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昕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
“別個”是荊州方言中十分常用的詞,主要具有兩種詞性:第一,作名詞,表示另外的人,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別人”;第二,作人稱代詞,既可以表示和“自己”相對的,談到某人時,指那個人以外的人,相當于普通話中“別人”;也可以代替句中前面已出現(xiàn)的名詞,相當于普通話中表他稱意義的“他”;同時能表示自稱意義,相當于“我”;更能在其后面帶專有名詞構(gòu)成同位語,指代前面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
目前關(guān)于“別個”的討論主要集中于其源流考察及與“別人”、“別的”的比較,如:鄧夢燕的《“別人”與“別個”考察》(2006)、蔡新中的《別個≠別的》(2004)等,從方言出發(fā)的較少。本文主要從荊州方言出發(fā),探討“別個”的方言用法,兼談其與普通話中“別人”、“人家”的區(qū)別。
荊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處于江漢平原腹地,西臨宜昌,南接湖南常德,地處鄂、湘交界地帶。荊州方言是筆者的母方言,屬于西南官話武天片。本文的荊州方言語料取自筆者母方言荊州市沙市區(qū)話。
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武漢方言分卷(李榮,1995)中,“別個”為人稱代詞,有以下幾種解釋:
第一,表示“別人”,例如:
(1)別個么樣,他也么樣
第二,表示“自己,我(少年兒童常用)”,例如:
(2)別個又冒拿咧!
(3)你莫看到別個!
荊州與武漢均屬于湖北省,其方言同屬于西南官話區(qū)武天片,兩地方言雖在語音方面有所差異,但在詞匯、語法方面區(qū)別較小。荊州方言的“別個”除了包含上述武漢方言“別個”的義項,還有其他特殊用法,筆者對荊州方言中“別個”的用法進行了歸納。
表示另外的人,例如:
(4)快進來啦,屋里(家里)又沒得別個。
(5)屋里(家里)只有我和母親,沒得別個。
荊州方言中的“別個”主體上是作人稱代詞使用,其用法相當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表示與“自己”相對,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例如:
(6)她不是很愛說話,別個問了才回答。
(7)只怪我身體不爭氣,病了,心有余力不足,各人(自己)著急,別個也急。
例(6)中的“別個”指“她”以外的人;例(7)中的“別個”則指“我”以外的人。
2.指某個人或某些人,多用于表教育、警策義的句子,有時亦有“寬慰”色彩,例如:
(8)別個說的你都聽進去了,我說的你哪么(怎么)聽不進去咧?
(9)別個說走你就跟著走啊,你就這么苕(笨)啊!
(10)你列么(這么)可愛,別個當然會要你去那工作唦。
例(8)、(9)、(10)中的“別個”指的并非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虛指的某個人或某些人,例(8)表達出“聽話者不聽話”的含義,具有教育性;例(9)則具有警策意味,警告聽話者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走,多出現(xiàn)于大人與小孩的對話中。例(10)則具有明顯的“寬慰”色彩。
3.表示自稱意義,相當于“我”,因其所處的句中位置,其語境意義有兩類:
第一,作主語時,故意拉大距離,含有“推卸責任”或“不耐煩”意味,例如:
(11)都怪你,不提醒我!——哪么(怎么)能怪別個咧?你曉得,別個哪會曉得。
(12)你莫找我,別個現(xiàn)在蠻(很)忙。
例(11)、(12)中的三個“別個”均具有自稱意義,相當于“我”,其中,例(11)的第一個“別個”處于賓語位置,含有委屈的意味;第二個“別個”處于主語位置,化被動為主動,故意拉遠距離,有“推卸責任”意味。例(12)同樣處于主語位置,拉遠說話雙方距離,表現(xiàn)出一種不耐煩。
第二,作賓語時,多處于消極義小句中,含有委屈的意味,例如:
(13)就曉得欺負別個,再也不跟你玩啦。
(14)麗麗,你哪么(怎么)能不理別個咧?別個大老遠跑來。
例(13)、(14)中的“別個”皆表自稱意義,相當于“我”,處于賓語位置,含有委屈的意味。
4.表示他稱意義,代替句中前面已出現(xiàn)的人物名稱,相當于“他”,例如:
(15)居委會的剛剛來找你啦,等下記得去找別個。
(16)小斌是校長的侄子,你還不曉得別個的脾氣?
例(15)中的“別個”指前面已出現(xiàn)的“居委會的”(居委會工作人員);例(16)中的“別個”則代指前面已出現(xiàn)的“小斌”。
5.“別個”可以放在專有名詞前面,與這個專有名詞一起構(gòu)成同位短語,這里的“別個”有指示作用,具有比較意味,表達上更為主動,例如:
(17)不得不承認吶,體力就是不如別個年輕人!
