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虛飾與實錄:唐人墓志撰寫的兩難抉擇

      2014-09-29 11:51:42李秀敏
      文藝評論 2014年12期
      關(guān)鍵詞:墓主唐人墓志銘

      李秀敏

      墓志發(fā)展至唐代形成創(chuàng)作繁盛期,據(jù)《全唐文》與今人所編《唐代墓志匯編》、《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隋唐五代墓志匯編》等相關(guān)文獻(xiàn)的輯錄,加上近期大量出土的墓志,現(xiàn)存唐代墓志總量已逾萬方。這些墓志作品對研究唐代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在一些墓志中也存在著大量虛飾甚至有悖于事實的內(nèi)容。對此,唐人也有清醒的認(rèn)識,李璋在《唐范陽盧氏夫人墓志銘》中就此加以評論說:“大凡為文為志,記述淑美,莫不盛揚平昔之事,以虞陵谷之變,俾后人睹之而瞻敬。其有不臻夫德稱者,亦必模寫前規(guī),以圖遠(yuǎn)大。至天下人視文而疑者過半,蓋不以實然故絕?!雹俣鸥σ灿凇短乒嗜f年縣君京兆杜氏墓志》言及此類現(xiàn)象說:“甫以世之錄行跡示將來者多矣,大抵家人賄賂,詞客阿諛,真?zhèn)伟俣耍懸晦??!雹谶@種墓志創(chuàng)作內(nèi)容存有虛飾甚至背離真實之現(xiàn)象,與唐人墓志撰寫堅持實錄原則顯然形成一大矛盾。墓志雖以歌功頌美為本質(zhì)特征,但在體制上也有尚實的要求,曹丕《典論·論文》說“銘誄尚實”,可視為墓志實錄撰寫原則的首倡者。劉勰也指出碑志與史傳文學(xué)的關(guān)系:“夫?qū)俦w,資乎史材,其序則傳,其文則銘”。③史傳文學(xué)自古就有實錄的要求,唐人也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將實錄與“尚實”作為墓志撰寫的首要原則。如張說就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予固春秋之徒也,懲不濫而勸不僭,義重天綱,孝崇人紀(jì)。樂諄諄之成訓(xùn),善哀哀之克子。不著倚相之書,將受邱明之恥。九原上,千月深,覽碑版,傷知音,有以見古史之心也”④,明確表明自己要堅持實錄原則,以史家筆法創(chuàng)作碑志。這種墓志創(chuàng)作內(nèi)容虛飾失實與實錄原則的矛盾,使唐人在墓志撰寫過程中經(jīng)常要面臨兩難選擇。本文將就唐代墓志虛飾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墓志虛飾現(xiàn)象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解決虛飾與實錄這一對矛盾的方式對唐代墓志文體發(fā)展的影響等問題詳加論述。

      唐代墓志存有虛飾或有悖事實之辭大體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受唐人希冀聲名不朽心理所左右,二是由過度濫用墓志文體自身職能所決定。

      希冀聲名不朽實際上與重視個體價值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唐代文化活躍,經(jīng)濟(jì)繁榮,綜合國力達(dá)到頂峰,成為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之一,時代賦予了唐人強烈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因此唐人對個體價值極為重視,也令唐人對死后的世界與死后的聲名更為看重。唐于建國之初雖崇尚儉素,然而在唐人對死后世界重視的心理作用下,厚葬漸成風(fēng)俗。太宗于《薄葬詔》中描述當(dāng)時的厚葬之風(fēng)說:“勛戚之家,多流遁于習(xí)俗,閭閻之內(nèi),或奢靡而傷風(fēng),以厚葬為奉終,以高墳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極雕刻之華,靈輀明器,窮金玉之飾,富者越法度以相尚,窮者破資產(chǎn)而不逮。”⑤此種厚葬之風(fēng),貫穿唐朝始終,屢禁不止。在唐人追求不朽的心理驅(qū)使下,不僅厚葬之風(fēng)熾盛,由于墓志本身的形制特征,也令它成為唐人追求聲名不朽的有效載體。唐人欲借墓志傳聲名于不朽的表述,在唐代墓志中比比皆是,如:

