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華+曹偉+張振
摘 要:課程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是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保障,合理的課程設置將會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產生積極作用。文章以我國石油高校為例,對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情況進行分析,探索進一步推進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建設。
關鍵詞:體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碩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較高層次的教育,能夠傳播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研人才等,對國家的文化繁榮、經濟建設等具有重要作用。
課程設置在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側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需要掌握扎實的體育基礎理論和出色的實踐技能,并且還需要擁有較強的、獨立的科學研究能力。從而為將來從事基礎理論研究與教學和訓練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以我國石油高校為例,分析研究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情況,探索進一步推進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建設。
我國體育學科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包括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通過學分的設置把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第二種是通過學位將課程劃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第三種是把前兩類進行歸納整合,將課程分為公共必修課、專業(yè)課及選修課。
我國石油高校中的石油大學(北京)將研究生的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但學分不同,石油大學(北京)為30學分,山東體育學院為42學分;中國石油大學和西南石油大學將研究生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yè)課,學分分別為30學分、34學分;西安石油大學、大慶石油學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江漢大學將研究生的課程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學分依次為34學分、33學分、34學分、31學分。學分設置上,我國石油高校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平均學分33.625,最高的為山東體育學院42學分,遠高于平均學分,最低的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30學分,低于平均學分。這反映出我國石油高校體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大體是按照公共課、專業(yè)課、選修課來劃分的。
一、公共課學時與學分
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各個石油高校中體育學碩士點公共課的學時、學分分配的差別顯著。學分方面,公共課學分最高的是山東體育學院,為10學分,最低的是魯東大學為6學分;學時方面,公共課學時最高的是聊城大學,為362學時,最低的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128學時。由此可以得出山東省各高校的公共課平均學分是8,平均學時是249,公共課學分與學時比為1:31。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在同一所高校里不同專業(yè)的公共課課程是相同的,不同高校的公共課課程也非常類似。結果顯示:在公共課課程的設置上,各碩士點基本相同,都是把外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自然辯證法作為研究生的公共課課程,我國石油高校體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公共課課程相對統一和固定。
二、專業(yè)課學時與學分
專業(yè)課是體育學科內容中的精髓,是本學科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是體育學研究生學習和掌握本學科知識的重要課程。
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各個石油高校中體育學碩士點專業(yè)課的學時、學分分配的差別較大。學分方面,最高的是中國西南石油大學,為20學分,最低的是山東體育學院,為10學分;學時方面,最高的是石油大學(北京),為432學時,最低的是山東體育學院為198學時。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石油高校中各高校的專業(yè)課平均學分是14.7,平均學時是286.5,專業(yè)課學分與學時比為1:19.5。
在專業(yè)課的課程設置上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yè)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管理系統工程、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體育學導論、體育教育與心理研究、體育社會學專業(yè)理論、體育思想史等;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課課程主要有體育學導論、專業(yè)理論、體育教育與心理研究、高級運動生理學、高級運動生物化學、高級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技術原理與應用、專業(yè)理論與實踐、運動與體能訓練等;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yè)課課程主要有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民族傳統體育概論、專業(yè)技能與方法學研究、人體運動能力的生物學研究、武術文化研究等。
由此可以看出,在專業(yè)課的課程設置上,傳統課程較多,學科前沿性課程相對較少,理論課程較多,教育實踐課較少,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
三、選修課學時與學分
選修課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彌補專業(yè)課設置的不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國石油高校各體育碩士授予單位基本上將選修課劃分為必須選修和任意選修,通過選修課的設置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但是在學分的設置上各高校則有顯著差異,學分分配最高的是山東體育學院,為22學分,比例約占總學分的50%,其次為師范類院校,學分約為12分,最少的是綜合類院校,平均為6分,其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最少,為4學分,選修課平均學分為10.9。
目前各高校開設的選修課程涵蓋了計算機知識、體育專項理論和方法、跨學科課程以及專業(yè)外語等,但是各高校由于自身的師資、教學設施以及科研方向的不同造成了選修課的數目和內容的不同。
總的來說,我國石油高校體育學碩士點中的不同學校和不同專業(yè)的公共課程基本相同,但在學分和學時的分配上有一定差異,學分相差最大為4,學時相差最大為234,表現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專業(yè)課設置上都保持了自身的特色,根據學校實際設置課程,并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完備的課程體系,但是在學分和學時分配上也出現了較大差異, 學分相差最大為10,學時相差最大為234。選修課的學分相差也較大,學分相差最大為10,交叉課程和跨學科課程方面涉及的較少,不能夠充分發(fā)揮選修課自主靈活的特色。
分析得出,我國石油高校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公共課、專業(yè)課和選修課的學分比為8:14.7:10.9,專業(yè)課學分與學時比為1:19.5,公共課學分與學時比為1:31,專業(yè)課的學分與學時比遠小于公共課。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偏向理論性,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安排較少,理論與實踐課比例也不太合理。各高校要更新課程設置觀念,采納學生和任課教師意見,提高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創(chuàng)新性,提高專業(yè)課學分和學時比例,加大教學實踐課比例,設置相應的科研課程,提高學生自主科研能力。通過舉辦體育講座、討論會等學術活動開闊學生的科研視野,開設專門的體育實踐課程,加強研究生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報告課題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報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黃漢升.新中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顧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7,(9).
[3]王斌,周紹忠,馬紅宇.我國體育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1).
[4]譚廣等.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2).
[5]劉杰.我國石油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現狀及對策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1.
[6]李希亮,呂登龍,李彥路.研究生教育與任職教育融合發(fā)展研究[J],繼續(xù)教育,2013,(5).
[7]劉韻秋,張寶生,張雪.石油企業(yè)成人短期培訓項目效果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J].繼續(xù)教育,2013,(2).
【責任編輯:賈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