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史札記三則

      2014-09-07 03:11:10
      文化學刊 2014年1期
      關鍵詞:太歲干支紀年

      楊 琳

      (南開大學文學院,天津 300071)

      一、三千年前對井蓋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

      《圣經》是基督教的經典,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組成?!杜f約全書》是公元前一世紀前陸續(xù)寫成的,其中的古經部分,即所謂“摩西五經”,產生最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經《出埃及記》第二十一章《有關物主的條例》中對井蓋問題作了這樣的規(guī)定:

      If someone leaves a pit open,or digs a pit and does not cover it,and an ox or a donkey falls into it,the owner of the pit shall make restitution,giving money to its owner,but keeping the dead animal.

      譯成漢語就是:“如果有人敞開井口,或者挖井而未蓋住,一旦牛或驢掉入井中,井的主人就得賠償損失,即將錢賠償給牲畜的主人,但死畜歸井主所有?!?/p>

      今天的城市中已經見不到水井了,但各種管道的井卻是隨處可見,而且一般設在人行道或公路上。由于井蓋被盜或施工單位沒有加蓋等原因,常常造成行人不慎落入井中的悲劇和各種交通事故,而事故發(fā)生后往往找不到明確的責任者,似乎誰都有責任,又似乎誰都可以脫開干系,其結果只能是互相推委,板子難以打到誰的屁股上。想一想,古代以色列人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對這種事故引起高度重視并作出了明確的責任規(guī)定,不免令今人赧顏。

      二、面食何時出現(xiàn)于我國

      張光直先生在《中國飲食史上的幾次突破》[1]一文中說:中國飲食史上曾出現(xiàn)過五次大的突破,“第三次的重要突破是‘面食’的輸入,面食的起源在中亞,……中國的面食是由中亞傳來的,最早有面食的記載是《齊民要術》這本書,記載著‘餅’‘面條’‘面’的資料,《齊民要術》是南北朝晚期的著作,相當于公元三百年,因此我相信面食是東漢時期以后由中亞經西域傳入中國的。”張先生的這一看法與事實差距較大,文獻記載表明我國至晚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有面食了。《說文》:“麪,麥末也?!薄胞溎奔贷溩拥姆勰?。又:“粉,傅面者也?!毙戾|《說文系傳》:“古傅面亦用米粉。”“粉”字從米,最早應該是指米的粉面。女子抹粉在周代是很流行的,說明周代已有將糧食加工成面粉的做法。 《說文》又云:“餅,面餈也?!憋炞钤缡敲媸车慕y(tǒng)稱。《釋名·釋飲食》:“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餅、湯餅、蝎餅、髓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憋炇且蛴盟{和面粉使之合并而得名的。從《釋名》的記載可以看出,東漢時期面食的種類已較豐富?!罢麸灐本褪丘z頭?!稌x書·何曾傳》中說:“(何曾)廚膳滋味,過于王者。每燕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边@是說何曾生活奢侈,饅頭不開裂成十字 (即所謂“開花饅頭”)就不吃。宋仁宗名趙禎, “蒸”和“禎”讀音接近,宋人為避仁宗諱改稱“蒸餅”為“炊餅”。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仁宗廟諱貞 (按:當作禎,因避諱而作貞),語訛近蒸,今內庭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薄端疂G傳》中的武大郎賣“炊餅”為生,賣的就是饅頭,有些人以為賣的是燒餅,這是不明白餅的本義而造成的誤解?!八黠灐币鉃橄窭K索一樣的面食,大約就是面條。餅字在《墨子·耕柱篇》中已見使用:“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蔽鳚h史游《急就篇》:“餅餌麥飯甘豆羹?!鳖亷煿抛?“餅,溲面而蒸熟之則為餅?!蔽覀冎?,《說文》是解釋小篆本義的字典,小篆是秦代流行的字體,既然小篆中有“麪”“粉”“餅”等字,至少表明秦代已有面食?!吨芏Y·天官·籩人》云:“羞籩之食,糗餌、粉餈。”鄭玄注:“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為也。合蒸曰餌,餅之曰餈?!薄冻o·招魂》:“粔籹蜜餌?!蓖跻葑?“以蜜和米面,熬煎作粔籹?!被壔s (jùnǚ)是一種用蜜拌和米面油煎而成的面食,類似于今天的麻花或馓子。這都是先秦有面食的文獻證據。

