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蘭
【摘要】本文對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7》進行了教學設計分析,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注意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背景介紹: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我們一線的大多數(shù)教師總是讓用簡單枯燥的識字教學來教學,結(jié)果孩子們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本節(jié)課教學,我旨在通過多媒體畫面讓孩子們能夠樂學,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用了“復習導入新課——借助圖畫,初知偏旁和韻文——探究規(guī)律,區(qū)別‘礻、衤——看圖讀韻文識字,理解詞語——小結(jié)——自主識字,指導書寫”這幾個過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比較“礻、衤”兩個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3.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區(qū)別易于混淆的“礻、衤”這一組偏旁。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習字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小朋友,這學期的《識字4》我們已經(jīng)辨析了“木、禾”“、艸”“日、目”和“冫、氵”這四組形近偏旁。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以形近偏旁帶生字的形式出現(xiàn)的看圖讀韻文識字。
2.板書課題:識字7,生齊讀。
【上課開始,交代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讓孩子們對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被激發(fā),有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借助圖畫,初知偏旁和韻文
1.(多媒體出示圖表)看看圖表上列了些什么?畫了些什么?
2.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
3.生自由讀韻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會讀了的讀給其他小朋友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互相正音。
4.不帶拼音,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利用多媒體課件,初步感知偏旁和韻文,讓孩子們從畫面中感受偏旁的區(qū)別。培養(yǎng)孩子們觀察、探究能力、說話能力?!?/p>
三、探究規(guī)律,區(qū)別“礻、衤”,識別兩個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變過程。
出示“神話、祝福、祖先”,讀一讀,找一找,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多媒體顯示“礻”的演變過程,觀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圖,讀讀詞,想想這些字為什么都有“礻”這個偏旁?(與神仙、祖宗等有關)
你還知道哪些與“礻”有關的字?指名說。
2.了解“衤”的演變過程。
(1)出示“裙子、褲子、襯衫”,讀一讀,找一找,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多媒體顯示“衤”。)認識裙。
(2)同桌合作:看多媒體演示“衤”的演變過程,討論“衤”的古文字像什么。這些字為什么有“衤”這個偏旁?(大都與衣服有關。)
你還知道哪些與“衤”有關的字?指名說說。
(3)指名讀,齊讀這組詞。
(4)連起來誦讀第一二兩行。
【通過觀看部首演變,讓孩子們對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這樣,孩子們學生生字的興趣也變得濃厚,更好地記憶了生字。】
四、看圖讀韻文識字,理解詞語
1.出示“神話、祝福、祖先”這三幅圖。
神話:我們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自由說說。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八仙過海、牛郎織女等。
祝福:請學生說一句祝福的話。
祖先:如圖中畫的原始人,就是我們?nèi)祟惖淖嫦取?/p>
【讓孩子們通過學過、讀過的神話故事來理解詞語,感知詞語和圖之間的關系,讓孩子們一看到圖就能想到“神話、祝福、祖先”】
五、小結(jié)
1.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神話、祝福、祖先”都與什么有關?在這組詞語中所學的生字都帶有什么偏旁?第二組詞語“裙子、褲子、襯衫”都與什么有關?在這組詞語中所學的生字都帶有什么偏旁?
2.齊讀詞語。
【通過總結(jié)讓孩子們明白兩個偏旁的漢字的規(guī)律,利用這種規(guī)律來給自己頭腦中類似這種偏旁的漢字進行分類。滲透到這類詞語,讓孩子們產(chǎn)生梳理同類詞語的意識?!?/p>
六、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讀。
2.同桌交流:怎樣記住這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集體交流:“礻”和“衤”要區(qū)別開。
4.教師指導書寫:這些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相機糾正寫字姿勢。
【寫字教學是我們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教學中要做到扎實有效。我注重讓孩子們先觀察、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比較兩個偏旁的不同后,再讓孩子們進行練習。寫字練習時,我們進行適當?shù)闹v評,并將孩子們寫得好的字展示出來,讓其他孩子進行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能夠取長補短,在以后的練習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p>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jié)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彼员竟?jié)課我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變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漢字的規(guī)律。運用多種方式學習、理解詞語,使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在學習中認識詞語,領會詞語。在學寫生字前,再一次回顧兩個偏旁的區(qū)別,回顧本課內(nèi)容,再一次強調(diào)了本課學習的重點。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