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求助者為大二女學生,因未完成他人交予的任務受到責備而導致一系列心理和行為問題。在充分的了解情況和準備條件下,經(jīng)過敘事心理治療,使其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資源,幫助她解決了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基本達到了咨詢目標。
【關鍵詞】焦慮;一般心理問題;敘事心理治療
一、一般資料
王某,女,19歲,大二學生,身體健康,發(fā)育正常,無重大軀體疾病史,家族無精神疾病史。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一般。獨生女,父母自幼對其關愛有加,但同時對她要求嚴格。學習優(yōu)異,許多家長都將其視為教育孩子的榜樣。性格內(nèi)向,自尊心強,追求完美,注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心理測驗結果及分析:
SCL-90測驗,人際關系、焦慮和抑郁因子均高于全國常模。
SAS測驗分數(shù)為65分,屬于中度焦慮。
二、主訴
主訴:我從小學習就優(yōu)秀,乖巧懂事,在父母和老師眼里我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和好學生,因一個月前的中秋同鄉(xiāng)聚會,自己沒有很好的完成任務,內(nèi)心感到苦悶,加上學長的責備,于是對自己很失望,感到自己很沒用,覺得自己只是想盡力照顧到所有人,為什么不被理解,事件發(fā)生后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尤其是最近兩周來,煩躁焦慮,食欲下降。
三、咨詢師觀察與他人反映:
咨詢師觀察:求助者衣著打扮得體整齊,五官端正,身材勻稱,文文靜靜,身體和智力均發(fā)育正常,情緒低落;自己主動前來咨詢,敘述是情緒緊張,稍后適應咨詢環(huán)境后,雖然還有些緊張,但言語清晰,應答自如。自知力完整,無幻覺,妄想,反應正常,有求治的意愿。
四、評估與診斷
(一)評估
1. 求助者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
生理方面:睡眠不適,食欲下降及其他不適癥狀。
行為方面:生活、學習興趣下降,效率降低,不想說話及其他行為問題。
情緒方面:緊張,焦慮。
思維方面:存在錯誤認知,消極,缺乏自信,自我評價低。
2. 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因素分析:
生理因素:求助者為女性,19歲,處于青春期,較為敏感,無明顯的生理疾病引發(fā)心理問題的跡象。
社會因素:
(1)負性生活事件影響,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和軀體感覺異常;
(2)家庭教育的原因,父母對其要求嚴格,期望較高;
(3)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際,缺乏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幫助。
心理因素:
(1)存在明顯的錯誤認知:“自己沒有用”“別人都不理解自己”等;
(2)自尊心強,性格內(nèi)向,個性好強;
(3)缺乏必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技巧,對負性事件不能合理的對待和處理。
(二)診斷
1. 根據(jù)病與非病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統(tǒng)一,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治的意愿,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 根據(jù)求助者問題持續(xù)的時間較短,心理問題是由現(xiàn)實因素引起,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未出現(xiàn)泛化,基本維持其正常的生活、學習、社會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符合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故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3. 最終診斷:一般心理問題。
(三)鑒別診斷
1. 與神經(jīng)癥鑒別:求助者心理問題是由現(xiàn)實問題引發(fā),帶有明顯道德性質(zhì),心理沖突屬于常型,時間在半年以下,排除神經(jīng)癥。
2. 與抑郁癥相鑒別:該求助者雖然表現(xiàn)出情緒低落,意向下降,興趣下降,但皆因心理沖突引起,且程度不嚴重,無絕望和自殺傾向等癥狀,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癥。
3. 與焦慮性神經(jīng)癥相鑒別:該求助者雖然出現(xiàn)焦慮癥狀,但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沒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續(xù)時間較短,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jīng)癥。
4. 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未出現(xiàn)泛化,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持續(xù)時間不足兩個月,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五、咨詢目標
近期目標:
(1)重新編排和詮釋事件;
(2)將問題和人分開;
(3)促進來訪者形成積極有力的自己觀念;
長期目標:
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完善求助者的人格,達到自我成長目標。
六、主要咨詢方法
敘事療法
敘事心理治療的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人物為澳大利亞臨床心理學家麥克·懷特及新西蘭的大衛(wèi)·愛普斯頓。是后現(xiàn)代心理治療中越來越受歡迎的一種治療方法。
所謂敘事心理治療,是咨詢者運用適當?shù)姆椒ǎ瑤椭斒氯苏页鲞z漏片段,以喚起當事人改變內(nèi)在力量的過程。敘事心理治療對“人類行為的故事特性”,即人類如何通過建構故事和傾聽他人的故事來處理經(jīng)驗感興趣。