      貞觀035《張君墓志銘》:“式刊玄石,冀芳猷不朽云爾。”

      開元214《劉君志銘》:“有子子輿,荒然在疚,罔知所告,永維圣人不朽之義,號哭頓首,訴予為銘。”

      開元043《劉府君楊夫人銘》:“夫志者所以彰全德,俾百代不朽,故刊石以旌焉?!?/p>

      大歷六年《崔文修改葬墓志銘》:“故諸侯計功大夫稱伐,勒金石所以傳無窮之歲,況我先府君德邁前古,……安可闕而不書矣。”

      在此種心理左右下,墓主家屬不惜重金,請托名人撰寫墓志,于唐代蔚然成風(fēng)。這在劉禹錫《祭韓吏部文》與白居易《修香山寺記》中均有相應(yīng)評述:“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⑥、“微之將薨,以墓志文見托,既而元氏之老,狀其臧獲、輿馬、綾帛,洎銀鞍、玉帶之物,價當(dāng)六七十萬,為謝文之贄?!雹咴谀怪骷覍俚囊笠笳埻信c重金酬謝下,唐人在墓志在撰寫過程中,往往陷入虛飾與實錄的兩難選擇與矛盾中。關(guān)于此點,今人岑仲勉分析說:“此以文鬻,彼以賄來,撰主方苦贊揚之不至,求者豈許譏詆之相加?碑志不能與史傳相比,其勢然也。”⑧一些墓志作者在請托和重金的壓力下,單純迎合墓主家屬,遂令墓志虛飾甚至有悖事實現(xiàn)象不可避免,恰如中唐封演所云:“近代碑碣稍眾,有力之家,多輦金帛以祈作者之諛,雖人子罔極之心,順情虛飾,遂然成風(fēng)俗?!雹岣猩跽?,一些作者僅將撰寫墓志作為謀取經(jīng)濟(jì)利益的手段,如《唐國史補》載:“王仲舒為郎中,與馬逢有善,每責(zé)逢曰:‘貧不可堪,何不求碑志見救?’”⑩《新唐書》亦載:“(李華)晚事浮屠法,不甚著書,惟天下士大夫家傳、墓版及州縣碑頌,時時赍金帛往請,乃強為應(yīng)。”?此類現(xiàn)象之多,在唐代已屢見不鮮,乃至韓愈、白居易等亦不能免俗。

      唐代墓志存有虛飾或有悖事實之辭的第二個原因,是由過度濫用墓志文體自身職能所決定。由于墓志文體本身具有稱美不稱惡的禮制要求,在這一要求的嚴(yán)格制約下,虛飾乃至有悖事實之辭便不可避免。溯其源流,墓志本為碑之變體。作為一種后起的文體樣式,墓志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必然要融合吸納先于它而存在的文體特征,逐漸形成自身的文體規(guī)范。而碑這一文體在發(fā)展過程中,又借鑒吸納了鐘鼎禮器銘文的文體特征,成為鐘鼎禮器的替代物。鐘鼎禮器銘文,本身就有頌德紀(jì)功、宣揚教化的文體職能。對此,早在《禮記·祭統(tǒng)》中就有相關(guān)評述:“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惡焉。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唯賢者能之。銘者,論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勛勞、慶賞、聲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也。顯揚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順也。明示后世,教也?!?墓志在發(fā)揮自身稱功頌德這一文體職能的同時,也嚴(yán)格遵“稱美不稱惡”的禮制要求,以隱惡揚善作為創(chuàng)作的重要原則。然而墓志作者在實際撰寫過程中,由于墓主乏善可陳,無美可頌,甚至存在一些難以掩飾的昭彰惡行,墓志作者便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實錄原則,濫用墓志文體自身的稱美頌功職能,在“稱美不稱惡”的禮制要求和隱惡揚善的墓志寫作原則的掩護(hù)下曲筆為文,造成了墓志內(nèi)容的虛飾失實。正如《洛陽伽藍(lán)記》所言:“生時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窮天地之大德,盡生民之能事,為君共堯舜連衡,為臣與伊皋等跡。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塵;執(zhí)法之吏,埋輪謝其梗直。所謂生為盜跖,死為夷齊,佞言傷正,華辭損實”?,這就造成墓志中存有許多諱言墓主惡行或過度夸飾墓主德行的內(nèi)容。

