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來艷
【摘要】在初中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從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初中英語的教學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甚至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弊端。本文就此提出了將互動方式和初中英語教學結合在一起,希望能夠在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策略等方面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 弊端 教學 策略 互動
互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相互討論、研究、交流、促進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和傳統的教學方法截然不同,它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進行教學和活動,有利于教師提問和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意識,從而提升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為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此針對互動學習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和建議。
一、互動教學法的研究
1.互動教學法實施的前提就是要做到師生平等,將學生放在一個合理的位置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意識。從人格培養(yǎng)的角度來說,能夠促進學生形成不依賴、一切以客觀真理為標準的積極自信的健全人格;從現代化的教學水準來看,尊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人格,能夠有效地成為教育教學的基準。但是如果不是本著這一原則進行,那么就不可能實現教學的互動。
2.在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進行自由發(fā)揮。在過去的傳統教學理念當中,一直拘泥于教學紀律和模式,嚴重地壓抑了學生的自由和個性,互動教學認為,學生并不只受教于教師,他們也能夠自己進行獨立學習,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社會來說,學生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動者。真正的學習并不來自于教師的教授,而是來源于學生自身。
二、將興趣和互動教學結合在一起
興趣是所有事物學習的老師,更是所有事物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所以說在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高。可以針對某一課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在進行活動開始之前告訴學生具體的方案和策略,讓學生在了解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互動的學習。
三、強調學生的主體位置
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要多給學生一些機會,鼓勵學生多說多練。教師在學生聽和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找出學生的不足和缺點,對癥下藥。例如,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課前可以讓學生用英語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報告,讓其他同學仔細地聽,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錯誤并且加以糾正。這樣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夠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除此之外,還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活動的創(chuàng)意性,為學生提供提高英語水平的機會和平臺,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意識。
四、將雙向提問策略放到教學當中
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雙向提問是教學的重要內容。雙向提問是在課堂當中對老師進行提問、老師對學生提問的一個過程。首先,如果學生主動舉手提出問題,那么意味著學生是了解了這個知識點或者是內容,其次老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解決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五、將小組討論策略放到教學中
在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小組討論互動是教學的主要形式。小組討論應該進行自主學習、多向交流,強調學生的獨立學習,并且能夠和教師、同學一起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實現教和學的互動。從小組討論來說,它是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一種非常有益的形式。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參與,從而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小組討論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非常必要的形式,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是以參與者和學生一起進行互動的。
六、互動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應該在備課之前進行精心的準備。在課前應該仔細地斟酌課堂要講解的內容,并且將其進行細致妥當的安排,精心地準備。不僅要對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安排和組織,同時要通過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習題進行具體的討論和分析,增強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感知、認知,并且能夠對所要進行內容的講解有所積累。
2.要勇于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上要不斷地調整課堂氛圍,在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和本文內容相關的一些趣事進行講解,使用相對夸張的說法,調動學生的情緒,祛除學生的疲勞感。同時,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采用一些比較夸張的手法,比如一些比較滑稽的動作,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能夠不自覺地吸收知識,且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3.教師在整個互動教學中應該始終堅持和學生互相結合的原則,始終貫徹教師和學生互動的策略,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認識到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地進行歸納和總結,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使教學能夠收到一定的效果。
總而言之,針對中學英語教學應該全面貫徹互動教學的模式,將互動教學融入英語教學當中,要提升學生的主體位置,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使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