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麗
一、改進教學內容,向生活開放
思想品德課主要包括《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這兩門課的基本要求都是以生活為基礎。雖然,我們上課用的教材在設計時,也都是從小學生生活出發(fā),選擇的事例、題材大多都來源于小學生生活中的,但我們要考慮到自己教的小學生的獨特性,成長的環(huán)境差異。這就要求我們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捕捉我們身邊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及時把學生在生活出現(xiàn)的新問題、現(xiàn)實社會中出現(xiàn)的新信息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之中。所以,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活動內容是開放的,不能只拘泥于課本內容,應該向我們身邊的小學生自身開放,向小學生身邊的大自然開放,更是向小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開放。這就要求我們要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狀況、認知基礎、能力水平、行為習慣等,以便保護童心,有效地開展教學。
二、創(chuàng)新課堂結構,構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
教育即是自由,“呼喚人的主體精神是當代時代精神的最核心的內容?!睂W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必須在自主、和諧的氣氛下才能進行,而這一切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因此,構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1.導課的開放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見,良好的新課導入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前提。新課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應該根據(jù)具體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在上有關體現(xiàn)祖國建設成果時可以運用對比導入法,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和父輩的生活對比;再比如,在上“珍惜時間”主題我們可以采取情景體念法:我們讓學生先安靜地坐一分鐘,讓他們感受一下一分鐘有多長。然后可以分幾個小組,一個小組抄寫一分鐘的課文,一個小組朗讀一分鐘的文章,最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說說一分鐘可以寫多少字、讀多少字。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明白,一分鐘可以使我們做許多許多事情,從而引出課題。再比如,我們在上“學會全面看問題”的主題時我們可以采取游戲導入法:我們可以先讓幾個學生閉上眼睛,從不同的角度摸一下一個多種形狀的組合體,然后叫他們說說自己摸到了什么,最后讓他們睜眼看一看完整的組合體,并想想自己當時為什么說錯了。這樣就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新的教學內容
2.教學過程的開放性
(1)聯(lián)系社會,引導實踐。我們統(tǒng)觀《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兩本品德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實踐性強是它的最大特點。教材中很多的內容都是取材于現(xiàn)實社會,以及學生身邊很近的具體的生活實例?;谶@個特點我們可以帶領學生積極地走進社會課堂,甚至可以進行現(xiàn)場教學,也可以選定實踐主題,組織學生區(qū)定實踐。
(2)課堂表演,直觀形象。思品課的內容特別是《品德與生活》通俗易懂、具體明了。但是根據(jù)現(xiàn)代生本理論,看了,聽了不一定就會了,自己參與了才能深入內心。另外,小學生心理上活潑好動,喜好直觀。所以我們有些上課主題,可以根據(jù)其具體特征,讓學生參與表演類似的情形,這樣的教學就會形式多樣,課堂氣氛則更活潑,學生也更有興趣,效果自然也會更好。
(3)激情演講,內心升華。思品課中的很多內容,需要的不是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更需要學生真正投入感情,牽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真摯感情。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效果才會事半功倍?;谶@種考慮我覺得課堂演講式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式。
三、轉變教師角色,做思想的催化劑與助產士
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就是習慣于以一個尊者、長者、說教者的身份面對我們的學生。這種教師的角色和新課程背景下思品教師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思想的催化劑與助產士。在課堂中教師不能做簡單的說教,而是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更加開放的課堂形式,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另外,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要充分相信學生有很多自己的認識和見解,可以通過學生對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后加以積極引導和啟發(fā),最后達到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內化。
四、 改變教學評價,注重品德內化感受
思品課更沒有絕對的評價標準,而是更應該注重學生個體的內心感覺。思想品德也不是可以用分數(shù)衡量的。品德的提高只能潤物細無聲。所以,教師不要對任何人都是同一尺度,在任何情況下都用同一標準。我們更應該應注重學生的獨特性,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進而讓學生內化成自己的品德。答案不追求唯一,允許多元化。比如,在遵守紀律方面,有的學生表面上跟他同學差距還是很大,但是他如果有每天稍許的進步,就應該好好表揚,而不是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全部同學。
(作者單位:浙江臺州市書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