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滿族音樂文化是滿族精神價值的展現,是滿族在長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滿族音樂文化,彰顯了滿族的創(chuàng)造力,代表了民族智慧。如何傳承滿族音樂文化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課題。中小學作為文化匯聚之地,是傳承滿族音樂文化的重要陣地。因此,探索中小學滿族音樂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中小學;滿族;音樂文化;傳承
滿族音樂文化彰顯了滿族獨有的想象力、思維模式,更展現了滿族精神價值。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滿族音樂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時下重視民族文化保護工程的大力推動下,滿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小學作為重要的文化匯聚陣地,是開展?jié)M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理想場所,因此,研究在中小學中傳承并發(fā)展音樂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讓中小學生了解滿族音樂發(fā)展的厚重歷史
滿族音樂發(fā)展歷史久遠,記錄了滿族悠久的發(fā)展歷程。滿族的先民靺鞨人在史前就出現了原始的歌舞,稱之為靺鞨音樂,靺鞨人長期生活在叢林內狩獵,漸漸出現了以戰(zhàn)斗為主要內容的樂舞,在宮廷內演繹了渤海風格的禮樂、祭祀音樂,這樣風格的音樂一直延續(xù)至金朝。金朝的統治者女真人,在音樂方面開始仿效漢人傳統,通過樂來為禮服務。崇尚雅樂,并且也制定禮樂方面的制度,設定專門的機構來對禮樂加以研究。這期間也對我國西區(qū)的發(fā)展作出了較大貢獻。但是在金朝的民間出現了太平鼓以及薩滿祭祀之樂。發(fā)展到后來,才出現了“朱赤溫”、“倒瓦剌”等,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這都和金代女真文化密切相關。發(fā)展到清代之后,滿族音樂實現了新發(fā)展。民間開始流行白連廂、八角鼓、岔曲等,特別是在農村禮俗都需要有專門的音樂。小唱、山歌、說唱、薩滿歌曲等形式更為豐富,而滿族宮廷音樂則更為豐富??傊?,滿族的音樂文化非常豐富。因此,讓中小學生了解滿族音樂發(fā)展的厚重歷史,自然會對滿族音樂產生贊嘆之情,更容易從內心去接受滿族音樂文化。
二、將滿族音樂融入到中小學校園文化中
中小學的校園文化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課文文化活動作為重點,依托校園空間,將校園精神作為主要的特點的群體文化。校園文化作為校園內獨有的文化氣氛與精神環(huán)境。校園文化作為獨特的文化,不僅具有教育的特點,還彰顯了人文氣息,是學校經過長期發(fā)展傳承下來的學術精神、思想理念、人文傳統等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之和。創(chuàng)造校園文化既是社會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文化的生產者,屬于深層次文化。特別是在中小學中,校園文化主導性作用表現較為成分。校園文化的主體在大力締造文化進程中,不是使用固定的文化傳統文化形式作為主要手段。特別是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中小學改變了原來的不接觸社會的狀況,更密切了社會間的交流。因此,滿族音樂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借助中小學校園文化,向中小學生去展示滿族文化,讓中小學生喜歡進而愿意去接受這一文化,做一名滿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者。
三、傳授給中小學生滿語,奠定滿族音樂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基礎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滿族音樂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傳承并發(fā)展原汁原味的滿族音樂文化,必須做好滿語的傳授工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滿族的音樂文化發(fā)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但是滿族音樂文化也是通過其他形式,實現了音樂文化的再生產。滿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要讓喜歡滿族音樂文化的中小學生,去接受滿族語言的學習,在掌握了滿語后,才能掌握滿族音樂的精髓。因此,作為滿族音樂方面的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并結合滿族音樂文化傳承實際,利用多媒體、現場示范等多種有效的手段,將滿族音樂文化中的一些必備的基礎性的滿語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滿語,為接下來傳承并發(fā)展?jié)M族音樂文化打下堅實基礎。在學生掌握了滿族語言之后,可以嘗試將滿族音樂加入其中,教師嘗試將學生引入到滿族音樂文化內,親自去感受滿族人的生活,進一步去感受滿族音樂厚重的文化歷史。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讓學生更好融入到滿族音樂文化內,才能從根本上將滿族音樂文化同其它文化區(qū)分開來。
四、研發(fā)適宜中小學生使用的滿族音樂文化教材,利用好中小學音樂教學平臺
首先,研發(fā)適宜中小學生使用的滿族音樂文化教材。開發(fā)滿族音樂文化特色是開展品牌建設的精髓,如果不體現特色就漸漸失去其個性,也就喪失存在的意義。滿族音樂文化的特點關鍵是在其悠久的歷史沿革。通過全面研究滿族音樂文化,對東北地區(q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政治和民俗等社會生活進行詳細闡述,這對音樂學科、非音樂學科建設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單獨從音樂的視角來看,滿足音樂文化包含了多種類型的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展現出傳統音樂文化中的一些共性規(guī)律。對滿族音樂本身來說,不管是在曲式、演唱還是在單聲、多聲等方面,音樂要素也體現出自身的特色,將這些東西寫到教材內,將開發(fā)出既體現出滿族音樂文化特色,還能適宜中小學生的音樂教材。其次,利用好中小學音樂教學平臺。中小學音樂教學在傳承滿族音樂文化中處于重要地位。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滿族音樂文化形式出現了新變化,不同音樂風格,有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從當前滿族音樂傳承的現實出發(fā),滿族音樂傳承也需要適應當前的社會現實,音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讓中小學生對滿族音樂文化感興趣,只要興趣了,才能接受并傳承滿族音樂文化。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在傳承過程中,適當變化滿族音樂的表現形式,在授課形式上給予一定突破。
五、成立滿族音樂文化社團
中小學校滿族音樂文化社團對塑造學生的品格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學很有必要加強校園音樂文化社團建設。具體來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一是發(fā)揮音樂文化社團的音樂文化傳播作用。隨著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中小學現代教育設施被大量引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情況,全面創(chuàng)造校園音樂社團建設良好氛圍。二是利用好滿族音樂文化社團,發(fā)揮其榜樣示范作用。要充分利用好滿族音樂文化社團,在其帶領下能走出課堂,走向校園,通過舉辦滿族音樂歌曲大賽、滿族器樂大賽、校園滿族音樂歌舞大賽等,激發(fā)中小學生的音樂潛能,實現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成立滿族音樂文化社團,對傳承并發(fā)展?jié)M族音樂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滿族音樂文化是滿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歷代滿族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中小學中傳承滿族音樂文化,需要讓中小學生了解滿族音樂發(fā)展的厚重歷史基礎上,將滿族音樂融入到中小學校園文化中,同時要傳授給中小學生滿語,奠定滿族音樂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基礎,并結合中小學實際,研發(fā)適宜中小學生使用的滿族音樂文化教材,利用好中小學音樂教學平臺,最后,充分利用好滿族音樂文化社團,發(fā)揮好社團在中小學中傳承滿族音樂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升滿族音樂文化在中小學中的傳承與發(fā)展水平。(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學院體衛(wèi)藝部)
參考文獻:
①高玉俠.滿族音樂文化保護與傳承對策的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8~30
②尚品.滿族音樂文化資源的傳承與發(fā)展[J].戲劇文學.2008(5):76~79
③于薇.滿族音樂在校園的傳承與發(fā)展[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