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弟
摘 要:在近二十年的小學高段數(shù)學教學工作中,我所教的班級年年獲鎮(zhèn)教學獎,多次獲縣教育教學獎。教出的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后,回來看望我時還常常對我談起我對他們的教導,說我教給他們的數(shù)學知識還記憶猶新。特別讓我欣慰的是我教出的多個高中生對我說過:何老師,感謝您給我們打下了良好的數(shù)學基礎,讓我們覺得高中數(shù)學越學越簡單。現(xiàn)將我這二十年來的小學高段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中的得失做以下交流,與各位教師共勉。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應用題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29-01
一、教會學生正確判斷單位“1”
在六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向?qū)W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把:是、比、相當于、占后面一個量看作單位量“1”。比如甲是乙的3/5,把乙看作單位“1”;牛比羊多4/5,把羊看作單位“1”;男生相當于女生5/6,把女生看作單位“1”。楊樹占柳樹的7/8,把柳樹看作單位“1”。如果分率出現(xiàn)在兩個量的中間這一情況,我把它們定義為倒裝句,出現(xiàn)倒裝句我通常要求學生把它們改變過來,把分率放在這兩種量的最后,再用上面的方法找出單位“1”。例如蘋果樹的1/3是梨樹,我們要說成:梨樹相當于蘋果樹的1/3.。學生學會判斷單位“1”。后面的分數(shù)乘法和除法應用題教學就會變得相當簡單。
二、學會判斷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
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一定要告訴學生:單位“1”已知用乘法,因為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如:某班男生24人,女生是男生的3/4,女生有多少人?就是求24的3/4是多少,列式為:24×3/4。
單位“1”未知用除法,就用量除以它對應的分率。以為除法的意義是:已知兩個數(shù)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是多少,所以就用這個量除以它對應的分率。例如:某班有男生24人,男生是女生的3/4,女生有多少人?就是已知女生的3/4是男生人數(shù)即24人,求女生有多少人?也就是女生×3/4=24,所以列式為:24÷3/4。
三、對比練習不可少
學生只要學會判斷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也就會判斷用乘法還是除法來計算,但是,如果一道題中出現(xiàn)兩個單位“1”的量時,要學生一定要細心。如:六年級有40名學生,其中女生占3/5,女生又是全校學生的1/8,全校有學生多少人?第一次是把六年級學生看作單位“1”(已知)用40×3/5,第二次把全校學生看作單位“1”(未知),用量除以對應的分率來計算,即40×3/5÷1/8即可。
總之,分數(shù)應用題變化多端,只要學生能正確判斷單位“1”。并且牢記:“單位“1”已知用乘法;單位“1”未知用除法?!边@一口頭禪,多數(shù)分數(shù)應用題學生就會了。再讓學生多加練習,分數(shù)乘法和除法應用題也就越學越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