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國春
據(jù)媒體報道:前不久在馬爾代夫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下榻飯店會見了中國駐馬使館工作人員、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代表。當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王??嫡f到中馬旅游合作時,習近平說:“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當?shù)睾ur?!币萌珗鲰懫鹨黄β暫驼坡?。
近年來,我國國力日漸強盛,國人生活水平日漸提高,走出國門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有些出國人員的自身素質(zhì)不高,在國外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廁所不沖水,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把褲腿卷到膝蓋以上、蹺“二郎腿”,酒足飯飽后毫不掩飾地剔牙等行為時有發(fā)生。對此,有人竟錯誤地認為是生活小節(jié)、生活習慣,不必大驚小怪。
殊不知,習慣影響行為,行為關乎形象?!吧钚」?jié)”也好,“生活習慣”也罷,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形象。具體來說,一個好的習慣,會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增光添彩;一個人的陋習,有時會影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聲譽。
應該說,世界各國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文明習慣,即使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國家也不例外。比如,美國前幾年就出臺過一份“公民行為準則”,其中對部分美國人的不文明行為提出了“說話聲音要低、語速要慢”等16條忠告。這說明,在關乎民族尊嚴和國家形象的“禮儀問題”上,世界各國都是十分重視的。
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本裎拿鞑⒉皇请S物質(zhì)文明建設自然而然地發(fā)展起來的,而要經(jīng)過長期和艱巨的建設過程才能形成。好在中國人在國外的眾多不文明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抨擊這些不文明行為的時候,令我們欣慰的是,人們已經(jīng)開始重視這種現(xiàn)象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以更文明的形象面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