敘事療法認為,人類活動和經(jīng)歷更多地是充滿了“意義”和故事,而不是邏輯論點和法律條文,它是交流意義的工具。當事人在選擇和述說其生命故事的時候,會維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題,往往會遺漏一些片段,為了找出這些遺漏的片段,咨詢師會幫助當事人發(fā)展出雙重故事。也就是在咨詢過程中喚起當事人生命中曾經(jīng)活動過的、積極的東西,以增加其改變的內(nèi)在能量。
敘事療法認為人和問題是不同的,這和傳統(tǒng)古典學派重視診斷人的問題,分析和解決人的問題的觀點不同;敘事療法相信每個人都是面對自己問題的主人,要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并注重尋找生命的力量;敘事療法指出當人們覺得自己有很多問題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這叫“問題的自我認同”。帶著問題的故事,我們稱它為主線故事。而有些生命中故事沒有被看到,那是可以讓人有力量的故事,是支線故事,這樣的故事可以帶來“較期待的自我認同”。endprint
七、咨詢過程
(一)第一階段: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
目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基本情況,收集臨床資料;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確定主要問題;明確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與求助者共同制定咨詢方案。
方法:攝入性會談、心理測量
過程:
1. 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就什么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能否幫助她進行了溝通。
2. 介紹雙方的責任權利與義務,與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詢關系,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問題,收集臨床資料。
3. 做出初步問題分析,讓求助者對自身問題有初步的了解。
4. 與求助者共同確定咨詢目標與方案,使其積極參與治療過程。
5. 介紹敘事心理治療的基本理論。
(二)第二階段:咨詢階段
目的:進一步促進咨詢關系,引導來訪者說出另一段她自己不曾察覺的部分,進而幫助她自行找出問題的解決之道,以增加其改變的內(nèi)在能量。
方法:敘事療法、會談法
過程:(節(jié)選)
咨詢師:你怎樣看待學長責備你這件事?
來訪者:我只是想照顧到每個老鄉(xiāng)的感受,但是每個人飲食習慣不一樣,想去的地方不一樣,真的很難達成統(tǒng)一。學長責備我做事猶豫,不夠果斷,我真的很委屈。
咨詢師:你為什么想要照顧到每個人的想法?
來訪者:我覺得大家都是老鄉(xiāng),獨自在外求學都很不容易,所以我想讓每個人都參加。
咨詢師:通過你上面的敘述,我發(fā)現(xiàn)你并沒有提到考慮自己的感受。
來訪者:對呀,我只考慮到大家的感受,我自己其實無所謂。
咨詢師:你怎么看待不考慮自己這件事?
來訪者:我想討好所有人,我太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咨詢師:但我卻看到坐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她總是想盡辦法去關心周圍的人。你是怎樣辦到讓自己這么善良、通情達理的?
來訪者:(笑)我的本性啊。
咨詢師:你怎樣看待這個本性?
來訪者:(沉默)這個本性讓我只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而忽略到自己的感受。
咨詢師:非常好。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住著一個小小的自己,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時常關注她的感受。你是個非常善良乖巧的女孩,但你卻忽略了小小的那個你。所以她生氣了,找你“報仇”了。
來訪者:(笑)是呢,老師你說的對,我過去對小小的我太忽視了,總把她的要求放在別人之后,總把她關在角落里,所以她傷心了。以后我要多多關注她,因為她很善良,很無助。
(三)第三階段:結束和鞏固階段
目的:鞏固咨詢效果并結束咨詢
方法:敘事療法、會談法、心理測量
過程:
1. 在對求助者進行正面積極鼓勵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求助者將此次的認識轉變擴展到生活的其它領域中,促進其自我成長。
2. 進行適當?shù)男睦頊y驗:SCL-90測驗標準均達到全國常模,SAS測驗標準分為43分,咨詢基本結束。
八、咨詢效果評估
(一)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
我的情緒基本穩(wěn)定下來,心情也好多了,睡眠狀況好轉,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已逐步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朋友說終于看到了最本真的我。
(二)求助者的同學及老師對求助者改善狀況的評估
她精神好多了,開朗了許多,不太在意同學的評價了。
(三)心理測驗評估
求助者SCL-90測驗標準均達到全國常模,SAS測驗標準分為43分,說明求助者的焦慮緊張基本消失,心理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四)咨詢師的評估
求助者情緒明顯好轉,精神面貌好,而且自我評價積極、肯定,自信心增強。
參考文獻
[1]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魏娜,任琳琳.試論敘事療法在膜拜成員轉化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3(01).
[5] 包涵,鄭田偉.國內(nèi)敘事心理治療研究小議[J].知識經(jīng)濟,2012(24).
作者簡介:井瀟瀟(1989.04- ),女,山東泰安人,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2012級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性發(fā)展與輔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