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急診革蘭陽性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2014-09-20 06:17:22曹同瓦翁麗貞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4年3期
      關鍵詞:陽性菌革蘭急診科

      唐 韻,曹同瓦,劉 玨,翁麗貞

      (1.復旦大學醫(yī)學院附屬華山醫(yī)院靜安分院 a.急診科;b.重癥醫(yī)學科;c.檢驗科 上海 200040)

      近年來,革蘭陽性菌(G+)感染已成為醫(y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和廣譜抗生素的應用,多重耐藥的革蘭陽性菌日益成為嚴重的臨床問題。2011年上海地區(qū)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報告中,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藥菌株比例分別為56.9%和79.9%,腸球菌對萬古霉素耐藥株也逐漸增多[1]。耐藥菌感染可導致病死率增加、醫(yī)療資源的消耗和治療費用增加。為此,本研究以臨床分離的革蘭陽性菌為對象,了解急診科感染革蘭陽性菌的臨床相關危險因素,探討合理的治療方案。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來源 分離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入住急診科患者的血液、尿液、痰、膽汁、穿刺液、分泌液、膿汁及傷口引流液送檢標本(1796份)。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復菌株,分離出病原菌共593株,其中G+菌169株。465例感染病例中G+菌感染病例103例做為病例組,占22.2%;非G+菌感染病例組362例做為對照組。兩組在年齡和性別構成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tata 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χ2檢驗、非條件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單因素分析 病例組與對照組在急診科住院天數(shù)≥20 d、罹患腦卒中、低蛋白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中心靜脈置管、總置管數(shù)≥3根與急診科引起G+菌感染等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革蘭陽性菌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中心靜脈置管、慢性腎功能不全、住院天數(shù)≥20 d是急診科G+菌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革蘭陽性菌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醫(yī)院急診科是危重病及重癥感染較為集中的科室?;颊吡鲃有源?,構成復雜,住院患者大多高齡,基礎疾病多、抵抗力弱,有反復住院史,導致急診科的病原菌中不但有社區(qū)感染常見的病原菌,還包括了部分院內(nèi)獲得性感染的病原菌。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表明,病例組與對照組在住院時間≥20 d、罹患腦卒中、低蛋白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中心靜脈置管及總置管數(shù)≥3根等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非條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則表明:中心靜脈置管、慢性腎功能不全、住院天數(shù)≥20 d為G+菌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這與一些報道不完全一致。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幾點:①多個研究報道[9,10]中顯示年齡≥60歲為 G+菌感染的危險因素。而本調(diào)查中兩組的年齡及男女比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年齡均在90歲上下,故年齡不是急診科G+菌感染的臨床主要危險因素。②王齊國等研究[5,8,9]發(fā)現(xiàn)腫瘤、低蛋白血癥、貧血、機械通氣、合用抗生素等為革蘭陽性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而本調(diào)查是將三年中急診科分離出有效病原菌的感染病例總數(shù)465例分成G+菌感染病例組103例和非G+菌感染病例組362例進行對照分析。非G+菌感染病例組感染是多種革蘭陰性菌、真菌等,其累患基礎疾病、臨床治療措施、抗生素的早期聯(lián)用情況與G+菌感染病例組大體相仿,故上述因素也不是急診科G+菌感染的臨床獨立危險因素。③本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中心靜脈置管(CVC)是急診科感染G+菌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OR=4.936,P=0.002),與文獻報道一致[11]。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CVC在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及臨床輸液中的應用不斷增加。G+菌大多寄居于人體鼻腔、口腔、胃腸道或皮膚上,屬條件致病菌。有研究提示,MRSA醫(yī)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絕大部分是由外界而獲得。有創(chuàng)操作顯然增加了MRSA進入機體的途徑和機會。由于CVC是侵入性操作,破壞了皮膚的保護屏障,長時間留置CVC使得皮膚上的各種病原菌(尤其是G+菌)容易沿著皮下隧道移行入血[12],從而增加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機會。吳俊等[13]報道證實中心靜脈置管是早產(chǎn)兒醫(yī)院感染敗血癥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早產(chǎn)兒醫(yī)院感染病原菌中G+菌占45.2%,其中CVC的感染率最高位13.47%。董縐縐等[14]也報道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CRI)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SA為主。而多個報道顯示導尿管及氣管插管引發(fā)的感染檢獲的病原菌則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占 60% 以上[15,16]。④本調(diào)查中,慢性腎功能不全是急診科感染G+菌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OR=2.437,P=0.010)。分析原因可能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可同時合并貧血、低白蛋白血癥,營養(yǎng)不良,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透析置管治療,更容易發(fā)感染。樊佳等[17]報道腎功能不全Ⅰ~Ⅴ期患者感染率從4.40%升至14.21%,其中泌尿系統(tǒng)感染發(fā)生最多,占感染的41.57%。病原菌以G+菌為主,占總檢出的53.57%。主要是腸球菌屬、SA感染。⑤本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住院天數(shù)≥20 d是急診科感染革蘭陽性菌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OR=1.932,P=0.016),與許多文獻報道一致[5,9,11]。急診科人員流動性大,各種監(jiān)護儀器、治療搶救設備使用頻率高,條件致病菌可在人群、空氣、物體表面長期定植,通過接觸迅速傳播,大大增加了醫(yī)院感染的機率。病房空氣中的細菌數(shù)量是發(fā)生呼吸道醫(yī)院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雖以革蘭陰性菌為主,但僅其中的表皮葡萄球菌、屎腸球菌等G+球菌是引發(fā)呼吸道等部位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同時,雖然床單位中的枕頭、被服細菌數(shù)量明顯少于空氣環(huán)境,但它們的細菌類型和構成比與空氣環(huán)境基本相同,進一步分析表明,病房空氣和床單位等環(huán)境是G+球菌醫(yī)院感染的重要傳播途徑[8]。有資料表明,住院天數(shù)≥20 d者,其尿路感染發(fā)生率為34.60%,且隨住院天數(shù)的越長感染率越高[18]。