      唐人所撰寫的墓志中,虛飾甚至有悖事實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反面:其一,攀引高門、炫耀先祖世系的輝煌;其二,諱言墓主惡行或過度夸飾墓主德行。

      為增加墓主的家族榮光,墓志作者在敘寫墓主家世時往往攀引高門、炫耀墓主先祖世系的輝煌,此類例證不勝枚舉,如:

      《隋滄州饒安縣令侯君妻劉夫人墓志銘并序》:“其先河間獻(xiàn)王之后,冠冕弈葉,龜組相仍。”

      《唐故弘農(nóng)楊府君墓志銘并序》:“俊乂踵武,珪璋蘭庭,四世五公,連綿不絕?!?/p>

      《大唐處士故賈君墓志銘并序》:“軒冕弈葉,文武英奇,輝煥國史,芬芳家諜?!?/p>

      這些墓志攀引高門,竭力渲染鋪敘默默無聞?wù)唢@赫的家世,用虛飾不實的文字形成一種非常典型的程序化表述。對于此種現(xiàn)象,劉知幾嚴(yán)加斥責(zé):“且世重高門,人輕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若仲遠(yuǎn)之尋鄭玄,先云汝南應(yīng)劭;文舉之對曹操,自謂魯國孔融是也。爰及近古,其言多偽,至于碑頌所勒,茅土定名,虛引他邦,冒為己邑。若乃稱袁則飾之陳郡,言杜則系之京邑,姓卯金者咸曰彭城,氏禾女者皆云鉅鹿?!?足見劉知幾對墓志中此類虛飾不實之詞的不滿與排斥。

      因過度濫用墓志歌功頌美、隱惡揚善的文體職能,使得唐代墓志中存有許多諱言墓主惡行或過度夸飾墓主德行而導(dǎo)致內(nèi)容失實的現(xiàn)象。如:

      永徽019《許君墓志銘》:“是以鴻圖九萬重之羽,蓄之于真域;膺運半千之材,韜之于沖器。比潤則白珪失照,校馥則清桂芬。翻飛于禮義之場,翱翔于道德之圃?!?/p>

      墓主本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庸碌之人,在墓志作者的筆下也赫然成為卓爾不群,德才兼?zhèn)涞母呤?。又如?/p>

      《大周故納言博昌縣開國男韋府君夫人瑯耶郡君王氏墓志銘》:“前夫子承慶,八歲偏罰,十歲便為夫人所養(yǎng),撫存訓(xùn)獎,慈愛無隆,學(xué)宦婚娶,并夫人所成立。常謂所生子嗣立、淑等曰:‘時俗婦人,罕有明識,前妻之子,多被憎嫌,孝己伯奇,皆其人也。此吾之所深誡,亦爾輩所明知。’”

      墓主王婉,本為“父子三人皆至宰相”的韋思謙繼室,韋承慶繼母,韋嗣立生母,據(jù)《舊唐書·韋思謙傳》:“母王氏,遇承慶甚嚴(yán),每有杖罰,嗣立必解衣請代,母不聽,輒私自杖,母察知之,漸加恩貸。”?這樣一個對繼子動輒體罰,嚴(yán)苛過甚的婦人,在墓志中一變而為慈愛有加、對繼子視若己出且宅心仁厚的繼母,兩相對照,頗有諷刺意味。再如《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銘》,據(jù)正史記載,墓主杜兼飛揚跋扈,殘害忠良,無惡不作?!杜f唐書》說他“兼性浮險,豪侈矜氣”、“故兼所至,人側(cè)目焉”?;《新唐書》也說:“杜佑素善(杜)兼,始終倚為助力。所至大殺戮,裒藝財貲,極嗜欲。適幸其時,未嘗敗?!倍陧n愈創(chuàng)作的這篇墓志中,惡行累累的杜兼卻一變而為“始為進(jìn)士,乃篤朋友,及作大官,克施克守……不畜不牧……”?的清正廉潔、奉公守法的良吏形象,對與其誣殺屬下韋賞、陸楚,誣告李藩等種種惡跡卻只字未提。

