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縱觀初中語文教學,學生預習能力、協(xié)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反思能力是關鍵的四種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提升發(fā)揮重要支撐作用。筆者多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針對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開展了積極的嘗試,本文將作簡要論述。
一、強化預習能力培養(yǎng)
一直以來,預習能力很少為初中語文教師所重視,大家將主要精力投放在了課堂教學上,甚至有些教師將教學活動完全局限于課堂。這樣的教學模式看似緊湊,實際上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弊端:一是課堂教學時間利用不夠充分,二是有些學生在課前對教學內(nèi)容不夠熟悉。因此,強化學生預習能力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
筆者在教學工作中致力于學生預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它能有效促進語文教學效率提升。首先,筆者對學生進行強化預習意識的教育,讓學生明白自主開展預習活動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必然要求,在語文學習中不能完全局限于課堂的45分鐘,要將課前預習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其次,筆者要求學生制訂預習計劃,把文學常識、字詞基礎知識以及熟知教材內(nèi)容等方面作為基本要求。同時,在每一課的教學前都向?qū)W生出示一組預習思考題,結合學生的預習計劃,科學高效地開展預習活動,讓學生的預習行為更加全面。
例如,在教學《奇妙的克隆》時,筆者要求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有效預習:(1)解決教材中的生字詞問題;(2)收集資料全面了解克隆技術,便于理解教材;(3)將課文預習活動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梳理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另外,筆者在教學中還對學生進行預習技巧指導,從提高學生預習效率入手,向?qū)W生重點推薦了“讀、思、做”三步預習法,要求學生深入細致地閱讀課文,查閱工具書,解決基礎知識,并對照教師提出的思考題認真地進行思考,在教材中尋找答案,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預習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還要嘗試做一做課后習題,檢測一下預習的效果,并將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記載下來,便于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研究。
二、強化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在語文學習中具有強烈的參與欲望,在一些問題的分析研究上有著自己的獨特觀點,并且迫切需要表達出來。但以往滿堂灌輸?shù)慕虒W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思維特點,采取以教師講解灌輸?shù)哪J竭M行填充教學,學生缺乏獨立的思維空間與學習平臺,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筆者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體現(xiàn)學生自主地位,并且給予他們合作學習研究的平臺,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智慧,實現(xiàn)重難點的有效突破。
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將學生編排為多個合作小組,以這樣的集體形式組織問題研究。為了配合這一教學模式,筆者將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融合成一組思考題交給學生分析研究。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要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析研究。
例如,在教學《紀念白求恩》時,筆者向?qū)W生出示了一組探究題:白求恩為什么值得贊揚?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哪些品質(zhì)?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間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文章開頭對白求恩同志的介紹包含哪些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他身上最本質(zhì)的東西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說說運用對比手法的好處。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色?在分組學習中,筆者要求合作學習小組充分發(fā)揮協(xié)調(diào)作用,在牽頭學生的組織下,大家開展分析辯論,收到了去偽存真、完善補充的效果。
三、強化觀察能力培養(yǎng)
作文學習是初中生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難點。學生因脫離生活、缺乏情感,甚至出現(xiàn)寫作中生搬硬套事例的狀況,這樣的教學困境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優(yōu)化。對此,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方面的能力訓練。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日常觀察的要求,鼓勵他們以自己的雙眼對周圍的生活進行觀察,并從觀察的內(nèi)容中篩選整理出有用的信息,作為寫作素材積累下來。
例如,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街道更寬闊了,大樓更高了,城市更整潔了,這樣的觀察可以體現(xiàn)出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速度。學生在這樣的觀察中會有較多的感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觀察所得記錄下來,并與多年以前的情景進行對比,從而形成視覺的強烈碰撞,進一步感悟到發(fā)展成就這樣的主題。由此可見,學生認真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能夠獲得豐富的素材,并從中提煉出鮮明的觀點。再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活動,在活動中觀察人和事。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身體力行、積極參與,而且要認真觀察,觀察活動中不同人的表現(xiàn),觀察事物發(fā)展的變化,觀察活動的熱烈場景等等。學生在這樣的觀察中會有所收獲,并能將之與自身積累的寫作技巧緊密結合起來,最終實現(xiàn)促進寫作質(zhì)量提升的目標。
四、強化反思能力培養(yǎng)
知不足然后能改。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而言,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及時查找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糾正和改進。對于學生而言,在語文學習中同樣要重視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養(yǎng)成每日反思的良好習慣,每天休息前都要反思一下當天的學習目標有沒有完成,像放電影一樣將知識在腦海中過濾一遍。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對當天學習內(nèi)容實施鞏固,同時也能夠及時查找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彌補。這樣的反思活動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不謀而合,是強化學生記憶與理解的有效措施。
此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還要反思各類學習方法與技巧,自己總結哪些學習方法最為有效,哪些學習技巧符合自己的思維特點,這樣的反思活動能夠保證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及時積累沉淀學習方面的好方法、好技巧,久而久之,就能夠積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提升學習效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相互交流,既要分析研討語文學習的重點難點,又要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方面的難點問題、要點內(nèi)容做到鞏固理解,并讓學生具有相互學習借鑒的良好平臺,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預習能力、協(xié)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反思能力是推動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抓手。因此,教師一定要以能力培養(yǎng)為支撐點,積極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松、學得高效,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搬經(jīng)鎮(zhèn)常青初中(22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