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人
古典小說《西游記》中孫悟空這一形象,最典型地體現(xiàn)了神話傳說里浪漫主義的斗爭精神,是不滿現(xiàn)狀,敢于造反,勇于創(chuàng)造,愛憎分明,蔑視強權(quán),不搬教條,不拘成規(guī),瀟灑機趣的象征。毛澤東對孫悟空這一形象頗為喜歡,但在評價和利用孫悟空這一形象說明問題時,十分自由隨便、不拘一格。
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談到同日本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反包圍斗爭時說:“但是我之包圍好似如來佛的手掌,它將化成一座橫亙宇宙的五行山,把這幾個新式孫悟空——法西斯侵略主義者,最后壓倒在山底下,永世也不得翻身。”這兒的孫悟空,變成了法西斯、帝國主義者。
1942年,毛澤東在講解“精兵簡政”政策時,談到“何以對付敵人的龐大機構(gòu)呢”,就用了“孫悟空對付鐵扇公主”的辦法:“鐵扇公主雖然是一個厲害的妖精,孫行者卻化為一個小蟲鉆進鐵扇公主的心臟里去把她戰(zhàn)敗了?!边@里的孫悟空顯然比喻八路軍、革命者。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談到既然允許同國民黨談判,就要準備應(yīng)付隨之而來的許多麻煩事時,則提醒說:“要準備一副清醒的頭腦去對付對方采用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子里興妖作怪的政策?!边@里的孫悟空又成了國民黨反動派、階級敵人的化身。
1953年,毛澤東在談到一些人的階級本性變不了,偽裝也沒用時,又說:“孫猴子七十二變,有一個困難,就是尾巴不好變。他變成一座廟,把尾巴變作旗桿,結(jié)果被楊二郎看出來了。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就是從那個尾巴上看出來的?!边@里的孫悟空,又成了那種立場、感情多變的偽君子的代表。
1957年4月5日,毛澤東在談到黨的領(lǐng)導(dǎo)要允許有不同意見,要開明,不要壓制時,說:孫悟空到龍王處借一件兵器,兵器那么多,借一件有什么不可以,到后來又不給不行,壓也壓不服??傊鲁鲅?,不要怕世界上出妖怪。這里說的孫悟空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比喻給領(lǐng)導(dǎo)提意見者。
1957年2月8日,在宣傳“雙百”方針,提倡幫助共產(chǎn)黨整風(fēng)的背景下,毛澤東同文藝界談到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什么都不怕的時候,說:孫悟空這個人自然有滿厲害的個人英雄主義,自我評價是齊天大圣,而且傲來國的群眾——猴子們都擁護他。玉皇大帝不公平,只封孫悟空做“弼馬溫”,所以他就大鬧天宮,反官僚主義。在這里,毛澤東又一分為二地將孫悟空這個形象比喻成參加整風(fēng)的反官僚主義人士。
1961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詩中,寫了“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钡脑娋?,又滿懷激情地“歡呼孫大圣”。在這里,孫悟空又成了反對修正主義妖霧的英雄形象。
毛澤東從孫悟空的身上,引申出多種含義,這正是他對古典小說形象古為今用的生動體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