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璧芬
大家都在說學校文化,究竟什么是學校文化呢?現(xiàn)在是有點霧里看花,有些校長把文化的載體當成文化本身。學校物質、制度建設等都是學校文化的載體,學校通過這些載體向外界傳遞其文化氣息。文化載體可以反映出學校文化,但文化載體并不等同于文化,正如學校制度并不是學校制度文化,學校物質并不是學校物質文化。只有學校制度背后所隱含的價值導向、管理理念才是學校制度文化,學校物質背后所蘊含、折射出的精神與思想才是學校物質文化。
華東師范大學新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李政濤教授的理解:“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人的活法,而生活方式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價值或者價值取向。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價值取向,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走出一條什么樣的生活之路與職業(yè)之路。文化就是“文”和“化”的融通、轉化。對于校長而言,“文”就是你的辦學思想、你對教育的理解等;“化”就是通過你的管理,把你的“文”化到學校的每一項工作中去,“化”到你的中層干部及師生的日常言行中去。所以,“文化”就是“文”以“化”之、以“文”化之。
學校文化即學校師生和領導者有特色的生活方式,有特色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诶罱淌诘倪@樣理解,可不可以說,我經歷過的一些學校的文化是這樣的,一所學校的校長務實求真,工作勤懇,從這所學校走出來的師生也比較低調,在各行各業(yè)上兢兢業(yè)業(yè);一所學校的校長工作嚴謹,有教無類,他的師生也自律性強,大愛無邊;一所學校的校長唯上是從,“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也成了他的師生的信條;一位校長率真,專于教研,他的師生也誠信,堅守教壇;一位校長追求享受,樂于游山玩水,他的師生也不談教學,大比樂法。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校長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就引領形成了學校的文化。
日本松下公司創(chuàng)辦第一年就做了一個250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它的創(chuàng)辦人講,松下公司是一個培養(yǎng)圣賢之人的地方,我們最好的產品是人,電器只是附帶的。也許正是這樣的價值取向,才使松下公司經歷多次經濟危機依然基業(yè)常青。
創(chuàng)建一種學校文化,就是要創(chuàng)建一種校長理想的有特色的生活方式;推進學校文化變革,就是要改變學校中人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艱難的事業(yè)。我有幸成為一名校長,在上級布局調整中接受承辦一所學校,撤銷原來的學校,在校址、校名、環(huán)境、學生、家長不同,師資相同的情況,如何去創(chuàng)建一所學校的文化呢?學校該成為怎么樣的學校,該有怎么樣的文化呢?
一、辦學理念體現(xiàn)價值取向,辦學理念傳達了學校價值核心
南燕小學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持續(xù)發(fā)展服務。育人目標:全面素質加特長?!叭嫠刭|加特長”是指在全面提高基本素質的基礎上,使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得到有效的發(fā)展,為將來走上社會,成長為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才或專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校風:尊師愛生 厚德博學 和諧發(fā)展;校訓: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務實求真,博學創(chuàng)新。
二、實施辦學理念
在學校的建設過程中,以“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持續(xù)發(fā)展服務”為導向,努力形成校訓中所說的“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務實求真,博學創(chuàng)新”的文化,從以下策略進行實施。
1. 把校長的價值引導滲透到各部門的工作計劃之中。
2. 抓住時事、政治和會議精神,借助傳達精神和宣傳教育,深入教師個人談話和聽取,潤物細化,使教師被動或主動地適應變化。
3. 開展學校的一些活動,落實辦學理念,使學校老師的思想、語言、行為方式體現(xiàn)了校訓的內容: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務實求真,博學創(chuàng)新,為祖國培養(yǎng)全面素質和有特長的人才。
4. 校長以身作則,以誠成友,無私奉獻。在實施活動中提練能體現(xiàn)學校文化的內容。
能否形成學校辦學初衷的學校文化,還需要校長在有意識無意識中的價值引領,需要長時間的滲透和浸潤。最終以學校價值觀為核心來構建學校精神文化,以學校精神文化指導學校制度文化與學校物質文化建設,這樣學校文化建設才是一個整體,才能避免出現(xiàn)各自為政的雜亂現(xiàn)象。
(本文在“廣東教育學會第十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征文中榮獲三等獎)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