(18)看看別個麗麗,成績那么好,好好學下子(學學)。
例(17)、(18)中的“別個”分別與年輕人、麗麗一起構(gòu)成同位短語,表達上更為主動,與“體力就是不如年輕人”、“看看麗麗”相比,語義上區(qū)別不大,但更具有強調(diào)、比較意味,主動性大大增強。
“別個”能夠單獨入句,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定語和兼語;也可放在專有名詞前,與其構(gòu)成同位短語,在句中也可充當主語、賓語、定語和兼語。
1.作主語,例如:
(19)別個批評得蠻(很)對,莫要再慪氣啦。
(20)別個小紅個子高,穿這件衣服當然好看了。
2.作賓語,例如:
(21)你小姨在睡覺,不要吵(打擾)別個。
(22)你快進來啦,屋里(家里)又沒得別個。
(23)不管哪么(怎么)說,你不能打別個小鵬。
3.作定語,例如:
(24)聽到?jīng)]得?別個的東西不要亂動。
(25)別個小芳的哥哥考上大學了。
4.作兼語,例如:
(26)他天天派別個去那么遠取報紙卻連一點報酬也不給。
(27)我就喜歡看別個典典跳舞。
“別個”進入句法結(jié)構(gòu)要受到語義的制約。
1.“別個”多處于復句中
“別個”可單獨入句,但究竟能否準確表義,取決于具體語義環(huán)境,所以多處于復句中。試比較:
(28)莫吵(打擾)別個。
(29)快走快走,忙得要死,莫吵(打擾)別個。
(30)你小姨在屋里(家里)睡覺在,莫吵(打擾)別個。
例(28)中處于單句中的“別個”語義指向不明,“別個”既可表示“別人”,也可表示“我”、“他”等。例(29)、(30)中處于復句中的“別個”則語義表達清楚,例(29)中的“別個”表達自稱的“我”;例(30)則指他稱的“他”,代指前半句中出現(xiàn)的“小姨”。
2.“別個”也可進入單句
當“別個”出現(xiàn)在專有名詞前面,與這個專有名詞一起構(gòu)成同位短語時,可以進入單句。例如:
(31)我就是喜歡跟別個小齊做同桌。
(32)你別吵打擾別個阿姨啊!
這個結(jié)構(gòu)可以單獨入句,也是尊重了語義指向。例(31)、(32)中的“別個”分別復指“小齊”、“阿姨”,語義指向清楚,不會造成歧義。
“別個”與“別人”作為旁指代詞活躍于近現(xiàn)代漢語史,均可表示“與自己相對”但“別個”大量存在于方言中,“別人”的使用更為普遍,是普通話的說法。二者相同處不少,但差異也較為明顯,不能完全等價。
1.“別人”較“別個”更為文雅,在文明標語、格言等書面語中僅能用“別人”,試比較:
(33)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
(34)?把方便讓給別個,把困難留給各人(自己)。
例(33)中的“別人”可以置換為“他人”,是一種較為文雅的說法。然而,例(34)中的“別個”則不太合適,易造成歧義,“別個”既可指“別人”,也可指自稱意義“我”。
2.“別個”可指物,“別人”不可,試比較:
(35)爸爸告訴過你啦,花也是有生命的,莫摘別個。
(36)?爸爸告訴過你啦,花也是有生命的,莫摘別人。
例(35)中的“別個”,代指前半句已出現(xiàn)的“花”;例(36)則不成立,“別人”中的“人”已明確表明“別人”只能代指人,不能代指物。
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武漢方言分卷中,“別個”與“人家”分立,但同屬西南官話的成都方言、貴陽方言則在“別個”作為人稱代詞使用時,將其與“人家”等同。實際上,荊州方言中的“別個”、“人家”不能完全等同,同中有異。
1.“人家”可后接復數(shù),“別個”不可,試比較:
(37)人家姑娘們準備出去,你跟倒(著)搞么子(干什么)。
(38)?別個姑娘們準備出去,你跟倒(著)搞么子(干什么)。
例(37)成立,“人家”復指“姑娘們”,例(38)不成立,因為“別個”中的助詞“個”由量詞“個”演變而來,“別個”只能指一個人,不能代指復數(shù)。
2.表自稱意義“我”時,“人家”、“別個”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不同,試比較:
(39)原來是你呀,差點沒把人家嚇死。
(40)列(這)個事哪么(怎么)能怪別個咧,你曉得,別個哪曉得。
例(39)中的“人家”,表自稱“我”,有親昵、調(diào)皮意味,拉近說話雙方的距離;而例(40)中的“別個”亦表自稱“我”,但明顯有著疏離,故意拉遠說話雙方距離,有“推卸責任”的意圖。
普通話的“人家”與荊州方言的“人家”大體一致,在此,對于荊州方言的“別個”與普通話的“人家”在語義、語法上的區(qū)別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荊州方言中作為人稱代詞的“別個”既可指代“與自己相對的別人”,又可表自稱“我”,也可表他稱“他”,同時能與專有名詞組成同位語結(jié)構(gòu),其用法大致相當于普通話中的人稱代詞“別人”與“人家”,通常在句中或分句中作主語、賓語、定語或兼語,但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上與其有細微差別:第一,“別人”較“別個”文雅,多用于書面語;第二,“別個”可指物,“別人”僅指人;第三,“人家”后可接復數(shù),“別個”不可;第四,“人家”、“別個”表自稱意義時的情感態(tài)度有異。
學界關(guān)于普通話中“別人”與“人家”的討論較為熱烈,丁聲樹先生曾在《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1980)一書中對“別人”與“人家”從語義、用法上作了詳細比較。方言是漢語語言研究的寶庫,筆者從荊州方言的“別個”出發(fā),兼論“別個”與“別人”、“人家”的比較,以期能對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別人”、“人家”的比較提供參考性意見,但在“別個”、“別人”與“人家”的三者比較方面存在不足,仍需進一步探究。
[1]蔡新中.別個≠別的[J].漢字文化,2004(2).
[2]鄧夢燕.“別人”與“別個”考察[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3]丁聲樹,等.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商務(wù)印書館,1980.
[4]呂叔湘主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商務(wù)印書館,1980
[5]王冬梅.指代詞“人家”的句法、語義考察[J].漢語學習,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