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霞
記得有一次上課,我去教室早了,于是隨便走到一位同學的座位上坐了下來。隨手拿起了他的一個筆記本看了起來。突然一行這樣的字映入眼簾:老師是黃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老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老師是渡船,承載了別人,沾濕了自己;老師是肥料,滋潤了花朵,奉獻了自己??吹饺绱藸€俗的比喻,我心里一陣不是滋味,學生怎么能這樣比喻每天不辭辛苦的教師呢。我頓時覺得現(xiàn)在的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了問題,我必須上課前和全體學生交流一下,做一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于是一上課,我把這個同學寫的這段話抄上了黑板,說道:“同學們,老師在你們心中就是這樣的地位嗎?”我有些生氣地說:“都什么時代了,居然還能把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古董搬出來,簡直就是故紙堆里爬出的一只蛆蟲嘛?!彪m然我不是班主任老師,但我還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這組比喻當做反面教材,告誡所有的同學不可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這樣的寫作對自己的語文寫作水平和創(chuàng)新思維沒有一點積極作用。我還注意到,寫這組比喻的學生臉紅紅的,頭幾乎低到了桌子下面。雖然也覺得心有不忍,但考慮到是為了該生好,也就心安理得了。
這樣的教育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至少可以讓寫這個比喻句的學生提高警惕,反思自己,對他以后的發(fā)展會是一個轉折。
隨后,我就把這件事淡忘了。
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他在辦公室門外徘徊,只是從門縫往里窺,卻并不敲門。看到我,他顯得很緊張,臉都紅了,連說話都支支吾吾的。這時辦公室的同事議論道:就是他!發(fā)現(xiàn)他好幾次了,老喜歡從門縫里偷窺!聽到這里,他的臉更紅了,連聲解釋說:“不是,不是……”我厲聲問他:“那你是在干什么?”
他抬眼望著我,囁喏著說:“我只想看看您來了嗎?您生病好幾天了,我很想您……我想聽您講課?!?/p>
看著他無辜的表情,眼里泛起的淚花,我鼻子一酸,強忍著眼淚對他說:“我沒事了,今天就能上課。”
他帶著喜出望外的神情喊道:“真的!”然后又怯怯地對我說:“老師,謝謝你讓我對語言和寫作有了新的認識……”
“沒事了,老師知道了。上次是老師不對,老師不應該……”
他的出現(xiàn)我很意外,真沒想到那次的反面教材,盡然能讓他關心我。我認為,上次的思想工作對他有很深的觸動。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進步。我私下了解過他的情況,從那次以后,他學習很刻苦,在語言表達和寫作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教育應從心開始。
(作者單位 河北省欒城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