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劉宏偉
(1.中日友好醫(yī)院 口腔醫(yī)學中心,北京 100029;2.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北京 100081)
西吡氯銨(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十六烷基吡啶氯化物一水合物,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化劑, 屬季銨鹽類。 它具有親水氯根和親脂十六烷基吡啶兩個基團,既能被水吸引又能被脂吸引, 因此與物質(zhì)接觸時有很好的滲透性,可以通過與細菌表面陰離子結(jié)合,降低細菌表面張力,增加細菌細胞壁通透性,造成細菌體腫脹、破裂而死亡,并使菌體蛋白質(zhì)變性,從而殺死細菌。CPC 漱口液抑制牙菌斑的作用最早在1962 年由Schoroeder 發(fā)現(xiàn), 他是通過研究漱口液對附著于前牙上的聚酯薄片上的牙菌斑來實現(xiàn)的。CPC 可被口腔黏膜吸附、吸收,對口腔黏膜無刺激性,對牙面不著色,無明顯毒副作用[1]。 因目前CPC 的主要劑型為漱口液, 所以目前的研究也以CPC 漱口液為主要研究對象。 1%CPC 漱口液在國外廣泛用于口腔保健,實驗室及臨床試驗證實其對牙周致病菌及常見粘膜疾病致病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殺菌作用。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 有研究表明,CPC 漱口液對早期原位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2,3]。 牙菌斑又分為齦上菌斑、附著性齦下菌斑和非附著性齦下菌斑。 齦上菌斑中心為革蘭陽性絲狀菌,表面附著許多球菌,附著性齦下菌斑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少量革蘭陰性短桿菌和螺旋體,非附著性菌斑則主要為革蘭陰性厭氧菌及許多能動菌和螺旋體。牙周病的主要可疑致病菌包括粘放線桿菌、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普氏菌、具核梭桿菌、福賽擬桿菌及伴放線放線桿菌等。 Almas 等學者觀察到含CPC 的3 種漱口液可有效殺滅口腔內(nèi)糞鏈球菌、膿性鏈球菌、變形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4]。 Rika 等在體外觀察到CPC 溶液對變形鏈球菌生物膜具有很強的穿透力[5]。 第四軍醫(yī)大吳軍正等學者觀察1%CPC 含漱液對單純性牙齦炎患者牙菌斑和唾液中細菌的抑制作用發(fā)現(xiàn), 實驗組CPC 漱口液可使兩種非致病菌鏈球菌、 小韋榮氏菌及5 種可疑制病菌葡萄球菌、消化鏈球菌、產(chǎn)黑色素厭氧桿菌、梭桿菌及其他厭氧Gn 桿菌數(shù)量明顯減少[6]。 葛久禹等觀察CPC 對牙齦炎、牙周炎的療效時得到,CPC 對全部分離菌株的最低抑菌濃度(MIC)范圍為0.06~64mg/L 之間,遠遠低于0.1% CPC 的藥物濃度1000mg/L, 表明CPC 對所分離的致病菌與非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殺菌作用[7]。與此同時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5 次/d、15ml/次含漱60s 的劑量下, 使用CPC 漱口液后沒有新的白色念珠菌菌株產(chǎn)生,不會造成口腔環(huán)境的菌群失調(diào)[6]。
菌斑性齦炎,又稱單純性齦炎,是一種常見的牙周疾病。CPC 漱口液通過殺菌作用可改善菌斑性齦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自覺癥狀,這些常用于評估菌斑性齦炎治療效果的標準包括:菌斑指數(shù)(PLI)、牙齦指數(shù)(GI)、出血指數(shù)(BI)、口臭值(OS)、菌斑下降率、有效率、疼痛等自覺癥狀以及有無出現(xiàn)不良反應。 學者們采用CPC 漱口液與空白對照、陽性CPC 或復方氯己定漱口液(口泰)對照,每日刷牙的基礎上含漱3~5 次,在3~6 個月不等的療程后比較以上指數(shù)與基線的變化,基本上都可觀察到各指標與基線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7~10]。 在復方氯己定作為對照組時,有的學者可以觀察到二者的治療效果無顯著性差異[8],有的學者則觀察到CPC 漱口液較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對菌斑性齦炎有更顯著的療效[9]。 只有少數(shù)實驗發(fā)現(xiàn)CPC 漱口液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黏膜澀感、刺激感,但都為一過性且癥狀輕,無需進一步處理[11]。 有臨床試驗表明,CPC 含漱液能有效減緩正畸患者早期牙齦炎的發(fā)生[12]。 所有實驗均未發(fā)現(xiàn)粘膜著色、味覺改變或過敏反應,這也是CPC 漱口液較氯己定漱口液的一大優(yōu)勢。
CPC 漱口液對牙周炎的作用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PD、AL 的比較。 邱攀等觀察到潔治后使用CPC 漱口液的實驗組牙位PD 減少、 附著增加均明顯大于單純潔治的對照組,從而認為CPC 含漱液可在基礎治療后使用,作為牙周治療的輔助藥物[12]。 有研究表明,正畸患者使用口泰、CPC 含漱液漱可作為固定正畸治療過程中牙齦炎、輕度牙周炎的輔助預防和治療措施[13]。 胡純貞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CPC 漱口液在牙周炎的治療方面較復方氯己定有更顯著的療效[9]。
