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媒體對職業(yè)院校學生價值認同和道德歸屬的影響及對策

      2014-10-16 00:28霍冰鵬席琦龐根明
      職業(yè)·下旬 2014年9期
      關鍵詞:價值認同職業(yè)院校新媒體

      霍冰鵬 席琦 龐根明

      摘 要:新興媒體,處于人生目標選擇期的職業(yè)院校學生產生了很大影響。本文分析了新媒體對職業(yè)院校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及負面作用,通過調研了解學生對新媒體的依賴程度和受影響的范圍,對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職業(yè)院校德育工作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新媒體 職業(yè)院校 價值認同 道德歸屬

      依托于數(shù)字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逐漸興起的“第五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青年和學生群體,從“校園網(wǎng)”“人人網(wǎng)”“手機電視”到大學生追捧的“論壇”“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的主要媒體,這種快餐式的文化和新的媒介帶給職業(yè)院校學生的是方便快捷和新奇刺激的娛樂。同時,這種新媒體對學生價值觀和道德標準的影響,成為我們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差、自律性不強,由于長期處于學校教育中的“被遺忘的角落”“被否定的對象”,他們的思想不成熟,自我心理較重,自控能力差,極易受到新媒體娛樂化的影響。職業(yè)院校主要任務是向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輸送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術為主,要求學生較高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相應的基礎課程的學習就處于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價值觀的形成就顯得尤為重要。新媒體對傳統(tǒng)德育教育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zhàn)。

      一、新媒體傳遞正能量,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平臺

      新媒體展現(xiàn)出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使學生打開了新的視野,獲得了更多新知識,成為他們全方位認識世界和社會的平臺。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和生活觀念呈現(xiàn)多樣化、娛樂化、休閑化的傾向,以往學校教育方法的權威性和單一性在這個時候被打破,學生獲得了全方位、多角度觀看世界的能力。“手機報”“論壇”“微博”“微信”等新的媒體隨時隨地記錄并傳遞著社會新聞和信息。這些新媒體一定程度上傳遞著社會主流的思潮和普遍認同的道德價值觀,學生也會對這巨大的信息量進行篩選。

      有調查顯示,學生對政府新聞網(wǎng)、如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等信任度為50%,對騰訊、新浪網(wǎng)信任度比例占25%,對開心網(wǎng)等社交網(wǎng)站和企業(yè)網(wǎng)站的信任度較低,有的幾乎為0%。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對于網(wǎng)絡信息具有一定的判斷力,他們原有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不會隨意被顛覆。在學習環(huán)境相對寬松的情況下,雖然高職院校學生,對新媒體的依賴性要高于一般青少年,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高職院校學生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不僅增加了信息量,而且也可以在互動性強的新媒體中增強自身的社會性和對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感。

      二、“超媒體性”模糊了學生的人生目標

      “超媒體性”是指多媒體中非線性地組織和呈現(xiàn)信息的特性。

      人們在這種超媒體性的背景下獲取信息得到了極大的自由,這樣具有刺激性和震撼性的內容被反復推崇,使學生無暇審視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和價值取向,在碎片化的時間里以娛樂化的方式解構著傳統(tǒng)的主流價值觀和道德體系,這是職業(yè)院校原本單一、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模式無法掌控和改變的。

      新媒體信息的傳播往往以新奇、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為特點,為大家建立了一個開放的、信息交流平臺。例如論壇、博客等成為大家自主發(fā)表言論、表達情感、甚至宣泄不滿情緒的窗口;新媒體的開放性和及時共享性使得這些信息在群體交互之間快速升溫,有的在眾多吹捧中變成一種“認同”;虛擬空間的信息公共資源,在隨意的轉載和推崇中,使學生喪失了判斷力,在跟風傳播中獲得愉悅和消遣。有數(shù)據(jù)表明,青少年的價值觀還未定型,對事件的判斷力受到網(wǎng)絡影響較大的占到50%,不受網(wǎng)絡影響的幾乎為0%。