      針對這一現(xiàn)象,許多唐代作家在嚴(yán)厲批判的同時,也沿襲“銘誄尚實”的實錄傳統(tǒng),將墓志創(chuàng)作與史傳寫作等量齊觀,堅持實錄原則。這于墓志中也有明確表述:

      開元292《王公墓志銘》:“皇皇有望,哀哀罔極,思志其美,見托為文,感親懿而不忘,陳信詞而無愧?!?/p>

      天寶128《祖氏墓志銘》:“嗣子濟(jì)以為至敬無文,直書其事,庶夫來者知我不誣?!?/p>

      貞元100《王公墓志銘》:“故予略諸實錄,以紀(jì)年歷,刻于片石,不藻其辭。”

      元和119《西門大夫墓志銘》:“以元佐性無飾偽,文好直詞,爰命記能,庶勝實錄?!?/p>

      《唐故高士通直郎賈府君并夫人京兆杜氏墓志銘》:“詞不假人,鬼傳實錄,忍哀記事,豈曰無文?!?/p>

      在實錄原則的指引下,一些文人拒絕撰寫內(nèi)容虛飾或有悖事實的墓志,《新唐書·韋貫之傳》“貫之沉厚寡言,與人交,終歲無款曲,不為偽辭以悅?cè)??!峋映秩f縑請撰先銘,答曰:‘吾寧餓死,豈能為是哉!’”?裴均,又稱裴筠,在德宗朝以阿諛奉侍權(quán)貴著稱,為宦官竇文場所豢養(yǎng)。德宗朝欲任用他為相,身為諫官的李約以不可污臺輔之名,上疏嚴(yán)加勸阻,而剛正不阿、摒棄權(quán)奸不遺余力的韋貫之,嚴(yán)辭拒絕為裴均創(chuàng)作墓志,也是出于鄙夷裴均卑劣行徑的緣故。在《辭撰王承宗先銘奏》中,蕭俛也以王承宗“先朝阻命,事無可觀”?為由,拒絕為曾經(jīng)割據(jù)一方,與朝廷為敵的王承宗之父撰寫墓志。

      唐人在墓志撰寫過程中,時時面臨著虛飾與實錄這一對矛盾。如何處理二者間矛盾,這對墓志文體的發(fā)展必然產(chǎn)生一定影響。一些唐代墓志作家為調(diào)和二者間的矛盾,開始有意識地改變往昔對墓主官階履歷等逐一詳加敘寫的傳統(tǒng)墓志成例,而是在保證墓主事跡基本真實的基礎(chǔ)之上,關(guān)注墓主的個性特征,選取那些最能凸顯墓主個性特征的典型事跡以塑造墓主形象。如張說在《與營州都督弟書》中說:“骨肉世疏,居止地闊,宗族名跡,不能備知。讀《厭次府君狀》,已具歷官,未習(xí)性習(xí)。夫五常之性,出于五行,秉氣所鐘,必有偏厚。則仁義禮智信,為品不同;六藝九流,習(xí)科各異。若以稷禹之事,贊于巢由;孫吳之術(shù),銘于游夏,必將神人于悒,未以為允。今之撰錄,蓋欲推美實行,崇識素心,先德怡神于知我,后生想望于見意。說為他人稱述,尚不敢茍,況于族尊行哉?”?他主張對墓主生平的敘述既要遵照事實,不妄加譽美,也要突出人物個性。這就使得墓志這一以稱美揚善寄托哀思為基本職能的實用文體,逐漸顯示出史傳性,甚至是傳記文學(xué)的特征來。