有研究表明,CPC 可以抑制與口臭相關的厭氧菌基因的表達,從而用于治療口臭[14]。 也有報道稱CPC 漱口液可用于治療藥物性齦增生[15]和智齒冠周炎[16]。
口腔黏膜病一部分為感染性疾病, 例如念珠菌病,同時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扁平苔蘚等常見非感染性疾病也易伴發(fā)感染,造成臨床癥狀加重,治療困難。CPC 漱口液已被證實具有殺滅多種細菌、真菌的作用,幾乎無明顯毒副作用,因此可以廣泛用于口腔黏膜病的治療。
Burgalassi 等學者則于2006 年報告了關于CPC 作為滲透促進劑對藥物口腔吸收的影響, 研究采用3 種模型:(1)培養(yǎng)的人類口腔上皮單層細胞;(2)金黃地鼠頰囊粘膜體外實驗;(3)兔頰部體內(nèi)實驗。對舌下含服勞拉西泮滲透性進行觀察, 發(fā)現(xiàn)前兩種模型中低濃度CPC 可促進黏膜對藥物的滲透性,第3 種模型則是高濃度CPC 起效[17]。 實驗證實了CPC 具有增加口腔黏膜滲透性的作用。
白色念珠菌作為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的致病菌,可能累及唇、頰、舌等多處黏膜,且與白斑的發(fā)生有關。 白色念珠菌表面為疏水性,其毒力主要在于侵襲力,主要來自于黏附力和細胞外酶作用。 CPC 漱口液在體內(nèi)、體外實驗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抗真菌活性。Nakamoto 等對7 種市場上的漱口液對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活性進行了評估,發(fā)現(xiàn)其中5 種漱口液可抑制真菌生長,確定了最大抑菌稀釋值和殺菌活性后,2 種含CPC 的漱口液被證明是最有效的[18]。 Giuliana等也做了類似實驗,使用肉湯常量稀釋法對其中包括CPC(CPC)、洗必泰二葡萄糖酸鈉(CHX)、??颂驵ぃ℉EX)、血根堿(SNG)和三氯生(TRN)等在內(nèi)的7 種漱口液,對6 種酵母菌的最低殺真菌濃度(MFC)進行了測定。 比較發(fā)現(xiàn),含有CPC 的漱口水比其他產(chǎn)品的抗真菌效果更活躍[19]。王建濱等選擇于北京口腔醫(yī)院就診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60 例,比較了0.1%CPC 含漱液、復方氯己定和制霉菌素甘油的療效, 發(fā)現(xiàn)CPC 漱口液對念珠菌感染的治療有一定效果,與復方氯己定無顯著性差異,與制霉菌素甘油有顯著性差異[20]。多名學者通過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CPC 實驗組口腔念珠菌感染癥狀、痊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高于聚維酮碘對照組[21,22]。 CPC 的這種抗真菌活性,主要是由于CPC 吸附到白色念珠菌芽孢表面,降低了其表面的疏水性,體外實驗可以觀察到CPC 處理過的白色念珠菌芽孢對人類頰黏膜上皮細胞的黏附性明顯下降[23],妨礙了其對口腔黏膜的黏附與定植,降低侵襲力。
研究采用CPC 含漱液與復方氯己定溶液對比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發(fā)現(xiàn),潰瘍疼痛強度、平均潰瘍期及治療效果,均較治療前有顯著變化,且CPC 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復方氯己定[24]。有學者使用復合維生素B 及維生素C 聯(lián)合CPC含漱液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也發(fā)現(xiàn)較好的療效[25]。
綜上所述,CPC 作為一種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多種細菌、真菌具有廣泛良好的殺菌作用。其對牙周可疑制病菌的抑菌效果顯著,可用于牙齦炎、牙周炎的輔助治療。 CPC 還可以提高口腔黏膜細胞的滲透性,與其他藥物連用,可增加藥物的有效吸收。 同時CPC 還具有降低白色念珠菌對口腔黏膜粘附力的作用,從而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真菌作用,用于輔助念珠菌病的治療。 CPC 漱口液無牙齦或牙面著色,不存在明顯毒副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殺菌防腐藥,可以預防性地用于口腔保健。 目前CPC 漱口液已經(jīng)被廣泛用于臨床口腔疾病的治療,除此之外還有片劑、粉末、凝膠等多種劑型逐漸被研制開發(fā),研究進展主要集中在該藥物的作用方式、作用時間及如何提高藥物的抑菌殺菌作用上。 CPC 因其對細菌、真菌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正常劑量下不引起菌群失調(diào),毒副作用低等特點,將來可能替代氯己定及一些傳統(tǒng)抗生素,在口腔牙周病及黏膜病的治療方面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1] 朱衛(wèi)東,安娜,孟煥新,等.西吡氯銨牙膏及漱口液對牙菌斑堆積和牙齦炎癥的作用[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23(5):739-740.
