教學內(nèi)容及課程安排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會識字、自由讀書的能力,我校編寫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十多萬字的輕松閱讀識字實驗教材,教材的特點是內(nèi)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強,讀識材料不帶注音;有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古詩、成語;還涉獵到天文、地理、歷史、新科技等。教材編寫的過程中,學校將編寫的總原則確定為實現(xiàn)三個統(tǒng)一,一是內(nèi)容要與課內(nèi)閱讀相統(tǒng)一,課內(nèi)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是拓展,二者同處一個平臺,但有差異,后者呈現(xiàn)一種漸進性的特點;二是閱讀識字能力與認識事物能力相統(tǒng)一,教材的編寫,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識字閱讀能力,更重要的要使閱讀與認識事物相聯(lián)系,教材不能為讀而讀,失去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變得空洞無物;三是閱讀量與興趣性相統(tǒng)一,加大閱讀量是輕松閱讀識字的主要形式,但閱讀量的加大須與學生的興趣性相聯(lián)系,這不僅僅是一、二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要求,更因為興趣性是輕松閱讀的根基,無興趣,便無輕松可言。
三、輕松閱讀的教學程序
1.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原則。為了使本項課題研究健康發(fā)展,我校在教學實踐中提出了以下四點要求,以此規(guī)范和指導教師的研究和實踐。
第一、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原則。這里的趣味性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閱讀識字教學所選材料要有童趣,要吸引學生樂意去讀;二是對新材料學習的導入要有激情,要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動機;三是教師對學生閱讀識字的評價要積極向上,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識字成功的情感,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愉悅、輕松。
第二、輕松閱讀識字的學力性原則。這里的學力是指學生獨立閱讀識字的能力。學生只有學會了如何學習,才是真正為未來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從低年級抓起,應從識字教學抓起。輕松閱讀識字課的學力培養(yǎng)應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生字、學會向別人(同學、老師、家長等)主動問生字、學會借助注音識字和學會文中識字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閱讀識字的快速性原則。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突出特點是文中識字,借文識字有興趣、壓力小,識得快,理解得深,記得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隨著學生閱讀識字能力的提高,適當增加閱讀識字材料,同時,要引導學生注意識字的積累與應用。
第四、要注意閱讀識字的拓展性原則。教師要建立閱讀識字激勵機制,引導鼓勵學生搞好課外閱讀識字,不斷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自覺性。另外,教師還要做好家長的輔導工作,指導家長參與學生的課外閱讀識字活動。
2.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程序。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程序分為五個段落,即:課外識字交流階段、初步感知字音階段、合作學習自主探究階段、以讀促識階段和閱讀擴展階段。具體實施要求如下——課外識字交流階段教學活動要求:(1)課外識字交流。檢查課外自主識字情況,激勵學生主動識字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可讓學生匯報上節(jié)閱讀識字課(2)初步感知字音。學生通過生動的故事、兒歌,初步感知生字字音。 教師把本節(jié)要閱讀識字的材料,通過生動的故事、兒歌等形式,富有激情地講給學生。
(3)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以讀促識。第一次自讀嘗試。讓學生自主閱讀材料,標出不識的字。 學生同桌(或小組)進行讀識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互教互學,可做一些標記。教師范讀,進一步定準難字的字音。教師范讀課文語速要慢,當讀到難字時,語氣要重。學生要認真看材料,可做一些標記。
第二次自讀嘗試。借助注音,定準字音。讓學生自主閱讀材料,看自己已學會了哪些字,還有哪些字沒學會。教師將學生不認識的字詞帶注音用卡片或影片顯示出來,讓學生讀一讀,記一記。
(4)以讀促識,借文讀識。通過不同形式的認讀,讓學生在文中掌握字的正確發(fā)音。首先,按師生異步讀,同步讀,師大生小,師小生大順序教讀材料。通過學生自由讀、同桌試讀、分類齊讀、個體檢查讀等多種形式的練讀鞏固字的讀音。其次,難字詞脫離文章識讀,進一步鞏固字音。然后,教師通過卡片或影片將材料中的生字詞展示出,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接著,流利而有感情地讀課文,強化識字。最后,去掉文中標記,要求學生把句子讀流暢,把生字詞的音讀準,讀時要有感情動作。
(5)閱讀擴展。進行第二、三循環(huán)閱讀識字,進一步鍛煉學生自主探究,以讀促識的能力。一年級可布置一篇課外閱讀識字材料;二年級上學期,課中可再安排一篇自選閱讀識字材料,下學期可安排兩篇自選材料,簡化以上教學程序,同時布置課外讀識字材料。
四、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的效果
幾年來,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研究給我校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體現(xiàn)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
1.輕松閱讀識字教學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每個兒童在學前接觸了大量的事物,其語言儲存是相當豐富的,輕松閱讀、文中識字,恰恰利用了這些日常儲存。如:“小麻雀,叫喳喳,樹下坐只唐老鴨。小山羊,吃青草?;▋洪_,鳥兒叫。大公雞,愛打鳴?!边@里每個詞所表達的意思(包括詞語本身),幾乎都是兒童熟悉的,容易理解。它把兒童自出生以來的生活積累作為引橋,使之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2.輕松閱讀識字教學減少了識字教學的時間與難度。在輕松閱讀課中,學生要新接觸大約1600個生字,由點到面擴大了課本的識字量,學生的識字量大大增加。這些字雖然有的學生不理解,但在以后的課本中會陸續(xù)出現(xiàn)。當學生再次見到時,就會象見到朋友一樣,很快在大腦中浮現(xiàn)出來,達到了課本識字的要求,這就減少了課本識字的時間,降低了難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節(jié)省出更多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使課堂教學與輕松閱讀形成良性循環(huán),互為聯(lián)系,互相補充。
3.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為大量閱讀打下了堅實基礎。學生經(jīng)過一年級兩個學期的輕松閱讀識字訓練,基本解決了識字問題,與此同時,也學到多種識字方法,識字能力也提高了。二年級的識字教學負擔減輕了,使讀寫訓練目標更集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能力去閱覽室自由閱讀一般的兒童讀物,從而徹底解決了低年級閱讀問題,大閱讀也就不再存在斷層。
我校輕松閱讀識字教學研究創(chuàng)立的“讀中識,識中讀;多讀多識,多識多讀”的語文教學新理念 ,為讓學生盡快走進自由閱讀的天地開辟了新的渠道, 為語文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