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 要:原型范疇理論作為認知語言學領域里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有很強的解釋力。利用原型范疇的觀點對“foot”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解釋,揭示了“foot”一詞的詞義擴展規(guī)律,以“foot”原型意義為中心的詞義范疇科學地驗證了原型理論對一詞多義教學的理據(jù)性。運用原型范疇理論來指導多義詞詞匯教學,教與學都能得到顯著效果。
關鍵詞:原型范疇理論;原型義項;一詞多義;foot;詞義范疇
一、原型范疇理論概述
對范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經(jīng)典范疇理論。他在《范疇篇》中論述了經(jīng)典范疇理論的主要觀點:范疇具有明確的界限,某個概念只能隸屬于一個范疇;同一范疇內各成員的關系是平等的;范疇的特征是同時具備充分性和必要性的[1]。
原型范疇理論是在對Aristotle經(jīng)典范疇學說的批判基礎上產生的。20世紀50年代,著名哲學家Wittgenstein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概念,他通過對game一詞的研究論證了范疇邊緣的不確定性,以及范疇內存在中心與邊緣的區(qū)別。Rosch(1975)通過實證研究強調了范疇內存在的“原型義項”。他指出:原型是一個范疇內的最典型代表,原型義項是該范疇的核心意義,是范疇化的認知參照點。原型對于范疇的形成和理解具有關鍵作用。[2]Reed則認為原型是某一范疇的綜合特征和高度概括。因此,現(xiàn)代原型范疇理論的觀點認為,同一范疇內的成員存在典型與非典型之分,且地位不平等,處在中心位置最能代表該范疇的成員就是此范疇的原型;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例如,提到“furniture”一詞,人們首先會聯(lián)想到cabinet(櫥柜)、bed(床)以及dining-table(餐桌)等。這就表明,在“furniture”這個范疇內,“家具”的概念是高度概括以及包含了許多的家居裝備,其中櫥柜、床以及餐桌也比電視柜、梳妝臺和浴缸更先被想到,因為它們更具代表性,而其他的是“家具”范疇內的更邊緣成員。
二、“foot”的一詞多義
多義詞,也就是一詞多義現(xiàn)象,是指一個詞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義項。詞義的擴展演變是人類認知范疇化的結果。一個詞語的詞義范疇內的多個義項之間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聯(lián)系的,而該詞語最初具有的含義即是基本意義或者原型意義。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語言也會隨之而變化,詞義也就因為擴大、縮小、遷移等因素而增加。新增的詞義是在基本意義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即派生意義或擴展意義。
詞匯義項變化有三種形式:輻射型、連鎖型和綜合型。輻射型是指從原型義項向四周擴大,各派生義項間相對獨立;連鎖型是一種鏈式擴展,從原型義項派生出第二義項,第二義項派生出第三義項,依此類推。綜合型式綜合了前兩種模式的交叉擴展模式。[3]
“foot”一詞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英語學習者最早接觸的簡單詞匯之一。但在不同的語境中,它的詞義不同,甚至詞性也會發(fā)生變化。foot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的英語釋義[4]:①the part of the leg of a human being below the ankle joint;②travel by walking;③the pedal extremity of vertebrates other than human beings;④a support resembling a pedal extremity;⑤the lower part of anything;⑥lowest support of a structure;⑦a linear unit of length equal to 12 inches or a third of a yard;⑧any of various organs of locomotion or attachment in invertebrates;⑨a group of 2 or 3 syllables forming the basic unit of poetic rhythm。
顯而易見,釋義①是foot的核心意義,也就是原型意義。最早對foot的明確定義是“人體踝關節(jié)以下的部位”。在這個核心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釋義②“走路”,另外還有輻射擴展得到的釋義③④⑧,foot的詞義就不僅僅是指人類的腳,也可指除了人以外的脊椎動物的腳,甚至可指任何物件上可用來移動的部分。釋義⑤是通過隱喻概念得來的,腳部位是人體整體的最下面部分,借此foot可用來指代任何物體的下半部分。釋義⑥是由釋義⑤派生而來的,特指建筑物的基底。另外,在某些專業(yè)領域也有對foot一詞的延伸使用。釋義⑦“英尺”義項就是在物理和數(shù)學學科里常見的長度單位,釋義⑨則是指詩歌韻律中的“音腳”。
三、原型范疇理論對“foot”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解析
原型范疇理論是從認知的角度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多個義項間的關聯(lián)有著很理據(jù)性的解釋。根據(jù)原型范疇理論的基本觀點,foot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有以下解釋。
1.foot的多義項之間存在家族相似性
foot的核心意義是人體的腳部位,基于這個詞義從而擴展出了其他義項。但其他義項都對原型義項的界定有放大、縮小或者遷移,沒有一個義項的界定與原型義項是充分必要條件的。在整個詞義范疇內,非典型成員都具備典型成員的基本特征:某個體的下邊部分并可產生移動。這一共同屬性使得foot的義項眾多,能在不同語境下表達準確含義。
2.范疇內各義項之間的地位不平等
整個詞義范疇內,除了原型義項,其他的非典型義項與原型義項的接近程度都不一樣[5]。釋義②③④更加接近核心意義(1),義項之間的關聯(lián)更強,釋義⑤⑥義項就通過了隱喻的手法對原型義項進行延伸使用,釋義⑥更是釋義⑤的連鎖派生,而不是直接的輻射衍伸。而釋義⑧⑨義項意思離原型更遠,與核心意義的關聯(lián)更弱,所表達的意義就更抽象。詞義范疇內的成員的地位不平等,僅僅是隸屬度不一樣而已,只是由于與原型的聯(lián)系密切程度不同。
四、結語
原型范疇理論在解釋一詞多義現(xiàn)象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這不僅僅有助于解釋單個詞匯的多義現(xiàn)象,對閱讀教學的語境理解也起了很大作用。通過掌握某一范疇的原型意義,圍繞原型意義向外聯(lián)想擴展就能推導出詞匯的大量隱喻意義,舊詞新意的學習就可以建立再次基礎上。利用原型范疇理論有利于英語教師教授多義詞匯,以及讓學生靈活運用很多基本詞匯,而不是花大量時間在背記復雜詞匯上。
參考文獻:
[1]彭 媛.原型范疇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及其啟示[J].孝感學院學報,2005(04).
[2]王 寧.基本層次范疇理論對英語名詞詞匯學習的啟發(fā)[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3]王 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4]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fourth edition)[K].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 Hong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1997.
[5]林紅霞.基于原型范疇理論的“press”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認知解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4).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