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但對于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習作也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究其原因,絕大多數(shù)學生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課外閱讀少,沒有素材積累,沒有生活底蘊,缺乏寫作熱情。所以,學生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無內(nèi)容寫、無話可寫,語言平淡,缺少真情實感,對作文沒有興趣等問題。我個人覺得要上好作文課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趧倢W寫作文的小學生來講,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幾點:
1.閱讀優(yōu)美的文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布置靈活多樣,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文練習,確保學生的寫作興趣。
3.多鼓勵、少批評,化整為零降低訓練難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注重平時積累,提供寫作素質(zhì),引導觀察
大家都知道,農(nóng)村學生由于處在偏僻山村,沒有很好地接受學前教育。教師應該在這個時候靈活運用課堂教具等一切能利用的有效課程資源及周圍的自然景物,盡可能開展各種各樣有趣的教學活動。
三、精講多練,批改形式多樣化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采取精講多練的方法,把作文的選材,選料的安排,中心思想的確定,表達方式等最基本的方法給學生講清楚,留有余地讓學生練習,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為了鞏固學生的訓練成果,作文中以一題多作,舊題新作,使學生寫作技巧不斷完善。在批改作文方面,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了改的本領,才能把作文寫好?!庇终f:“養(yǎng)成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边@就道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都是采用“全批全改”,詳批細改的方法,好像只有這樣,才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的好方法。為此在習作批改過程中,我注重批改形式的多樣化,如采用了小組互批互改、同桌互相修改、教師批、學生改,學生自批自改等多種形式。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習作訓練過程,又可以使學生享受批改的樂趣。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是能找到讀寫結(jié)合的聯(lián)結(jié)點,使讀寫真正結(jié)合起來,把習作,不僅貫穿于閱讀教學始終,還要把習作與生活緊密相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知道寫什么,懂得怎么寫,進而喜歡閱讀與寫作,實現(xiàn)愛讀寫、會讀寫,且能讀寫得好的境界。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一個小學語文老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著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從生活中搜集素材,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詞語,教育學生做一個留心生活的人。加強訓練,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習作,這樣作文教學一定會處處洋溢著活力,學生的習作也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淳化縣鐵王學區(qū))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