      從考古發(fā)掘來看,我國很早就有石磨盤,如裴李崗文化遺址中曾出土石磨盤和石磨棒,距今有八千年左右的歷史。寶雞北首嶺F23、F35房子遺址中也都有石磨盤出土,距今有六七千年的歷史。這種磨盤與磨棒的組合雖然主要用于為谷物脫殼,但并非不能用來碾壓成粉。王仁湘主編 《中國史前飲食史》[2]: “新石器時代的北方還以陶鏊烙餅,是面食傳統(tǒng)形成的確證?!敝皇怯媚ケP與磨棒制作面粉過于費事,所以,人們一般還是“粒食”。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上下兩個圓磨盤旋轉研磨的石磨,如河北邯鄲市、陜西臨潼櫟陽、陜西臨潼鄭莊秦石料加工場、新疆木壘四道溝等戰(zhàn)國遺址都曾出土過這種石磨。這種石磨則適合用來粉碎糧食,由此也不難得出戰(zhàn)國時期已有面食的結論。不過由于當時用人力推磨,要將糧食加工成細粉也非易事,所以,戰(zhàn)國時期并沒有形成吃面食的風氣。漢代以后將畜力用于推磨。《后漢書·許劭傳》李賢注引《蜀志》說許劭“以馬磨自給”,可知漢代已用馬來推磨。用畜力推磨,面粉的加工容易多了,于是面食風氣在北方社會漸漸流行開來。

      由此看來,面食在我國是自發(fā)出現(xiàn)的,說成東漢時從中亞傳入,這與事實不符,至于說某種具體的面食 (比如拉面)是從中亞傳入的,這也許是有可能的。面食的起源與某種面食的由來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問題,正如人類的起源與某人的誕生未可同日而語一樣。

      三、“歲在涒灘”如何理解

      《呂氏春秋·序意》云: “維秦八年,歲在涒灘,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請問十二紀?!备哒T注: “八年,秦始皇即位八年也。歲在申名涒灘。” 《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比欢橹袊鴼v史紀年表,秦始皇八年 (公元前239年)的干支是“壬戌”,與 “(太歲)在申曰涒灘”不能對應。對此,學者們主要有三種解釋。

      1.“八”為“六”之訛誤。秦始皇六年為庚申年,與“涒灘”相應。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二十九《弟八論夏正秦正紀歲相錯》: “六今本誤作八。許氏周生曰八當為六,案許說是也。錢氏二亭以太歲超辰說之,非是。太歲超辰之說始于劉歆三統(tǒng)術,前此未之有也。”

      2.“維秦八年”指秦滅周之八年,即秦始皇六年。清孫星衍《問字堂集》卷一《太陰考》:“考莊襄王滅周之后二年癸丑歲至始皇六年,共八年,適得庚申歲,申為涒灘,呂不韋指謂是年。高誘注誤以為秦始皇繼位八年,則當云‘大淵獻’也?!标惼骈唷秴问洗呵镄滦a尅罚?]:“孫說至確。呂氏以五行遞嬗為朝代之興亡,觀《應同》可知。秦以水代周之火,則秦之紀元當從莊襄王滅東周之次年癸丑起算,明此所謂‘秦八年’者,系秦代周有天下之第八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六年(公元前二四一)庚申歲。高謂‘秦始皇繼位之八年’,謬甚?!?/p>

      3.因太歲超辰兩次,故與后世推算的干支相差兩年。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三十四《與孫淵如書》:“《呂氏春秋》‘維秦八年,歲在涒灘’,高氏謂秦始皇即位八年也。以今法推之,當為壬戌,而云涒灘者,秦初距后漢二百余年,當超兩辰,故差二年也?!?/p>

      對于“八”為“六”之訛誤說,趙光賢[4]反駁說:“以常情推測,呂氏門客于成書之后,記其年代,不應有誤;何況于成書之后, ‘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請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史記·呂不韋傳》)。如年代有誤,一望即知,何以無人指出,領取千金,亦不可解。由此可見,原文并不誤,誤在于讀者并未得正解?!边@種反駁貌似有理,實則無力。對方只要這樣輕輕回敬一句,恐怕就無言以對了:正因原文是“六”,所以無人糾錯;如果本來是“八”,賞金早就被人領走了。

      秦滅周之八年說在避免臆改原文的情況下得到了與訛誤說相同的結論,似乎是一種理想的解釋,然而解釋者沒有顧及到下文還有“秋,甲子朔”的話,這話的意思很明確,即秋季某月初一是甲子日。查徐錫祺《新編中國三千年歷日檢索表》[5](見下圖),秦始皇六年的秋季三個月沒有哪個月初一的干支是甲子,而秦始皇八年七月初一的干支是甲子,這表明“秦八年”只能是秦始皇八年,1、2兩說均不能成立。

      ?