      總之,了解和掌握本院急診科感染G+菌的主要的危險因素,有針對性的合理選用抗生素,謹慎使用有腎毒性藥物,保護腎功能;減少侵入性置管,縮短住院天數(shù),加強手消毒,做好滅菌隔離措施,對預防和控制醫(yī)院內(nèi)G+菌感染和流行有益。

      [1] 朱德妹,楊洋,蔣曉飛,等.2011年上海地區(qū)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12(6):401-411.

      [2] 凌文輝,黃漢,廖康.2009~2011年急診科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0):1251-1252.

      [3] 唐韻,潘麗萍,章蓓蕾.5年感染病原體分布與耐藥性變化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8):1149-1151.

      [4] 王齊國,龍訓輝,徐測梁.老年人院內(nèi)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流行狀況及利奈唑胺療效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23):2175-2178.

      [5] 許亞茹,于垚,元小冬,等.革蘭陽性菌在NICU的分布及其與醫(yī)院感染的關系[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5124-5127.

      [6] 呂凱,馮連順,劉明亮.革蘭陽性菌重度感染的治療趨勢[J].國外用藥抗生素分冊,2010,31(5):224-230.

      [7] 劉祥琴,喻華,喬寧,等.2011年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分離致病菌的分布特點和耐藥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2,9(6):105-109.

      [8] 徐鳳霞,馬曉霞,張興華,等.27所醫(yī)院醫(yī)院感染現(xiàn)患率調(diào)查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3):2677-2679.

      [9] 陳惠清,周春蓮.某醫(yī)院感染病例中革蘭陽性菌感染患者調(diào)查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3,20(01):84-86.

      [10] 苗秀英,許夕海,胡立芬,等.老年患者常見革蘭陽性球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08):1914-1916.

      [11] 宋世平,李艷,陳建魁,等.MICU病原菌分布及泛耐藥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7):3715-3717.

      [12] 胡歆蕾,金敏.超高齡患者中心靜脈置管與鎖骨下靜脈置管的感染率比較及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9):4038-4039.

      [13] 吳俊,吳本清,黃進潔,等.早產(chǎn)兒醫(yī)院感染敗血癥的危險因素及病原學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2,14(2):93-96.

      [14] 董縐縐,方強.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04):759-761.

      [15] 林慧萍,吳明東,丁汀,等.ICU患者尿路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04):762-764.

      [16] 馬艷芳.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2):2807-2808.

      [17] 樊佳,韓飛,王仁定,等.慢性腎臟病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5015-5017.

      [18] 何群,張冉,王敏,等.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發(fā)生因素與病原學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9):4040-4042.

      猜你喜歡
      陽性菌革蘭急診科
      2020年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報告(簡要版)
      急診科床旁超聲的教育和培訓
      腫瘤醫(yī)院感染患者革蘭陽性菌分布與耐藥性及經(jīng)驗性抗MRSA的研究
      急診科搶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應用
      2011—2013年非發(fā)酵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監(jiān)測結果分析
      基層醫(yī)院ICU與非ICU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分布與耐藥性差異
      急診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探討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利奈唑胺治療老年人革蘭陽性菌感染的療效
      頭孢硫脒治療燒傷革蘭陽性菌感染
      食管疾病(2015年2期)2015-05-04 07:10:23
      護理績效考核在急診科的應用
      绥德县| 新乐市| 肃宁县| 旬阳县| 永春县| 北安市| 玛曲县| 大埔区| 怀安县| 平南县| 虹口区| 乌兰县| 潜江市| 河北区| 建瓯市| 涟水县| 堆龙德庆县| 蛟河市| 青阳县| 民和| 随州市| 鞍山市| 商水县| 始兴县| 泸州市| 韶山市| 汉源县| 汉阴县| 阜宁县| 南丰县| 福安市| 江山市| 青龙| 兴业县| 嵊泗县| 安泽县| 碌曲县| 昌平区| 九江市| 沙田区|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