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福剛(滿族)
又近端午,想起粽香彌漫的童年
奶奶一邊低頭往灶膛里填火
一邊不斷注視著鍋里沸騰的那團(tuán)金黃
艾蒿瘋長成荒蕪的記憶
奶奶一定又在折起粽葉,填米,包扎
用并不整齊的牙齒勒緊饑餓的五月
一個(gè)粽子跳躍成我眼里的一顆珍珠
喉嚨里回蕩著醉人的香甜
我看見笑意掛在奶奶的嘴角,她俯下身
拾起被我甩在一旁的粽葉浸泡在水里
一切心事都在剎那間被安靜冷卻
那個(gè)中午,陽光割疼遍地的莊稼
我仿佛看到了下一個(gè)端午
在奶奶瘦小的身影里逐漸飽滿
多年以后,當(dāng)我長大成人,奶奶的粽子
成為我離家時(shí)最珍貴的一張回程票
剝開一層粽葉,就滲出一層溫暖
粽子里面全是奶奶長滿皺紋的牽掛
又近端午,我用買來的粽子作為懷念
小小的粽尖越看越像奶奶的墳?zāi)?/p>
我不敢輕易剝開,甚至不敢多看一眼
否則童年打開,我怎樣收拾我的淚水
遠(yuǎn)走
我打馬由自己的腳邊走過
仿佛夢境中的草原,暮色
從四處漫來,羊群,暗去的白云
一種聲響拽著我的耳朵前行
遠(yuǎn)處霞光燦爛
不用回頭,那人肯定會以疼痛代替呼喊
我的馬,我的腳,以及思戀
和更多背影中的柔腸俠骨
千回百轉(zhuǎn),前行的方向唯一
左手?jǐn)堩\,右手揚(yáng)鞭
背上的酒囊裝滿英雄的豪邁
再有一頂草原人獨(dú)有的帽子就好了
落下帽檐,遮住雙眼,阻斷淚水
片片草香飄來
馬蹄踏著我的腳印追趕夕陽
在馬頭琴聲響起之前
先一步踏進(jìn)悲秋的晚唱
沒有井可背,只有割斷與故土的血脈
奔涌的離情由大地深處流經(jīng)時(shí)光
最后滲入我的靈魂
這片綠色的海距離天邊很近
離我卻越來越遠(yuǎn)
馬鞭劃過的弧線,游子眼里的亮光
天總是要黑下去,路還是要趕
那人再好的眼力也望不穿夜幕
那就一起放下吧,此刻
馬奔跑起來,向著遠(yuǎn)走的方向
順著我孤獨(dú)的腳邊
夜晚的重量
面對黑夜才能自持,靜下心來
用眼睛衡量一塊烏云的重量
心作天平,細(xì)雨作砝碼
怎么找到刻度上最準(zhǔn)的星?
只需盯著一處使勁看,夜晚
便會在目光盡頭自己照亮自己
忽然想打開燈光,讓
夜色更深,烏云更重
責(zé)任編輯 石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