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華
對于班主任而言,“育人”意味著自己與學生的接觸交流更多,擔負的責任更重??梢哉f班主任是一項十分“操心”的工作。操心學生的學習,操心學生的生活,操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操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操心學生的人際交往等等。
一、從“操心”中,正確認識“育人”的重要性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思想,有不同的想法。班主任要管理好每位學生,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必須在平日里做個有心人,觀察學生行為,并在適當?shù)臅r機,教育或鼓勵或批評他,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所以班主任的“育人”工作是一件極具藝術性的工作。
2014年3月14日(星期五)下午學生放學時,我在校外一路段值班。這一路段比較狹窄擁擠,我就呆在弄堂口一輛轎車的后面。突然,一根肉串棒棒掉在了地上,還沒等我開口,隨之有一男生立即將它撿了起來。
“把旁邊一個垃圾也撿走,扔到那邊垃圾桶去!”我用手指著弄堂口那個小區(qū)的垃圾桶,對著那位男生說道。
那位男生把垃圾扔后回到了我身邊。
“把胸卡拿給我看一下!”那位男生主動將胸卡給我看了,我記住了他是初一(4)班的男生楊某。
“今天也晚了,不留你了,回家好好地將今天扔垃圾的經(jīng)過及自己的認識寫出來,星期一早上就交給我!”我對著男生楊某說道。楊某答應得很爽快,我就讓他回去了。
此時的我有點竊喜:“今天值班有收獲了,也來之不易,因為一般現(xiàn)場抓住很難的。抓到了一個頂風違紀的學生,按照規(guī)定要給他一個處分,并取消楊某所在初一(4)班3月常規(guī)流動紅旗評比資格。殺雞儆猴,教育其他學生?!?/p>
為什么亂扔垃圾就要處分呢?其實是有背景的。原來,前不久,學校極少數(shù)學生、社區(qū)居民亂扔垃圾,打掃并保潔此路段的環(huán)衛(wèi)阿姨對社區(qū)居民沒辦法,對學校也很不滿意:“你們怎么培養(yǎng)學生的,亂扔垃圾,還是文明單位呢?”雖然垃圾不全是我校學生扔的,但環(huán)衛(wèi)阿姨說的不無道理。她的這一句話確實刺痛了我校行政領導班子。學校行政研究討論決定:由分管德育副校長的我立即召開全校緊急廣播會議,從維護學校聲譽及形象、做文明市民和美麗學生角度,從換位思考角度理解環(huán)衛(wèi)阿姨辛勤勞動,從社會對學校要求角度強調(diào)任何時空禁止亂扔垃圾。并強調(diào):凡被學校師生發(fā)現(xiàn)亂扔垃圾的學生,均要受到從嚴處理,視情節(jié)給予處分,并取消受處分學生所在班級當月常規(guī)流動紅旗評比資格。
二、從“關愛”中,正確認識“嚴厲”的重要性
班主任對每一位學生都是傾注感情的。關心、關愛他們,期盼他們成功、成才。但這種關愛,我認為不應該是過分的溺愛或疼愛,應像一位嚴格的父親對孩子的愛。一位嚴格的父親關愛自己的孩子但應不溺愛孩子,講究原則,讓學生自己努力奮斗,自己勇敢困難、挫折,做個學習、生活的強者。同時,一位好的班主任必須做到公平、公正,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讓其心悅誠服。
對于今天仍“頂風違紀”的小楊,我的思考是:今天好不容易抓到一個典型,必須要給他一個處分,主要還是要教育大家,并兌現(xiàn)廣播會的承諾。我立即把楊某亂扔垃圾情況向行政班子通報,經(jīng)過研究決定,按廣播會精神兌現(xiàn)承諾,給予學生楊某警告處分,并取消楊某所在初一(4)班3月常規(guī)流動紅旗評比資格。于是,我草擬了如下一個處分決定。
關于給予楊某同學校紀處分的決定
三中紀〔2014〕2號
楊某,男,現(xiàn)初一(4)班學生。
楊某同學對自己要求不嚴,無視校規(guī)校紀和班主任的反復教育,心存僥幸,于2014年3月14日下午5:36左右在校門口至長安路段內(nèi)隨手扔下棒棒,被發(fā)現(xiàn)。經(jīng)自己反思和老師教育,他能提高認識和端正態(tài)度,并承認所犯錯誤。
