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自林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在我國現(xiàn)行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詞匯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詞匯教學的意義;學生對于單詞的教學往往只是局限在死記硬背印象中,結果學習單詞的學習效率非常低,這兩種因素導致了有效詞匯教學的苦難重重。教師要在詞塊理論下對高中英語教學進行研究,以尋找出更適合我國高中生英語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詞塊理論;高中英語;教學模式
英語課程作為我國高中課堂學習的第一外語,在學習中,詞匯教學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當代產生的詞塊理論,其在詞匯的結構與語境兩個方面入手,實現(xiàn)了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質”與“量”的統(tǒng)一。在詞塊理論中主要強調的是將語法、語意以及語境等一些意義功能進行整合。運用詞塊理論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比以往傳統(tǒng)的枯燥、孤立的教學方法要有效率的多。它的應用與推廣,使得英語體系的文本因素表現(xiàn)得十分恰到好處,為學生構建合理的詞匯記憶以及合理運用都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環(huán)境,減少了母語對于英語詞匯學習的負面影響,最大化的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思維。
一、詞塊理論的發(fā)展
“詞塊”這一概念最初是1976年Becker最先提出來的,“詞塊”的定義就是將一串詞以整體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也可以稍加修改成為預制的組塊供學生使用。詞塊并不是我們經常用到的習慣用語,也不同于自由搭配的詞語組合。它是一種具有功能性質以及兼具方式的語言組成,融合了語法、語義、語境的優(yōu)勢,是在語言教學中比較理想的單位。經過一段的時間的發(fā)展,由Nattinger和DcCarrico將這種方法發(fā)展成為一種理論,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詞塊理論”,在理論中將我們在習慣中使用的短語詞匯定義為“詞塊”。詞塊這一詞匯慢慢在人們的交際中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1993年Lewis在這個基礎上又提出:“語言并不是由語法和詞匯組成,而是由大量的預制詞塊組成?!彼c傳統(tǒng)的詞有著根本的區(qū)別,它是一串預制的連貫或者不連貫的詞整體的儲存在記憶中,在使用的時候直接提取,并不需要傳統(tǒng)的語法以及分析生成。詞塊理論的形成對于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它顛覆了傳統(tǒng)記憶單詞的方法,為語言教學注入了最新鮮的血液,也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了一個更為快捷的方法。
二、目前我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1)詞匯教學過于單一、枯燥。由于傳統(tǒng)的英語詞匯教學過于單一、枯燥,使得整個詞匯教學的效率都十分的低。在我國教學大綱中對于高中英語的詞匯標準要求是要學會使用3000個以上的單詞并熟練掌握400至5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各地的高考說明中對于考生掌握的數(shù)量也做了十分詳細的規(guī)定。英語教師已經對于學生的詞匯教學和學習越來越重視,但是教學的效果卻并不明顯。目前的詞匯教學模式依舊是傳統(tǒng)的教師領讀單詞,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在此基礎上對單詞的一些基本用法進行講解,然后通過翻譯、聽寫、造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這種傳統(tǒng)的模式是以教師為導向、課本為中心的語法翻譯法,其主要是通過語法講解讓學生機械地進行記憶,這種方法忽略了學生對詞匯學習的策略性指導,其學習效果并不能讓人得到滿意。
(2)學生學習與使用出現(xiàn)脫節(jié)。隨著最新版本的高中英語教材的使用和推廣普及,學生已經感受到新教材中詞匯量的較之前的課本大大增加,而且詞匯的難度也比初中階段的單詞量要提升了一個新的檔次。很多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背詞匯表,但是學生在這種死記硬背的同時,卻忽略了一些固定搭配、習慣用語和常用表達,對一些單詞在教材中使用的具體方法也沒有進行整理,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詞匯的時候,出現(xiàn)了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學生記住的只是孤立的、死板的單詞,而沒有將單詞使用的方法記住,使得學生在學習一段英語后仍然不能進行熟練的口語練習,說出的語句單詞使用的方法都是錯誤的,英語的整體水平并沒有得到多大的提高。
三、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
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教師已經開始使用詞塊理論進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詞塊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其先進的一點在于將詞塊作為教學中的中心,在教學中強調的是任務而不是日常的練習;在教學中強調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詞塊教學法改變了學生在進行英語詞匯學習中出現(xiàn)的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這就使得學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在詞匯量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在詞塊理論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改革傳統(tǒng)的觀念,注重詞塊的學習。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記憶單詞時,要對傳統(tǒng)的記憶單詞的模式進行改革,要深入地幫助學生理解詞塊教學法。詞匯的學習并不是單純的單詞記憶,其還包含了語音、結構、語義、句法、固定搭配的學習,在詞塊理論中就是突出了英語學習中詞匯搭配的重要性。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將詞塊作為基本單位進行學習的習慣,改變傳統(tǒng)的機械背誦單詞的方法,強調詞塊和語境中的理解。要做到舉一反三,對于某個單詞要迅速聯(lián)想到一個詞組。
(2)運用詞塊理論記憶高頻詞匯。在英語中有許多單詞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這些高頻率詞匯是我們學習英語的重要基礎,高頻詞匯的特點是詞形非常簡單、構詞能力很強、搭配較為靈活、音節(jié)簡單,是日常交流的基礎單詞,對于這些詞匯的掌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列詞匯搭配練習。如take,get等單詞都是高頻詞匯,我們可以列舉一些常用的詞組來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更好地對單詞、詞組形成記憶。
參考文獻:
[1]魏恒健.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
學,2007(2).
[2]王慶桃.詞塊教學對高中生英語接受性和產出性詞匯能力的影
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葛伶俐.淺析詞塊理論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學時代,
2012(16).
[4]黎健敏.英語詞匯的組塊記憶及其策略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
學院學報,2007(6).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馬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