      這一轉(zhuǎn)變在初盛唐時已顯出端倪,如《張氏亡女墓志銘》:“時年始三歲,予嘗從公宴罷,被□而歸,則昏昏無覺知,婉侍坐于側(cè),終夕不寐。后喪同□兄,哀過乎人,雖喪紀(jì)已終,日月逾遠(yuǎn),每因中表言及,或偶其平生筆硯戲弄之物,未嘗不嗚咽涕流,感動左右?!?此篇分別選取作者公宴后酒醉返家,其女(墓主)雖年僅三歲,卻陪侍左右,終夕不寐,以及思念亡兄,睹物思人,哀痛不絕這兩個典型事例,來凸顯亡女張婉謹(jǐn)守孝悌之道,溫婉至情的個性特征。再如《大周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銘并序》,精心塑造出杜并這一年僅十六歲的少年英雄形象:“鹽醬俱斷,形跡于毀,口無所言。因公府宴集,手刃季童于座,期殺身以請代,故視死以如歸。仇怨果復(fù),神情無擾”,?彰顯出杜并手刃構(gòu)陷自己父親的奸佞之剛烈英勇與鎮(zhèn)定自若。以上所舉的這兩篇墓志銘,僅是在單純地遵循實錄的基礎(chǔ)上,一改往昔縷陳墓主人生履歷的傳統(tǒng),以典型事例凸顯墓主的人物形象,并沒有雜以虛構(gòu)成分,史傳性甚至是傳記文學(xué)特征并不明顯。另有一些墓志作家為塑造墓主形象,刻畫墓主完美品格,開始偶爾融入些許虛構(gòu)甚至是荒誕不經(jīng)的成分。如張說《四門助教尹先生墓志銘》:“長安二年六月十日晝寢,忽夢麟臺兩局爭召修文,忽而嘆曰:‘十二日稷,吾當(dāng)往矣?!蛎易逍驔Q。至日,俟期安枕,俄然而卒。春秋四十,可謂古之達(dá)化知命者也?!?墓主因夢而預(yù)感自己死亡將至,這顯然是一種小說筆法,雖然是墓志作者所虛構(gòu)的情節(jié),但卻從一側(cè)面彰顯出墓主自知死亡將至而順其自然、豁達(dá)從容應(yīng)對的生死觀??梢哉f,初盛唐墓志中所運用的這些虛構(gòu)情節(jié),不但細(xì)致地刻畫出墓主的性格特征,也顯示出墓志文體向史傳甚至向傳記文學(xué)轉(zhuǎn)變的些許痕跡。

      至中唐,墓志創(chuàng)作在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韓愈、柳宗元等人的努力下,繼續(xù)向前開拓,在墓主生平事跡大體真實的基礎(chǔ)上,更為重視凸顯墓主鮮明的個性特征,使墓志的創(chuàng)作與史傳文學(xué)更為靠近。如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此篇墓志為凸顯王適這一命運坎坷、形骸放浪的“奇男子”形象,分別概敘王適“不肯隨人后舉選”,在諸公貴人面前不屑以諂媚阿諛之語悅?cè)?,?yīng)試時又作驚人之論;與人交,合意則“往來門下”,不合則去意果決;傲睨權(quán)貴,嚴(yán)拒盧從史之邀;為民除弊,能“櫛垢爬癢,民獲蘇醒”等諸多事例。甚至不惜筆墨詳細(xì)敘述王適騙婚的始末:“初,處士將嫁其女,懲曰:‘吾以齟齬窮,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唬骸崆髬D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粗欀^媒嫗:‘吾明經(jīng)及第,且選,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jìn)百金為嫗謝?!Z,許白翁。翁曰:‘誠官人邪?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嫗曰:‘無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書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見,未必取視,幸而聽我。’行其謀。翁望見文書銜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與王氏?!?通過近乎戲劇化的描寫,迂直的侯翁、狡黠的媒嫗與王適落拓不羈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忍俊不禁。又如柳宗元《太府李卿外婦志》:“及移永州,州之騷人多李之舊,日載酒往焉。聞其操鳴弦為新聲,撫節(jié)而歌,莫不感動其音,美其容,以忘其居之遠(yuǎn)而名之辱,方幸其若是也?!?以遠(yuǎn)徙永州的遷客騷人聞藝伎馬淑琴音莫不感慨共鳴,見其面容莫不忘記身世凄涼多舛,側(cè)面烘托,細(xì)致刻畫出馬淑美妙的琴音與無與倫比的美貌。再如李翰《故歙州長史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弟遇疾暴卒,別駕燒一指以禱于神,既而弟復(fù)生,自說方就縶,上帝有命,以兄燒指,宜復(fù)其生”,?以因弟暴亡,墓主自燒其指禱告于神,致使上帝頓生憐憫之心而赦弟復(fù)生這一荒誕不經(jīng)的情節(jié),塑造出墓主謹(jǐn)守孝悌之道的完美品格??梢?,在韓、柳等人的努力下,墓志不再是一種單純的銘功頌德、抒發(fā)悼祭之情的實用文體,也不再是簡單刻板地記錄歷史真實的史傳,而是開始了向傳人為主的文學(xué)傳記文體的實質(zhì)性的轉(zhuǎn)變。

