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紫千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什么樣的音樂課是一堂好的音樂課?什么樣的音樂課才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音樂課?以什么標準來評價一堂音樂課?這是許多音樂教師關心的問題,現在各地市用的音樂教材版本很多,在這種一標多本的音樂教材教學中,也直接影響到新教材實施的效果。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讓學生上音樂課要達到學生學得快樂、高興,教師教的愉悅、舒心,聽課者聽得積極、開心。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一、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課是好的音樂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能在音樂課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jié)課成功了一半。要想激起學生的興趣就必須要了解認知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備課,通過備課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法、研究學情才能掌握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進而去解決重難點;每個學校學情不同,每個班級學生不同我們音樂教師要有的放矢駕馭課堂教學,只有充分備好課才能找到吸引學生興趣的素材,把這些素材貫穿到音樂教學和課堂里來,把枯燥的音樂課上得活潑開心、有趣生動,做好學情分析是找到學生興趣的最佳方法,其實學生的興趣很好找到切入點,激發(fā)學生興趣還需要教師開動腦筋,廣開思路,做一個有思想、聰明的教師。我聽過一節(jié)小學低年級的音樂課,這個老師把難懂的四分附點音符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學生一下就記住了。例如:老師在講四分附點音符的時候用了一個順口溜:小小圓點圓又圓,它的作用不簡單,音符后面加上它,時值馬上加一半。有些教師把枯燥的樂理知識變成有趣的游戲,例如:一節(jié)中學音樂課教師在講《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時,她讓學生根據音樂做不同的動作,學生對回旋曲式豁然開朗。還有些教師把難把握的歌曲旋律在感知和反復聆聽中讓學生很快掌握;把一些學生難理解的管弦樂曲在動畫片中得到體會,在音樂課教學活動中,要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的任何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和成果加以保護,讓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展示自己,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喜悅,增強榮譽感和自信心,學生們的興趣肯定會高起來。
二、自然輕松,流暢清晰,不做作的課是好的音樂課
剛剛結束的市級示范課《小黃鸝鳥》一課,教師運用柯達一教學法,運用手影做教具,通過手勢高低表現旋律的高低、帶動小朋友淺而易懂的掌握了歌唱。老師利用低年級學生喜歡表現這一特點,通過分組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互評音樂課的表演情況,讓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正真做到了我的音樂課堂我做主。學生在音樂課上反復感知和聆聽音樂,教師有目的提出問題層層遞進。學生先在無意識的音樂熏陶中感受音樂旋律,然后再讓學生自主有意識的去體驗歌曲的學習,學生對歌曲從不知到知,從茫然到有興趣,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地學會了這首歌曲。教學輕松,流暢,愉快。
三、突出音樂主體,感知音樂的美,引起學生共鳴的音樂課是好課
我在講豫劇《劉大哥講話理太偏》一課時,學生對豫劇不感興趣也不太熟悉,我在備課時就要想辦法找到學生興趣點和切入點,讓學生充分感受豫劇的魅力,讓學生了解豫劇是我們自己的家鄉(xiāng)戲曲,初步了解豫劇的相關常識,讓學生嘗試參與豫劇表現,激發(fā)了學生對豫劇的興趣。首先我在各班找了一些喜歡豫劇的同學,她們能唱能演,在這期間還發(fā)現了一個全國小梅花得主,我就讓她們參與帶領大家在課堂上先聽再唱,最后表演,課堂效果很好。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在音樂教學設計中運用了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表現活動,是該課教學成功的關鍵。學生課前搜集豫劇資料,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再通過觀看、聆聽、演唱、打節(jié)奏、談感受相結合的師生活動,在音樂課上我一直遵循著我的課堂我做主的原則,把音樂課下放給學生。突出以學生為主題,引起學生的共鳴。
四、體現教師豐厚的音樂和人文素養(yǎng)的音樂課是好課
洛陽市音樂示范課參評的25節(jié)中小學音樂課,涵蓋了從小學一年級到九年級的各個學段,凸顯了課堂的真實性,執(zhí)教的教師普遍具有很強的音樂基本功和全面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在上課時吹、拉、彈、唱、舞等音樂基本功的能力很強,教師音樂人文素養(yǎng)、文化底蘊之高,語言詼諧幽默,知識的傳達之潤物細無聲,深入淺出,化難為簡,組織、引導、調控等教學水平普遍提高,而且相關文化知識豐厚,多媒體教學手段恰到好處,有些細微的處理給課堂增色不少,給觀摩教師們帶來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啟發(fā),同時也體現出參賽音樂教師功力的深厚積淀。
總之,快樂、自然的音樂課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為載體,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才能全面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霸跇闼刂星笳妫谒妓髦星斑M”,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表現平臺,要充分尊重學生,轉換提問方式,轉變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要根據學生的知識認知水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不同選擇適合學生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效性,明確每一步設計的目的。課堂活動明了、簡潔,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真正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準確把握教材,研究新的課程標準,立足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為學生終身音樂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讓他們能夠真正地走近音樂課,成為音樂課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