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鋒,陳建巧
(山東萊鋼集團,山東 萊蕪271104)
高爐爐前脫硅主要是為煉鋼提供低硅鐵水,冶煉高附加值精品鋼[1]。以往鐵水預處理都是由煉鋼“三脫”來進行的。由于其工藝復雜,處理時間長,鐵水熱損失大,渣量大,成本高,八十年代初以來,出現了高爐爐前鐵水脫硅技術。其目的在于縮短鋼鐵冶煉全流程生產時間,降低煉鋼熔劑消耗量,為生產低磷低硫高級鋼,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及改善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提供必要條件[2]。高爐爐前脫硅所用的方法主要有投撒法和噴吹法兩種。脫硅劑靠自重撒落到鐵水表面的稱為投撒法,用載氣將脫硅劑以一定速度噴入鐵水中的稱為噴吹法。這兩種方法都有使用實例。比較而言,投撒法所用的脫硅劑在粒度和種類上可選范圍較寬(如燒結礦粉和氧化鐵皮等均可應用),其系統(tǒng)工藝流程及設備都比較簡單,造價低,但脫硅劑消耗量大,脫硅劑與鐵水攪拌不充分,脫硅產生泡沫渣多,脫硅效果欠佳[3-4]。
2013年國內同類型高爐的生鐵硅的質量分數如下表所示。由表1可知,目前國內興澄特鋼高爐硅的質量分數控制水平較高,為0.35%左右。萊鋼硅的質量分數控制在0.49%,落后于國內先進水平。
影響生鐵硅的質量分數的常見因素有:受富氧量不足,風機能力不足,風口面積小,焦炭質量不達標,中心溫度低,燒結礦粒度不達標等。
萊鋼煉鐵廠高爐富氧調節(jié)閥開度靈活準確,正常生產時富氧12 000m3/h開度30%左右,調節(jié)閥開至100%富氧量能達到15 000~16 000m3/h,滿足正常生產要求。統(tǒng)計了2012年9月~2013年9月高爐風機指標,風機送風能力不能滿足高爐需求。
燒結礦粒度是影響生鐵硅的質量分數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相關標準,燒結礦粒度小于5mm的應不多于5%,對燒結礦粒度進行了批量跟蹤統(tǒng)計,發(fā)現大部分燒結礦粒度不符合要求。
爐渣二元堿度低會導致生鐵硅的質量分數過高。對比萊鋼高爐和國內高爐的爐渣二元堿度,發(fā)現國內高爐的爐渣二元堿度過低。
為有效控制萊鋼生鐵硅的質量分數,針對目前煉鐵廠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yōu)化措施。
之前生產,萊鋼高爐振篩為單層震篩,返礦率控制較好,但燒結礦粒度過大,燒結礦粒度小于5mm的應多于5%,影響了生鐵的硅的質量分數控制。為控制燒結礦粒度,將單層震篩改為單雙層振篩組合使用,提高篩分水平。
根據燒結礦的生產工藝,燒結礦大粒度料多在料流的中前部,小粒度料多集中在中后部,因此我們將G1、G2皮帶的中前部燒結料倉(1#~7#)選擇雙層振篩,后部燒結料倉(8#~10#)選擇單層振篩。
表2 篩分統(tǒng)計表
經過改造后,單雙層振篩組合使用,燒結礦粒度小于5mm的燒結礦達到4.1%,顯著提高。
設定爐渣二元堿度為R2,配料堿度R配=1.34。通過保證鐵水溫度1 510℃,控制出鐵速度>6t/min,渣鐵流動性良好,提高燒結礦比例等措施,建立配料堿度校核機制,每班根據來料成分,對配料堿度進行標準化校核,保證配料堿度在規(guī)定范圍。每爐鐵取渣樣對比石頭和玻璃比例,即時估計爐渣二元堿度水平。并且每班化驗爐渣成分,根據爐渣二元堿度化驗值對配料堿度和渣樣對比圖進行校核。經測量實際R2為1.19~1.23。
(1)擴大進風面積提升風量。
3#1 750m3高爐兩鐵口夾角為90°,鐵口側下料長期偏快,爐缸偏行,鐵口對側爐缸相對不活躍,操作中經常采取臨時或長期堵風口來糾偏,保證爐缸全面活躍。為強化冶煉,取消這種堵風口的操作,擴大進風面積,3#1 750m3高爐風口面積由0.268m2增加到0.274m2,風量上升400m3/min左右,實際風速控制在250m/s以上,鼓風動能在10 500kgm/s以上。
(2)加長風口的長度,活躍爐缸。
3#1 750m3高爐于今年5月8日大修后開爐,大修前24個風口長度以580mm、600mm為主,風口面積在0.266m2,布料矩陣為礦焦同檔加中心加焦模式,開爐后布料矩陣采用礦焦同檔中心無礦模式,相對而言中心弱化,為配合上部制度的變化,風口長度全部加長為650mm,增強了爐缸中心活性,穩(wěn)定了初始圓周氣流和下部爐體溫度。
(3)實施高料速小礦批操作。
大礦批相對小礦批而言,可穩(wěn)定上部煤氣流,改善上部煤氣利用,減少界面效應,改善高爐透氣性,使煤氣流更穩(wěn)定,分布更合理,但冶煉強度較低。濟鋼3#1 750m3高爐大修前采用大礦批操作,礦批最高到57t/批,料速較慢,每班40~50批料。為強化冶煉,以每班跑58~60批料為依據控制礦批的大小,減少滴落帶高度和液體渣鐵在滴落帶的滯留時間,減少硅的還原。
萊鋼型鋼煉鐵廠1#高爐經上述改造后,生鐵硅的質量分數控制在4%以下,成功進行低硅冶煉,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高爐的主要經濟指標如表3所示。
表3 萊鋼型鋼煉鐵廠1號高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趙新國,唐順兵.大型高爐實現穩(wěn)硅低硅冶煉的措施[J].鋼鐵研究,2012(6)32-34.
[2]翁水生.低硅高純螢石球在不銹鋼冶煉中的應用[J].特殊鋼,2013(1)68-71.
[3]呂定建.日鋼高爐長期超低硅冶煉高效生產實踐[J].煉鐵,2013(6)52-55.
[4]楊生州,侯偉.高爐冶煉低硅生鐵技術的探討[J].甘肅冶金,2013(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