      至晚唐,杜牧等人又沿著韓、柳等人所開辟的墓志記人的新路繼續(xù)前行,令墓主形象更為立體飽滿,墓志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傳記文學(xué)作品。如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為彰顯墓主盧霈的才情與個性特征,分別選取盧霈一生經(jīng)歷的橫斷面:少年——僅知斗雞走馬,不知禮義;成年——幸蒙教化,潛心向?qū)W;最終結(jié)局——壯志未酬,為盜所殺;使墓主神情風(fēng)采如現(xiàn)筆端,形象栩栩如生。在《唐故岐陽公主墓志銘》中,為刻畫岐陽公主這位尊崇高貴的公主嫁為人婦后,卑委恰順,奉上撫下,溫婉賢淑的美德,甚至于墓志中穿插了一個岐陽公主出嫁前頗具幽默意味的情節(jié):“始憲宗時,宰相權(quán)德輿有婿獨孤郁為翰林學(xué)士,帝愛其才,因命宰相曰:‘我嫡女既笄可嫁,德輿得婿獨孤郁,我豈不得耶?可求其比’?!?語短意長,雖外似閑筆表明憲宗擇婿標(biāo)準(zhǔn),但從中既可窺得憲宗對岐陽公主的寵愛之情,也為后文岐陽公主輔助夫婿杜悰成為賢臣作鋪墊,堪稱一篇人物形象鮮明、立體可感的人物傳記作品。

      顯然,唐人在墓志撰寫中處理實錄與虛飾這一對矛盾的方式,也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墓志文體的變革,墓志撰寫不再拘泥于墓主人生履歷的鋪陳,而是在墓主生平事跡基本真實的基礎(chǔ)上,選取最能凸顯墓主生平功績與個性特征的事跡來展現(xiàn)墓主的個性,將頌德褒美、寄托哀思的墓志這一實用文體,逐漸轉(zhuǎn)變?yōu)樯畹盟抉R遷史傳文學(xué)敘事精髓的人物傳記作品。

      猜你喜歡
      墓主唐人墓志銘
      唐人路上 花瓣飄香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20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遼寧法庫葉茂臺七號遼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中國唐人御工坊 中國唐人琴苑
      對聯(lián)(2019年11期)2019-05-19 05:04:24
      墓志銘漫話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4
      墓志銘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從日藏《唐人相撲》裝束看清代中國戲曲的在日傳演
      戲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8:28
      “梳妝樓”墓主考淺析
      古代也有交規(guī),唐人超速要“打屁股”!
      《我的墓志銘》征文通知
      双流县| 高安市| 云和县| 华坪县| 永清县| 土默特左旗| 济南市| 丰原市| 永清县| 呼伦贝尔市| 万盛区| 通州区| 永嘉县| 广水市| 丹凤县| 云林县| 安义县| 邵阳县| 石嘴山市| 博客| 兴安盟| 上栗县| 介休市| 梅河口市| 农安县| 岱山县| 集贤县| 铜鼓县| 定兴县| 运城市| 靖州| 平泉县| 株洲市| 南通市| 山西省| 房产| 息烽县| 博湖县| 宁南县| 冷水江市|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