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液黏附狀態(tài)的影響

      2014-09-25 03:47:59陳春娟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年24期
      關鍵詞: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陳春娟

      [摘要] 目的 探討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哐吼じ綘顟B(tài)的影響。 方法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給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門冬氨酸鉀鎂,觀察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變化。 結果 治療后sICAM-1、sVCAM-1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5例(9.1%)出現(xiàn)注射痛,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門冬氨酸鉀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难吼じ綘顟B(tài),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門冬氨酸鉀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液黏附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 R54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8(c)-010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1]。心律失常為其早期常見并發(fā)癥,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心律失常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液黏附狀態(tài)明顯升高[2-3]。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療效顯著,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呐R床資料,以探討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哐吼じ綘顟B(tài)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4],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急慢性感染及肝腎功能異常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年齡38~75歲,平均(59.5±11.2)歲;梗死部位:單純下壁7例,前壁36例,側壁6例,下壁合并后壁5例,合并右室梗死1例。

      1.2 方法

      入院后給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對癥治療,包括嚴格臥床休息、吸氧、口服阿司匹林、鎮(zhèn)靜止痛、口服硝酸酯類藥物,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同時給予門冬氨酸鉀鎂(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1091)治療,6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由有資質(zhì)的檢驗師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觀察并比較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比較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在治療過程中,5例(9.1%)出現(xiàn)注射痛,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上多伴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類藥物及休息不能完全緩解,同時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5-6]。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時,脂肪酸及兒茶酚胺增加,易誘發(fā)心律失常,且由于情緒緊張、疼痛等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異常,從而誘發(fā)心律失常[7]。有研究顯示,血清黏附分子sICAM-1和sVCAM-1均參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與發(fā)展[8]。sICAM-1和sVCAM-1屬黏附分子家族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5],主要有兩個產(chǎn)生途徑:①一些mRNA翻譯后產(chǎn)物不表達于細胞表面,而是直接分泌進入血液;②血管內(nèi)皮細胞、白細胞或其他多種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胞外部分的酶性裂解,使細胞外部分脫落進入血液循環(huán)。sICAM-1和sVCAM-1主要介導細胞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zhì)的黏附,也可介導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黏附,從而引起血管功能障礙[9],形成不穩(wěn)定性斑塊。

      門冬氨酸鉀鎂為糖類鹽類與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藥,具有很強的細胞親和作用[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伴有低血鎂和低血鉀癥狀,給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后,患者的低血鎂和低血鉀癥狀均得到改善,心律失常癥狀也得到改善,從而使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降低。門冬氨酸鉀鎂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較高的活性,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55例患者的sICAM-1、sVCAM-1水平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門冬氨酸鉀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难吼じ綘顟B(tài),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麗梅,黃照河,陸克興,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右江醫(yī)學,2007, 35(3):245-247.

      [2] 何飛,彭雪梅.基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分析與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6):417-418.

      [3] 張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0):413-414.

      [4]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huán)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5] 方臻飛,周勝華,胡信群,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循環(huán)黏附分子的變化[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5,13(2):215-217.

      [6] 陳玉先.不典型心肌梗死36例臨床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11):73-74.

      [7] 常亮堂,張密霞,張艷軍.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對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2008,21(1):48-50.

      [8] 楊玉雙,吳金義,劉影,等.疏血通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血漿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4):1401-1402.

      [9] Nikolopoulou A,Tousoulis D,Antoniades C,et al.Common community infections and the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vidence for chronic over-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vascular cells adhesion molecule-1[J].Int J Cardiol,2008,130(2):246-250.

      [10] 隴文菊.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9):1295-1296.

      [11] 何健華.門冬氨酸鉀鎂治療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18(20):98-99.