      超辰說也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學者認為超辰是歲星的事,跟太歲無關,太歲紀年相當于地支紀年,不存在超辰的問題。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三十《弟廿三論太歲超辰之法古今所不用》:“故論歲星之行度則久而超辰,不與太歲相應,古法相應之說斷不可泥。論古人之法則當時且不知歲星之超辰,又安得有太歲超辰之說乎?”主張?zhí)珰q隨著歲星超辰的學者,找不到一個大家公認的超辰年份起算點。歲星每運行約86年就超辰一次,這86年的起點如何確定呢?主張?zhí)珰q超辰的錢大昕也只是含糊其辭地說“秦初距后漢二百余年,當超兩辰”,將超辰的起算點定在秦初,不知根據何在。《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有“歲在星紀”的記載,有些學者試圖據此建立起算點。星紀與十二辰的子相配,而昭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510年,這就是說,公元前510年歲星運行到子辰的位置,這樣不就可以計算出何時超辰了嗎?這也行不通,因為超辰是由于歲星的實際運行位置與十二辰不能對應而產生的問題,而據張培瑜等天文學家“計算考驗,《左傳》所書歲星位置與天象全不相符,皆非其時觀測實錄”[6]。既然先秦古籍記載的歲星位置與實際不符,超辰也就無從計算了。

      另外,每隔86年左右根據歲星的實際位置重新調整太歲的對應位置的話(即太歲超辰),將會導致太歲對應地支的變化,使得太歲紀年出現(xiàn)地支中斷的現(xiàn)象,造成太歲紀年無法連續(xù),這樣的歷法是不便使用的。

      筆者認為,秦始皇八年七月初一的干支為甲子,這是一個無法更改的客觀事實,所以,也只能承認“歲在涒灘”就是秦始皇八年。我們知道,干支紀年施行于漢代,漢代以前的干支紀年是后人在漢代紀年的基礎上逆推出來的,它跟先秦時期應用的太歲紀年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因此,根本就不存在壬戌年與涒灘是否對應的問題,也沒有理由把“歲在涒灘”強行拉去配在庚申年下。徐錫祺《新編中國三千年歷日檢索表》將涒灘系于壬戌年,這應該是根據文獻記載做的配置,是符合實際的。

      有些人信從不可靠的秦滅周之八年說,進而發(fā)掘其微言大義說:“呂不韋為什么把這一年作為秦國紀元開端?其特殊意義何在?原來,就在前一年,東周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討伐,盡入其國。兩周歷史終于結束在秦相國呂不韋手中。在呂不韋看來,終結一朝的歷史,同時意味著新朝的開端,這當然是一件非同尋常的歷史大事?!纱丝磥?,《呂氏春秋》的作者確實沒有用秦王嬴政的紀元。這里所蘊涵的政治意圖似乎頗可玩味?!保?]這種闡發(fā)恐怕求之過深了。

      [1]張光直.中國飲食史上的幾次突破[J].民俗研究,2000,(2).

      [2]王仁湘.中國史前飲食史[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7.204.

      [3]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7.

      [4]趙光賢.亡尤室文存[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61.

      [5]徐錫祺.新編中國三千年歷日檢索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8.

      [6]張培瑜.中國古代歷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85.

      [7]劉躍進.“秦世不文”的歷史背景及秦代文學的發(fā)展[J].文學與文化,2010,(2).

      猜你喜歡
      太歲干支紀年
      烏程漢簡 紀年簡選
      中國書法(2023年1期)2023-07-17 09:25:07
      智斗賽太歲
      干支梅
      草原歌聲(2020年3期)2021-01-18 06:51:58
      古代的“干支紀年法”
      中國風
      北大漢簡《節(jié)》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讀
      稀里糊涂大紀年(下)
      稀里糊涂大紀年(上)
      “太歲”到底是何方神圣
      人間真有活“太歲”
      九台市| 乐亭县| 黑山县| 咸阳市| 明光市| 大丰市| 定州市| 古浪县| 隆子县| 扎赉特旗| 新邵县| 抚松县| 古丈县| 苗栗县| 东港市| 晴隆县| 临猗县| 门头沟区| 武乡县| 固原市| 娄烦县| 海林市| 海丰县| 威信县| 政和县| 汾西县| 贡觉县| 大悟县| 巢湖市| 新和县| 临泽县| 巨鹿县| 遂川县| 闽侯县| 太仓市| 延边| 铜山县| 邢台市| 武山县| 六安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