為了嚴肅校紀,教育其本人,經(jīng)學校研究決定:給予楊某同學警告處分,并取消楊某所在初一(4)班3月常規(guī)流動紅旗評比資格。希望全校同學引以為戒,嚴格自律,并互相提醒與督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禁止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初中生。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德育處
2014年3月17日
處分擬好后,我還將學生楊某的情況告知了楊某的班主任路老師。路老師聽后,對學生楊某的違紀很氣憤,因為她經(jīng)常提醒教育學生不要亂扔垃圾,感覺是做了無用功。她也很支持學校給予楊某同學警告處分的決定,沒有任何異議。
此時的我,只等著星期一將這一份處分決定張貼在學校公示欄內(nèi)。
星期一早晨,學生楊某將所寫東西交給我,看后我頓時傻了眼。
他這樣寫道:“星期五放學時,我和同學徐某一起結伴回家,我們在小店里買了肉串,一邊走一邊吃,吃完后我無意地一扔。扔完后,我想起老師說的話,馬上把它拿了起來,卻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老師讓我把肉串棒棒和旁邊一個垃圾扔進附近垃圾桶里,后來老師看了我的胸卡,叫我回家將扔垃圾的經(jīng)過及自己的認識寫出來,星期一早上到校后就交給他,最后就讓我回家了。我的認識,以后不應該隨意扔垃圾了?!?/p>
看完后,我立即問他:“你仔細回憶一下,你是看到我后撿垃圾的,還是在撿垃圾時發(fā)現(xiàn)了我?”
“我扔完后想起老師說的話,馬上把它拿了起來,然后看見了你?!彼麍孕诺鼗卮鸬馈?/p>
我自己又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當時我在車后,我感覺他的速度很快,扔了之后馬上去撿的。我那時也很納悶的,也疑惑過,他是先看見我還是先撿垃圾?他的回答與我的感覺是相符的。
“這樣的話我們給他的處分就不對了,他發(fā)現(xiàn)錯誤馬上就改,應該還是好學生呀?如果處分了他,對他來說是過分了,他不接受,可能對他起不到積極作用,相反會起一些消極作用”,我思索著?!澳隳翘烊永降厣鲜欠稿e,但馬上認識到錯誤立即修正就對了,以后千萬不要再亂扔垃圾了,還要提醒其他同學哦!”我邊拍他的肩膀邊說道。楊某最后笑著離開了。
三、從“缺漏”中,正確認識“管理”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在學校工作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樣開展班級工作?怎樣當好班主任?這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班主任工作是那么地繁瑣,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抓常規(guī),更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每天都有各種大小事情發(fā)生,需要老師全身心地投入。
后來,我又把情況與行政班子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還是要尊重事實,相信學生,尤其是他有錯能立即改正,而且認識態(tài)度較好,取消對學生楊某的處分。
這份關于楊某的處分決定雖然無效,但我決定將它保存著,因為我受到了很多教育、得到了許多感悟。
學生在這個復雜的社會大家庭中,他們受到的影響也是來自多方面的。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總在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綜合的作用力。如果三者密切協(xié)作,朝一個共同的方向努力,形成的就是一股強勁的合力。所以,班主任應及時把孩子的在校情況、社會活動情況反映給家長,以便讓家長全面、正確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出最合理的處理。爭取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合力,給學生最深刻的影響。班主任要做個好的聯(lián)絡員,把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密切聯(lián)系起來,共同對學生施加最好的影響??傊?,我覺得班主任工作是極其瑣屑而復雜的,它是一門藝術,值得我慢慢、細細地摸索、去品味。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