      (收稿日期:2014-06-14 本文編輯:李亞聰)

      [摘要] 目的 探討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哐吼じ綘顟B(tài)的影響。 方法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螅o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門冬氨酸鉀鎂,觀察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變化。 結果 治療后sICAM-1、sVCAM-1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5例(9.1%)出現(xiàn)注射痛,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門冬氨酸鉀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难吼じ綘顟B(tài),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門冬氨酸鉀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液黏附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 R54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8(c)-010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1]。心律失常為其早期常見并發(fā)癥,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心律失常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液黏附狀態(tài)明顯升高[2-3]。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療效顯著,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探討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哐吼じ綘顟B(tài)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4],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急慢性感染及肝腎功能異常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年齡38~75歲,平均(59.5±11.2)歲;梗死部位:單純下壁7例,前壁36例,側壁6例,下壁合并后壁5例,合并右室梗死1例。

      1.2 方法

      入院后給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對癥治療,包括嚴格臥床休息、吸氧、口服阿司匹林、鎮(zhèn)靜止痛、口服硝酸酯類藥物,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同時給予門冬氨酸鉀鎂(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1091)治療,6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由有資質(zhì)的檢驗師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觀察并比較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比較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在治療過程中,5例(9.1%)出現(xiàn)注射痛,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上多伴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類藥物及休息不能完全緩解,同時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5-6]。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時,脂肪酸及兒茶酚胺增加,易誘發(fā)心律失常,且由于情緒緊張、疼痛等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異常,從而誘發(fā)心律失常[7]。有研究顯示,血清黏附分子sICAM-1和sVCAM-1均參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與發(fā)展[8]。sICAM-1和sVCAM-1屬黏附分子家族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5],主要有兩個產(chǎn)生途徑:①一些mRNA翻譯后產(chǎn)物不表達于細胞表面,而是直接分泌進入血液;②血管內(nèi)皮細胞、白細胞或其他多種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胞外部分的酶性裂解,使細胞外部分脫落進入血液循環(huán)。sICAM-1和sVCAM-1主要介導細胞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zhì)的黏附,也可介導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黏附,從而引起血管功能障礙[9],形成不穩(wěn)定性斑塊。

      門冬氨酸鉀鎂為糖類鹽類與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藥,具有很強的細胞親和作用[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伴有低血鎂和低血鉀癥狀,給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后,患者的低血鎂和低血鉀癥狀均得到改善,心律失常癥狀也得到改善,從而使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降低。門冬氨酸鉀鎂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較高的活性,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55例患者的sICAM-1、sVCAM-1水平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門冬氨酸鉀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难吼じ綘顟B(tài),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麗梅,黃照河,陸克興,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右江醫(yī)學,2007, 35(3):245-247.

      [2] 何飛,彭雪梅.基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分析與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6):417-418.

      [3] 張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0):413-414.

      [4]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huán)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5] 方臻飛,周勝華,胡信群,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循環(huán)黏附分子的變化[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5,13(2):215-217.

      [6] 陳玉先.不典型心肌梗死36例臨床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11):73-74.

      [7] 常亮堂,張密霞,張艷軍.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對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2008,21(1):48-50.

      [8] 楊玉雙,吳金義,劉影,等.疏血通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血漿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4):1401-1402.

      [9] Nikolopoulou A,Tousoulis D,Antoniades C,et al.Common community infections and the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vidence for chronic over-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vascular cells adhesion molecule-1[J].Int J Cardiol,2008,130(2):246-250.

      [10] 隴文菊.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9):1295-1296.

      [11] 何健華.門冬氨酸鉀鎂治療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18(20):98-99.

      (收稿日期:2014-06-14 本文編輯:李亞聰)

      [摘要] 目的 探討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哐吼じ綘顟B(tài)的影響。 方法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給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門冬氨酸鉀鎂,觀察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變化。 結果 治療后sICAM-1、sVCAM-1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5例(9.1%)出現(xiàn)注射痛,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門冬氨酸鉀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液黏附狀態(tài),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門冬氨酸鉀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液黏附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 R54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8(c)-010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1]。心律失常為其早期常見并發(fā)癥,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心律失常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难吼じ綘顟B(tài)明顯升高[2-3]。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療效顯著,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呐R床資料,以探討門冬氨酸鉀鎂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哐吼じ綘顟B(tài)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4],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急慢性感染及肝腎功能異常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年齡38~75歲,平均(59.5±11.2)歲;梗死部位:單純下壁7例,前壁36例,側壁6例,下壁合并后壁5例,合并右室梗死1例。

