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來越大的網絡數據量對于機房設備密度的要求也是越
來越高,同時小型化的設備對于器件的尺寸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除了設備和器件小型化外,光纜的小型化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而光纜的小型化又會影響其配套的光纜連接器插頭。
關鍵詞:小型光纜小尺寸
1 概述
光纜的小型化推進源于設備對于尺寸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一方面,運營商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希望在同等的機房內容納最多的設備,另一方面,快速增長的業(yè)務量也迫使設備必須利用更多的有效空間。
而傳統(tǒng)的IDC機房中,初期設備,占有最大體積的就是通信設備本身以及線纜。以普通光纖配線架為例,用于繞纖收納的體積幾乎占據整個配線架空間的30%。而用于設備連接的大芯數光纜更是令布線變成一個十分煩人的工程。
而光纜小型化后,不單是光纜重量的降低,也意味著配線架可以容納更加多的光纜,從而降低布線難度,降低運營成本。
同時,配套的小型光纜連接器可以保證光纜尺寸改變后產品性能不會有變化。
2 改進簡述
相對于原來光纜的尺寸,小型光纜有1.6mm和1.2mm兩種尺寸。區(qū)別于原有的0.9mm的光纜,內部使用的是0.6mm的緊包光纜。1.6mm的光纜中含有6股芳綸,而1.2mm的光纜只有3股芳綸。雖然小型光纜的直徑變小了,但是其抗拉性能卻不會跟想象中一樣降低,經過測試,小型光纜同樣有超過100N拉力的抗拉強度,這也說明,雖然光纜直徑下降,但是他對光纜的安裝不會構成隱患。同時,以1.2mm的光纜為例,雖然光纜的直徑只降低了0.8mm,但是光纜的容量卻可以提高三倍。(如圖1)
雖然小型光纜的功能先進,但對于生產型企業(yè)來說,工藝上卻比常規(guī)的光纜復雜一些。首先,1.2mm的小型光纜內部使用的是0.6mm的光纜,而原有的陶瓷插芯尾柄卻是適合0.9mm松套光纜,而另行采購0.7mm的尾柄成本較高,使用原本的陶瓷插芯尾柄,由于空隙較大,在固化的時候很容易造成光纖彎曲,從而影響損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是將0.6的光纜剝離的長一些,然后套入一個0.9mm的松套光纜,由于光纜本身是不受力的,在制作的同時要防止光纜回縮,不過這種方法只能臨時應用,最終還是要靠降低0.7mm陶瓷插芯尾柄成本解決這個問題,而彎曲的光纖容易造成后期裂纖。
第二個問題是由于光纜較細,在器件中會有更高的彎曲半徑,一般來說,光纜會有一定的余量來適用拉力對器件造成的形變,需要在生產中盡量準確的留出余量,這就需要員工的熟練度較高。
除去上述問題。其余的部件都可以通用。
通過高低溫等環(huán)境試驗,小型光纜跳線的性能同樣能達到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這也說明在普通環(huán)境下,小型光纜完全可以代替2.0與3.0的光纜工作,從而節(jié)約設備空間,同時提高設備容量。
3 總結
小型光纜連接器在制作工藝上比原有的2.0光纜要復雜一些,同時需要更換插芯尾柄,對于員工的要求也更高。
但其性能同樣可以達到標準要求。完全可以在機房,交接箱等對密度要求較高的環(huán)境中使用。
參考文獻:
[1]鄭會津.光纜連接器的精密機械加工技術[J].傳輸線技術,1982(06).
[2]宋金聲.光纖無源器件技術的發(fā)展方向[J].現代通信,2002(01).
[3]宋金聲.光纜連接器用陶瓷套管的加工技術[J].現代有線傳輸,1997(02).
作者簡介:
江國強(1968-),男,臨安人,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電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