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華
國人好面子,尤其是被人邀請喝酒吃飯,那是一個不小的面子。此風古亦如此,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就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有一個人家中一妻一妾,這位當丈夫的每次回來都是酒足飯飽,并在妻妾面前夸耀都是富貴之人請他吃飯。妻子不信,偷偷跟蹤,可城中無人與其招呼,最后見丈夫到城外墓地的祭祀者那里,向他們乞討祭祀剩下的酒肉。妻將這一幕告妾后,兩人抱頭痛哭,對所依靠的丈夫失去了信心。試想,假如這一妻一妾看到真有富貴之人請其夫君吃飯,那將是另一番場面,一定很開心,也很慶幸,因為她們的夫君在外有面子,“夫貴”自然“妻榮”。
在“食文化”發(fā)揚光大的今天,被人請喝酒吃飯自然是有面子的標志,那是一種權(quán)力和身份的象征。時常聽人炫耀性地感嘆:“真沒辦法,這個邀,那個請,分不開身來應付?!边@令沒有“飯局”的人聽了,不由“羨慕、嫉妒、恨”。
“飯局”一詞源于宋代?!熬帧痹窍缕逍g(shù)語,引申出“情勢、處境”的意思,后來再引申出“賭博、聚會、圈套”之意?!帮垺迸c“局”的組合,是宋代文人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意為把“局”設(shè)在飯里,形象又生動??v觀中國歷史,這種飯局上的圈套實在太多了。春秋時代的齊相晏子,在飯局上“二桃殺三士”;藺相如澠池會上屈秦王,保趙國數(shù)十年之太平。此外,還有“青梅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quán)”、“火燒慶功樓”等歷代著名飯局。最厲害的飯局莫過于兩千余年前那場“鴻門宴”,一餐飯差點改寫了中國歷史。
飯局千古事,得失心中知。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花錢賠笑請人吃飯的。飯局飯局,重點并不在于飯菜,而是以飯局作為媒介,達到設(shè)宴者的某種目的,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乎,飯局中的“門道”便成了官場、商場等名利場里局中人的經(jīng)營之道。
在官場,飯局無疑就成了工作能力強弱和溝通協(xié)調(diào)水平的延伸。領(lǐng)導前來視察工作,就算平時工作拖拉些、粗心些,甚至馬馬虎虎些,過著“一張報紙,一杯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式生活都沒問題。只要在領(lǐng)導視察期間把飯局等各項服務安排妥當,把這項工作作為黨和人民交代的重要政治任務,那視察后的結(jié)果一般都是皆大歡喜的。
而在商場,飯局更是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煞費苦心經(jīng)營的重點,最典型的莫過于廈門特大走私案主犯賴昌星為“暢通”走私渠道而特建的“大飯局”——“紅樓”。這個投資 1.4 億元修建、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奢侈場所,其設(shè)施極為豪華,可謂應有盡有。紅樓的“一條龍”服務,真可謂是干部腐敗的“速成班”。
常在飯局走,哪有不失手。飯局是導致官員腐敗的一扇大門,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腐蝕猶如“溫水煮青蛙”。因此,防止和減少官員腐敗應當整飭“飯局”。目前,中央和各地黨委、政府相繼出臺有關(guān)禁止“酒局、飯局”等規(guī)定。這一方面是在整頓政治環(huán)境,為“官員減負”,好讓其從“飯局纏身”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官員腐敗的現(xiàn)實需要,讓飯局不再成為官員墮落的“迷局”。
常在飯局走,哪有不失手。飯局是致使官員腐敗的一扇大門,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腐蝕猶如“溫水煮青蛙”。防止和減少官員腐敗應當整飭“飯局”,將官員從“飯局纏身”中解脫出來,讓飯局不再成為官員墮落的“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