[2] 劉碩,李仲影,劉艷如,等.齦溝液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水平與牙周病變臨床指標的關系[J].武警醫(yī)學,2012,23(12):1039-1041.
[3] 魯純,李松,李謹,等.三種漱口液對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26(3):372-375.
[4] Almas K,Skaug N,Ahmad I.An in vitro antimicrobial comparison of miswak extract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onalcohol mouthrins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al Hygiene,2005,3(1):18-24.
[5] Rika W,Shoji T,Tatsuya O,et al.Penetration kinetics of four mouthrinses into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s analyzed by direct time-lapse visualization[J].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2014,18,(2):625-634.
[6] 吳軍正,安銀東,楊聚才,等.西吡氯銨含漱液對單純性牙齦炎患者口腔細菌的抑制作用[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3,13(9):498-502.
[7] 葛久禹,李振漢,平蕾,等.西吡氯銨漱口液對牙齦炎、牙周炎療效的臨床評價[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2,12(7):373-377.
[8] 李欣.西毗氯按含漱液對治療單純性牙跟炎的臨床體會[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09,30(6):546.
[9] 胡純貞,金鴻萊,梁景平,等.西吡氯銨含漱液治療牙齦炎、牙周炎療效分析[J].上??谇会t(yī)學,2003,12(6):414-418.
[10] Costa X,Laguna E,Herrera D,et al.Efficacy of a new mouth rinse formulation based on 0.07%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in the control of plaque and gingivitis:a 6-month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2013,40(11):1007-1015.
[11] 邱攀,張忠翔,張媛.西吡氯銨含漱液在牙周病治療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65-66.
[12] 李夢華,王旭,張棟梁,等.西吡氯銨含漱液預防正畸早期牙齦炎的臨床療效[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2,28(6):598-600.
[13] 付剛,向元芳,陳勃.三種含漱液對口腔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維護效果的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醫(yī)藥,2013,8(Suppl):57-58.
[14] Liu J,Ling JQ,Wu CD.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suppresses gene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halitosis[J].Archives of Oral Biology,2013,58(11):1686-1691.
[15] 喬玉巧,鄭瑤,劉學聰,等.西吡氯銨含漱液治療藥物性牙齦增生的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08,7(12):710-711.
[16] 江漫紅,劉凱.西吡氯銨含漱液與碘甘油治療急性智齒冠周炎的對比觀察[J]. 暨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2009,30(6):684-685.
[17] Burgalassi S,Chetoni P,Dini L,et al.Effect of permeation enhancers on buccal absorption [J].Arzneimittelforschung,2006,56(7):561-567.
[18] Nakamoto K,Tamamoto M,Hamada T.In vitro effectiveness of mouthrinse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1995,8(5):486-489.
[19] Giuliana G,Pizzo G,Milici ME,et al.In vitro antifungal properties of mouthrinses containing antimicrobial agents[J].Periodontol,1997,68(8):729-733.
[20] 王建濱,戴青,葛化冰,等.西吡氯銨含漱液輔助治療口腔念珠菌感染臨床觀察[J]. 北京口腔醫(yī)學,2005,13 (2):115-117.
[21] 閆志敏,孫曉平,華紅.西吡氯銨含漱液治療口腔念珠茵病的隨機單盲對照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1,27(4):337-339.
[22] 王燕. 西吡氯銨與聚維酮碘含漱液對口腔念珠茵感染的療效對照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21):118-120.
[23] Pizzo G,Giuliana G,Milici ME,et al.Effect of antimicrobial mouthrinses on the in vitro adhesion of candida albicans to human buccal epithelial cells[J].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2001,5(3):172-176.
[24] 西玉立,丁思,孔祥盼,等.西吡氯銨含漱液治療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藥物與臨床,2013(3):218-219.
[25] 劉光麗.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復發(fā)性El 腔潰瘍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刊,2013,48(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