      職業(yè)院校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即使是高職學生也剛剛成年,價值觀呈現(xiàn)出感性大于理性的特點。他們對待熱點事件和新聞缺乏理性的審視和思考,這樣的多元文化取向、多元價值體系、多重道德標準淡化了學生應有的人生目標。這樣后果非常嚴重,將影響到一批社會基礎層面人群的價值認同,乃至這一代人的主流道德觀念。

      三、新形勢對職業(yè)院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較大沖擊和挑戰(zhàn)

      學校的德育工作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zhàn)。網(wǎng)絡和信息時代顛覆了學生心中教師說教的教育權威,德育教育實踐者在這種巨大挑戰(zhàn)面前開始思考。如何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建立積極、正確的價值體系,怎樣有效地利用網(wǎng)絡信息時代為教育工作服務,是教師迫切解決的問題。

      首先,阻斷網(wǎng)絡,隔絕學生與外界的聯(lián)系,采用“圍、堵”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一項關于學生對新媒體接觸時間的調查顯示,學生使用新媒體的日均時間在4小時以上的占到47.89%,日均時間在2小時以上的占到25.92%,日均時間在1~2小時的占到22.49%。由此可見,學生對于新媒體的依賴程度較高,如果采用“圍”和“堵”的方法,難度很大。并且這樣嚴格的管理制度,盡管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職院學生犯錯誤、誤入歧途的概率,但從長遠看,只是飲鴆止渴,只能將學生“封閉化”“愚昧化”,這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第二,正確、積極、科學的引導是關鍵。處于叛逆期的青年學生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同的興趣愛好會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交流。教師從德育工作的“說教者”要轉變成為引領潮流的“參與者”,這要求我們教師在多元文化的新媒體中參與進來,通過休閑娛樂的交流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對偏頗的意識和價值觀起到修正作用,從而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不斷影響學生,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第三,讓新媒體變成職業(yè)院校德育工作的新載體。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媒體形式的多樣化、交互性、開放性使教育工作面臨新機遇,信息傳播的更便捷、更高效,要求我們因勢利導,建立新聞與德育的互動機制,讓微博、微信、論壇、手機報等成為正確價值體系的推動力量。新媒體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形式單一的模式,集圖片、文字、聲音、圖像為一體的形象化媒體,有助于我們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全方位、多角度、個性化地傳遞德育思想和社會主義價值觀。有人甚至預言:要將新媒體變成主流媒體,將新的話語方式變成主流對話方式,在新方式和媒體中載以科學的思維和道德價值觀,順應時代潮流,順勢而導,豈不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黃建榕,馮小寧.新媒體技術與高校德育發(fā)展關系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2]董文杰,新興媒體與文化消費轉型[J].媒介與文化,2007(8).

      [3]沈旭,張帆.大學生價值觀變化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教育報》,2006-2-28.

      [4]俞國民.大眾媒介公信力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賈文鳳.新媒體的發(fā)展及其社會影響[D],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7.

      [6]楊靜.“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之我見[J].內蒙古大學刊,2008(6).

      (作者單位: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價值認同職業(yè)院校新媒體
      如何加強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yè)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jié)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價值認同的辯駁與實踐
      國家治理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支持水利職業(yè)院校發(fā)展
      職業(yè)院校不能僅培養(yǎng)一線普通工人
      凭祥市| 万荣县| 和政县| 云阳县| 即墨市| 桦川县| 珲春市| 深水埗区| 汉寿县| 武邑县| 安远县| 安福县| 沙雅县| 绵阳市| 元谋县| 天镇县| 德清县| 鹤庆县| 武山县| 兴仁县| 垦利县| 琼海市| 佛教| 威远县| 鹤山市| 和林格尔县| 田阳县| 延吉市| 屏山县| 绥棱县| 临猗县| 石台县| 永州市| 北流市| 临漳县| 上饶市| 临汾市| 天津市| 澳门| 杭州市|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