      1.2 方法

      入院后給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對癥治療,包括嚴格臥床休息、吸氧、口服阿司匹林、鎮(zhèn)靜止痛、口服硝酸酯類藥物,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同時給予門冬氨酸鉀鎂(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1091)治療,6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由有資質(zhì)的檢驗師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觀察并比較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比較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在治療過程中,5例(9.1%)出現(xiàn)注射痛,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上多伴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類藥物及休息不能完全緩解,同時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5-6]。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時,脂肪酸及兒茶酚胺增加,易誘發(fā)心律失常,且由于情緒緊張、疼痛等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異常,從而誘發(fā)心律失常[7]。有研究顯示,血清黏附分子sICAM-1和sVCAM-1均參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與發(fā)展[8]。sICAM-1和sVCAM-1屬黏附分子家族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5],主要有兩個產(chǎn)生途徑:①一些mRNA翻譯后產(chǎn)物不表達于細胞表面,而是直接分泌進入血液;②血管內(nèi)皮細胞、白細胞或其他多種細胞表面的黏附分子胞外部分的酶性裂解,使細胞外部分脫落進入血液循環(huán)。sICAM-1和sVCAM-1主要介導細胞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zhì)的黏附,也可介導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黏附,從而引起血管功能障礙[9],形成不穩(wěn)定性斑塊。

      門冬氨酸鉀鎂為糖類鹽類與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藥,具有很強的細胞親和作用[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伴有低血鎂和低血鉀癥狀,給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后,患者的低血鎂和低血鉀癥狀均得到改善,心律失常癥狀也得到改善,從而使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降低。門冬氨酸鉀鎂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較高的活性,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55例患者的sICAM-1、sVCAM-1水平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門冬氨酸鉀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叩难吼じ綘顟B(tài),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梁麗梅,黃照河,陸克興,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和CRP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右江醫(yī)學,2007, 35(3):245-247.

      [2] 何飛,彭雪梅.基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分析與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6):417-418.

      [3] 張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特征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0):413-414.

      [4]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huán)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5] 方臻飛,周勝華,胡信群,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循環(huán)黏附分子的變化[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5,13(2):215-217.

      [6] 陳玉先.不典型心肌梗死36例臨床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11):73-74.

      [7] 常亮堂,張密霞,張艷軍.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對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2008,21(1):48-50.

      [8] 楊玉雙,吳金義,劉影,等.疏血通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血漿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4):1401-1402.

      [9] Nikolopoulou A,Tousoulis D,Antoniades C,et al.Common community infections and the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vidence for chronic over-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vascular cells adhesion molecule-1[J].Int J Cardiol,2008,130(2):246-250.

      [10] 隴文菊.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9):1295-1296.

      [11] 何健華.門冬氨酸鉀鎂治療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18(20):98-99.

      (收稿日期:2014-06-14 本文編輯:李亞聰)

      猜你喜歡
      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中心律失常的有效護理干預
      參松養(yǎng)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的研究分析
      從“虛、痰、瘀、毒”論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觀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31:5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滯的心電圖診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4:29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6:30
      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09:54
      曲美他嗪治療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療效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6:26
      阿托伐他汀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6:0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yī)辨證治療分析
      鹿泉市| 临城县| 安新县| 榆树市| 九台市| 大方县| 天全县| 齐齐哈尔市| 永济市| 运城市| 启东市| 贡嘎县| 广饶县| 沧州市| 乌什县| 康定县| 东乡县| 绥江县| 高雄县| 盘山县| 诏安县| 遂平县| 儋州市| 新泰市| 简阳市| 洪泽县| 鄱阳县| 莱阳市| 乳山市| 玉树县| 伊吾县| 高雄市| 邯郸市| 读书| 城市| 汉阴县| 南岸区| 沁阳市| 教育| 天镇县|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