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學完《故鄉(xiāng)》之后,開展了以“走近魯迅”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參與。
【活動一:經(jīng)典重溫】1.請你選擇下列作品中的一篇,就你最難忘的內容,仿照示例,續(xù)寫一句話,并寫出相應的課文題目。
備選課文:《風箏》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社戲》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藤野先生》 《雪》 《故鄉(xiāng)》
示例:一座荒園,盡顯童真童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仿寫:
【活動二:觀點爭鳴】2.活動過程中,為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魯迅,老師摘引了三句話(見下文),組織大家探討魯迅是“絕望而反抗者”還是“希望而戰(zhàn)斗者”,請你也來發(fā)表觀點,并結合材料②③陳述理由。
①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zhàn)斗者更勇猛,更悲壯。(《致趙其文》)
②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xiāng)》)
③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生命的路》)
【活動三:薪火相傳】3.在魯迅剛剛去世的時候,不少青年學生自發(fā)地來到魯迅墓前,揮淚宣誓:“先生,沒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謝,種子在,播撒在青年的腦海。”本周班級要出一期主題為“花謝,種子在”的黑板報,請你也來供稿。要求:結合上面列舉的任意一篇文章,用凝練的語言談談魯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種子”是什么。
【活動四:對聯(lián)賞析】4.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正在北京的國際友人斯諾和著名翻譯家、劇作家姚克聯(lián)名寫了一聯(lián):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請你簡析這副對聯(lián)的妙處。(上聯(lián)的“譯著”,指當時姚克與斯諾譯編的《活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