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菊艷,趙久紅,蘇彩寧
(甘肅省靜寧縣婦幼保健院,平涼 743400)
齲齒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對兒童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已被廣泛關注。近年來,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齲病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乳牙齲病有患齲率高、發(fā)病早、齲齒多發(fā)、齲腐范圍廣、發(fā)病迅速等特點,其引起的疼痛不僅直接影響兒童的食欲、咀嚼、消化吸收,還可以導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殘冠、殘根,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1]。為幼兒園開展齲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我站兒??朴?011年3~7月對我縣城區(qū)11所幼兒園4 033名3~6歲兒童進行齲齒患病率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2011年3~7月對城區(qū)11所幼兒園中3~6歲兒童4 033名。按年齡及性別分別分組,其中3~4歲1 029名,4~5歲1 211名,5~6歲1 793名;男性2 179名,占54.0%,女性1 854名,占46.0%。
1.2 方法 由我站經統一培訓的口腔科及兒??漆t(yī)生按照WHO 推薦的《口腔健康檢查方法》,在自然光線下使用口腔常規(guī)檢查器械對受檢兒童(采用坐位或立位)進行口內視診及探診檢查,并記錄乳牙齲齒患病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年齡組患齲情況 3~4歲與4~5歲組患齲率比較χ2=250,P<0.001;3~4歲與5~6歲組比較χ2=478,P<0.001;4~5歲與5~6歲組比較χ2=566,P<0.001,差異均有顯著性?;箭x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見表1。
表1 各年齡組患齲情況
2.2 不同性別的兒童患齲情況 男孩患齲率稍高于女孩,但男女患齲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χ2=0.033,P=0.856>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兒童患齲情況
3.1 齲齒原因 齲齒是一種多因素疾病,主要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經濟文化水平密切相關[2]。而本縣幼兒園齲齒較高發(fā)病率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①未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目前兒童的食物多為含糖量高,粘稠性強、質軟而精細的食物,如蛋糕、糖果、巧克力等,很容易黏附在牙面上,發(fā)酵產物,侵蝕牙齒而產生齲齒。②兒童刷牙時間過短,少于3 min,刷牙方法不正確,達不到清潔牙齒的目的,易患齲齒。③兒童食物越來越精細,牙齒得不到鍛煉,導致其硬度無法提高;孩子偏食現象普遍,體內攝取的營養(yǎng)不均衡,牙齒得不到充分的鈣化,導致牙齒質量不達標。④家長保健意識淡薄也是導致患病率高的因素。很多家長認為乳牙遲早會脫落[3],對齲齒的治療不重視;部分家長未及時教授正確的刷牙方法,并未讓孩子養(yǎng)成天天刷牙的好習慣。
3.2 干預措施
3.2.1 口腔清潔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養(yǎng)成睡前不吃東西的好習慣。家長督促孩子逐步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科學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刷牙方法:兒童2歲左右開始刷牙,首先選擇合適的牙刷、牙膏,教會兒童“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咬合面來回刷”的正確方法,2~3次/d,每次2~3 min[4]。
3.2.2 手術治療 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許多微細的窩溝,窩溝內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殘屑。由于窩溝太細,牙刷不能達到窩溝底部,因此窩溝易發(fā)生齲齒。窩溝封閉劑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它能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性屏障,阻止細菌及食物殘渣進入窩溝,同時使窩溝內原有細菌因斷絕營養(yǎng)而逐漸死亡,從而預防窩溝齲的發(fā)生,還可使早期齲損停止發(fā)展。
3.2.3 營養(yǎng)控制 改善兒童飲食結構,多食水果、乳制品、蔬菜、肉、蛋類等富含維生素、鈣、磷、氟的食物,平衡膳食,有助于兒童的牙齒健康。重視兒童氟化物防齲的工作,氟是促進牙齒發(fā)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牙釉質形成和礦化時期補氟有良好的防齲效果[5]。
3.2.4 健康宣教 為促進兒童口腔健康,應增強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家長對保護好兒童牙齒的重要性的認識,制定及實施營養(yǎng)攝取計劃,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文獻報道,3~6歲兒童為患齲高峰[6],此期兒童的行為尚無自覺性,口腔健康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其家長影響。因此,應加強兒童齲齒防治知識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對兒童家長的宣傳教育,使家長指導、督促幼兒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3.2.5 建立檔案 兒保醫(yī)師要和幼兒園做好溝通宣傳工作,早期及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在幼兒園開展齲齒篩查,預防治療,指導患齲兒童及早就醫(yī)。各幼兒園、學校要建立學生口腔檔案,建立學校口腔保健人員,減少低年齡兒童患齲率。
參考文獻
[1] 李 煜. 9 513名學齡前兒章齲齒患病情況調查分析[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08,46(19):125-126.
[2] 吳瑞萍,胡亞美,主編. 實用兒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2375.
[3] 韓 娟,李 霞. 某社區(qū)兒童齲齒的調查研究[J]. 中國醫(yī)學指南,2011,9(21):312-313.
[4] 劉湘云,陳榮華,主編. 兒童保健學[M]. 第3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547-548.
[5] 卞金有,主編. 口腔預防醫(yī)學[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10.
[6] 鄧 輝,徐 征. 北京市1-4歲兒童齲病流行情況調查及其危險因素的初步研究[J]. 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20(4):41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